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真是笑话
作者:遥领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最新章节     
    “孟德兄多虑了,备从未有过这种想法,只是想让两位将军分担一些,还请两位将军不要误解!”
    曹操闻言,笑出了声。
    看着刘备诚挚的模样,没有一丝虚假,但听起来越发刺耳。
    不得不承认,刘备很聪明,他的军师更聪明,早已预见这一切,早早做好了安排。
    刘备的对策想必早已成竹在胸。
    看来今天无法按自己的计划行事了。
    郭嘉所言不虚,高远确是天下顶尖的谋士。
    只消几次交锋,郭嘉就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起初他不信,现在却不敢不信。
    孙坚并不善于口舌之争。
    原本以为有曹操在,事情会轻松解决。
    然而,刘备看似忠厚,实则机敏过人,且狡猾异常。
    这样的人物,日后必成一代霸主,曹操心中暗自思量。
    毕竟,当初刘备一无所有,连一点地位都没有。
    如今,他有了兵,有了将,还有个深不可测的军师。
    甚至在军师辅佐下,他如今还挂着皇叔的头衔,这更显得可怕。
    可以说,这家伙正在迅速崛起。
    如果真让刘备割据一方,成为诸侯。
    那么,凭着他的皇叔身份。
    行动起来,任何事都易如反掌,且完全合情合理。
    刘备始终以恢复汉朝荣光为宏愿,时常挂在嘴边。
    这让他塑造出一个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英雄形象。
    然而,曹操心里明白,这并非刘备的全部野心,因此他抵制刘备的崛起,若不能收归己用,就只能彻底摧毁。
    刘备的想法就是,无法拥有,那就毁掉。
    \"玄德兄,我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决定权在你。我曹操并非轻视,只是在这种兵力下,风险太大,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本,别白白浪费了啊!\"曹操的话语表面是警告,实则暗示着更深一层含义。
    刘备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表示理解。
    这时,孙坚插话道:
    \"皇叔,你的大公无私我们都看在眼里,但袁绍未必如此看待。再说,袁绍已断了粮草供应,皇叔的存粮也不多了吧,再不回去,士兵们恐怕要挨饿了!\"
    这话直刺刘备的心,他才想起前几天袁绍确实切断了他们的粮草。
    曹操和孙坚同样面临粮草短缺,但他们并不担忧。
    因为他们从未打算依赖袁绍。
    孙坚坚守城中的粮仓和兵库,对他而言,粮食并不匮乏。
    曹操则粮食充足,而且富甲一方,自发展以来,金钱源源不断。
    加之曹操声名显赫,曾被董卓亲自通缉,吸引了众多英雄豪杰投奔,招兵买马自然不在话下。
    \"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不知两位是否有余粮,能否暂借一些,日后定当偿还!\"
    刘备的厚颜无耻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曹操和孙坚目瞪口呆。
    高远躲在帷幕后静静看着这一切,无声地笑了。
    这一切都是他策划的。
    他知道刘备会面临两难,首先是回去领赏。
    毕竟刘备兵力有限,无需在此死守,回去领赏还能扩充军队,获取装备和粮草,有利于壮大实力,哪怕微不足道,总比没有强。
    刘备绝不会因这点小利心动,这是肯定的。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曹操认为能打动刘备的,就是粮草短缺。
    在古代,粮草短缺可能导致哗变。
    \"玄德,你这话未免太过片面。要知道,我们的存粮仅够维持短暂的安宁。据我所知,你的粮草储备本就匮乏,此刻应当速速返回联盟,否则一旦粮草耗尽,士兵哗变,局面将难以控制。\"曹操迅速转变话题,语气坚定。
    他确信刘备的粮草仅能支持一两天,因此若无补给,刘备只能回联盟向袁绍求助。如此一来,这座军事要塞便能落入他和孙坚之手,两人共享其利。
    刘备立刻回应:\"孟德,如此说来,此地恐怕难以固守。若无我相助,面对敌军来袭,你们难以抵挡。\"
    曹操和孙坚闻言,心中疑惑。他们两军合共六七万,而虎牢关的守军不过十万,为何会守不住呢?
