第129章 宋国使者——秦桧
作者:一只粥粥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最新章节     
    距离大明京城几十里处的官道之上。
    一行宋国的使者缓缓向着大明京城行去。
    \\\"秦桧大人,这大明的官道居然如此宽阔平整,看来,先前我们得到的大明答应托特的消息,是的的确确了。\\\"
    \\\"我们先前经过的城镇,也无一不是明亮整洁,建筑完备。\\\"
    \\\"这大明,真的能够帮到我们吗?\\\"
    一名使者悄悄在负责这次出使明国的秦桧耳边说道。
    秦桧,字会之。
    大宋政和五年进士,又中宣和五年词学兼茂科。
    同时,也是这一次宋国出使大明的使团首领。
    而此时秦桧也是满脸的凝重。
    此次他们前来大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希望明国能够支援宋国。
    可是根据前段时间的大明大兴土木的情报来看。
    大明大兴土木,只怕已经是自顾不暇。
    可是宋徽宗如今已经没有办法。
    只能派出秦桧前来大明,试图求的得一些支援。
    可是如今秦桧见到了大明国内的情况。
    只觉得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果然,我就怎么可能打的过。\\\"
    \\\"还非要打,这明国哪里指望得上。\\\"
    \\\"最后结果还不是一样。\\\"
    \\\"这大明,只怕是也要完了啊。\\\"
    秦桧作为宋国的进士。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大明这崭新的官道,义仓,水坝这些建筑的背后是什么?
    是劳役呀!
    以目前大明大兴土木的这个范围与力度。
    秦桧甚至对于大明为什么还没乱,还没国运爆炸而感到疑惑。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有着汉武帝的前车之鉴。
    对于如今的大明,秦桧自然是立马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没看到这大中午的。
    路上,田里都没什么人吗?
    估计就是大明的百姓已经因为劳役死伤无数了。
    只怕这大明,民变在即,八成要完。
    想到这里。
    秦桧的内心深处,复杂万分。
    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如今的秦桧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
    但他的内心深处,已然是有了偏向。
    然而,正在秦桧通过路上和田间的百姓判断出大明要完之际。
    大明,京城,张居正府中。
    张居正则正在与徐阶,高拱讨论着以工代赈的事情。
    \\\"太岳,为何近日来的以工代赈速度慢了下来。\\\"
    高拱看着手中关于以工代赈的情报,不禁向张居正问道。
    张居正则是满脸认真的缓缓说道。
    \\\"恩相,以工代赈慢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大明境内的所有义仓,官道,水坝等工程都已经修炼完毕。\\\"
    \\\"如今需要修建与重建的建筑日益减少,工程量少了,以工代赈也就缓了下来。\\\"
    \\\"其二,……。\\\"
    张居正突然顿了顿。
    高拱疑惑的看向张居正。
    只见此刻的张居正,满脸的哭笑不得。
    \\\"太岳,但说无妨。\\\"
    高拱缓缓道。
    张居正随即缓缓说道。
    \\\"其二,便是如今百姓们通过以工代赈都赚了不少的粮食。\\\"
    \\\"加上源源不断成熟的巨灵番薯,目前大明境内,已经少有闹饥荒的地方了。\\\"
    \\\"百姓们吃饱了肚子,去做工的百姓,也就少了。\\\"
    高拱听到这里,也不禁哭笑不得。
    而徐阶在一旁也是笑着摇了摇头。
    随即,徐阶终于发话了。
    \\\"无碍。\\\"
    \\\"根据圣上告诉太岳的,我们现在的以工代赈,也该缓一缓了。\\\"
    \\\"不过,缓一缓是缓一缓。\\\"
    \\\"以工代赈是国策,我们切不可弃之。\\\"
    \\\"一切,还要以身上的吩咐为主。\\\"
    徐阶缓缓说道。
    而高拱,张居正则是点了点头。
    若是秦桧得知这个原因,只怕非要气的吐血不可。
    ……
    随着车队的行进。
    秦桧等人也距离大明京城越来越近。
    而随着距离大明京城越来越近,他们所遇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怎么会?\\\"
    相比感叹路上人多的其他使者。
    秦桧很敏锐的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他不光看到了有很多人。
    他还看到了这些人身上虽然并不精美,但却足以覆盖全身的粗布衣服,他还看到了这些路人面色的红润。
    \\\"不应该呀?\\\"
    秦桧心中暗道。
    这说明,最起码,京城附近是一点饥荒也没有的。
    不过秦桧随即便又找到了理由。
    \\\"一定是大明其他的地方已经乱了,而京城搜刮全大明,这才人人面色红润,穿之有衣。\\\"
    \\\"一定是如此!\\\"
    秦桧暗暗思忖着。
    \\\"秦大人。\\\"
    而这时,马车之外传来了一声呼唤。
    \\\"我们已经到大明京城了。\\\"
    一名宋国使者的声音缓缓响起。
    而秦桧也缓缓打开了面前的窗帘。
    高大的城墙,焕然一新的地板,笔直的街道,往来不绝的人流,川流不息的商贾。
    即使秦桧见惯了大宋东都的繁华。
    在见到大明京城的那一瞬间,还是感到了万分震惊。
    \\\"都是崭新的吗?\\\"
    秦桧看着城墙与地板,心中不禁暗道。
    \\\"不过既然京城还能如此繁华。\\\"
    \\\"想来大明还保证了一定的实力吧。\\\"
    \\\"万一他们要支援的话……。\\\"
    秦桧眯缝着眼睛,不停思索。
    很快,秦桧一行便来到了大明的使馆。
    \\\"下车吧,诸位。\\\"
    \\\"我去汇报一声。\\\"
    一名小将向着秦桧等人说道。
    秦桧微笑着走了下来,顺手给了那名小将一些银两。
    \\\"钱财开路,想来总是没错的。\\\"
    而那名小将拿过秦桧给的银子后,不禁露出了满脸的笑意。
    秦桧见到小将的笑意,心中也不禁一阵得意。
    而那小将离开之时,口中却喃喃自语。
    \\\"是银子呀,哈哈哈,这几两银子换成大明宝钞,我这几天修炼的灵植就有着落了。\\\"
    秦桧听了小将的话。
    不禁皱起了眉头。
    大明宝钞他时知道的,大明的纸币嘛。
    不过,这几两银子数额如此之小,为什么能换取大明宝钞呢?
    而且,那小将所说的灵植又是怎么回事。
    这么一点银子,恐怕只能是闻一闻低级的灵植吧。
    小将的话里信息量太大。
    秦桧越想越迷糊。
    于是秦桧摇了摇头,索性不再去想了。
    随后秦桧便随着一旁的侍从进入了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