    对他们而言,绝不会冒险抽调防守力量去攻打此地,因为一旦兵力分散,虎牢关必然会被其他诸侯乘虚而入。
    刘备见二人犹疑,便提议道:
    “备的言辞或许难以令二位信服,不如让家师亲口解释其中的利害关系,如何?”
    曹操和孙坚面面相觑,不明刘备意图,但他们确信,无论怎样,此处防线固若金汤。
    只要城门不轻启,敌人就无法轻易突破。这次虽轻松取胜,只因敌军太过愚笨。
    高远不知用何种计策,使敌人深信他只是运粮之辈,故而放他进城。
    但通常情况下,城门不会随便开启,连将领都无法确认身份,守门将军怎会轻易开门?
    他们对此困惑不已。
    高远究竟施展了何种高明手段?
    连郭嘉这样的智者都未能看穿,可见问题并不简单。
    “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就听高先生怎么说!”
    曹操和孙坚应允,其实他们心里明白,刘备能应对自如,全赖高远的智谋。
    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聪明过人。
    “二位请随我来!”
    刘备领着二人来到水库,高远早已在此等候。
    “参见主公,见过曹将军、孙将军!”
    高远微微鞠躬。
    曹操却笑道:“先生勿需如此大礼,曹某日后必对贤士礼敬有加。”
    孙坚也笑着说:“正是,先生才华横溢,攻下此地全赖先生,不是吗?”
    曹操和孙坚心中都清楚,此人的才智远超管仲,若能收归麾下,胜过百万雄师。
    因此,他们都一心想要招揽此人。
    如此人才跟在刘备身边,未免大材小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刘备根基尚浅,手中兵马有限,且缺乏名将。
    高远却谦逊回应:“曹将军、孙将军既知攻克此地需依赖我,想必也知道守住这里同样需要我。”
    曹操和孙坚闻言对视,都在想这家伙怎敢如此口出豪言。
    他们尊重他,因其确有才华,故尊称他为先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因此狂妄自大。
    曹操忍住性子,笑问:“敢问先生有何高见,请赐教!”
    高远指向下方的蓄水池,语气坚定。
    \"目前水量严重不足,水库未达满溢状态,我指的是,若想在半月内借助洪水制敌,那是不可能的任务。\"
    曹操和孙坚俯瞰水库,面色骤变,他们的确忽视了这一点。
    在这个季节,水库的水位低是常理,毋庸置疑。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高远,水攻之计出自他口。
    如今无水可用,何谈十万水军?这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他们感觉被耍了,计划似乎注定失败。若袁绍得知,定会幸灾乐祸。
    毕竟袁绍对他们本就抱有怀疑,他们若胜,袁绍必不快;反之,袁绍必然欣喜若狂,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先生,请勿戏言,如此,我们的行动岂非成了笑柄,有何意义可言?\"
    两人顿时焦虑,原指望借此树立威信,如今计划受挫。
    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一场灾难降临。
    高远淡然一笑,安抚道:
    \"两位将军莫慌,听我慢慢道来!\"
    曹操和孙坚闻言,点头示意,心中已明白,此刻只能依赖高远。
    于是,两人安静站立,静心聆听。
    \"我观星象,半月后将连降大雨,那时水库将满,正是我们攻克虎牢关之时!\"
    曹操立刻回应:\"先生,仅此一策?我们的粮草有限,半月后,董卓的援军可能已至虎牢关,对我们极为不利。\"
    高远自然清楚曹操的顾虑,等待半月,他们能借此一战成名,但要获取更多利益,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曹操的真实想法。
    高远笑道:\"曹校尉,眼前这点水远远不够,别无他法,唯有坚守半月。董卓的援军越多,洪水吞噬的就越快!\"
    孙坚忧虑地说:
    \"那时虎牢关的守军恐怕会增派兵力夺回此处,这里看似城池,实则大型军事堡垒,不易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