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准备来年再战
作者:珠峰之上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最新章节     
    董卓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御医的身上,毕竟他们都是多少代的医学世家,手中的药方不知凡几,而且皇室藏书,甚至蔡老头那边都有一些关于医学的书籍存在……
    上次董卓去找蔡邕寻找投石机资料的时候看到过,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在意。
    而且董卓还隐约的记得好像还有几口毒泉来的。
    这个倒是好解决,大不了直接挖地取水。
    而最重要的还是解决暑气和瘴气的问题,还有各种毒物。
    好像那些不管是南蛮,还是武陵蛮,还是山越什么的少数民族,因为成年在山里和野兽搏斗,所以很擅长用毒。
    这一点一定要特别注意。
    万一自己这边的大将被偷袭了,中了一支毒箭,然后就死了,那自己不得哭死?
    所以董卓决定今年先不对南蛮用兵,只需要守住蛮汉交界那边的几座城池即可,等到明年再解决他们……
    当董卓说出这个决定,以及一些解释之后,在场的文武基本上都是没有意见。
    了解董卓的人都知道,董卓都已经决定的事情了,如非必要他们都不会开口。
    因为说了估计也是白说,几乎不可能让董卓改变心意。
    这又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何必出面惹怒董卓呢?
    而且董卓给出的几点解释也是确实有几分道理。
    所以就更没人站出来了。
    就算有不了解董卓之人,就是蜀中这边新投之人。
    他们看到其他人,尤其是董卓那几大军师,几个大将都没有出声之后,他们也就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他们也才是刚保住性命,是绝对不会主动去惹怒董卓的。
    “好了,南中之事,等士兵训练完成,物资情报准备充足,明年再说……
    不过益州这里要让谁来担任州牧之事,你们可有推荐人选?”
    董卓这个问题,其实对于刚投降的蜀中文武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这个州牧人选直接关系到他们这些家族的利益。
    虽然他们都有心仪的人选,但是估计都没戏。
    甚至于想让当地的益州官员来担任益州牧都不要想了。
    益州可是大州,更是南面有蛮族之乱,东面更是紧邻荆州,甚至东南经过南蛮还有交州。
    还是长江的上游地区。
    如此重要的位置,必定是要由非常有能力之人来担任,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肯定是董卓的信得过的人。
    哪怕不是董氏族人,也必定是亲信之人。
    所以他们这些益州之人还是算了吧。
    董卓见没有人出声。也就直接点名:
    “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有些哭笑不得,这怎么老盯着我不放啊?
    好像董卓每次都是这么说,这都快成为惯例了啊?
    不过董卓既然点名了,郭嘉也不能不回答啊。
    “回太师,郭某对这些治理地方的事情不太擅长,所以要不您问问文和?”
    董卓看到郭嘉直接把球儿踢给了贾诩,也是白了他一眼,不过郭嘉最擅长的还是出谋划策,更偏向于军略之事,处理政务倒还真是有些难为他。
    “文和,那你的意见如何?”
    贾诩也是同样瞪了郭嘉一眼之后想了一下,说道:
    “主公,您觉得钟元常如何?”
    董卓点点头说道:
    “嗯,不错,还是文和有眼光,老夫的最先想到的也是他。
    不过他要是担任益州牧,那雍凉二州的政事是否会受到影响?”
    “应该不会,现在雍凉二州的政事已经步入正轨,只要不是太过于重要的事情,他的几个副手就可以处理。
    并且这不是还有文优大人在把关吗?应该没有问题。”
    “嗯,有道理,那你们其他人还有什么人选推荐吗?有的话就提出来,现在商议一下……”
    益州之人在旁观,刚才谈论的钟元常他们倒是听说过,钟繇,处理政务是一把好手。
    现在把雍凉二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各地发展得很好。
    由他来担任益州牧,貌似还可以。
    至少要比董卓的亲族来当州牧要好得多。
    董卓见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于是就直接拍板道:
    “好,既然这样,等老夫表奏天子,让钟元常就任益州牧之职,另外军事方面,公明,你负责督益州军事,孝直,你辅佐公明,如何?”
    徐晃和法正站出来:
    “喏……”
    “嗯,这样,老夫再给你二人留副将数员,偏将十几员,共同守卫益州。
    等到那些士兵训练完成,也将留在此地,不过你们要做好明年出征的准备,无论是向南还是向东,都要早做准备。
    具体出兵时间到时候,但是尽量要做到,令到即可出名,可有把握……”
    “有,请主公放……”
    “嗯,好,接下来讨论一下各郡守的人选……”
    董卓用一天的时间把益州的事情安排妥当,然后休息三天之后,带着一部分大军满载而归。
    路过汉中的时候,依然是留下了戏忠,然后还有段煨带着数员将领驻守汉中。
    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要防备荆州西北的上庸西城之兵。
    董卓凯旋而归,直接在朝堂之上表奏了钟繇为益州牧。
    其实这就只是走一个流程而已。
    现在的朝廷就是董卓的一言堂,而且很多主要的官职一直都是空缺着。
    而董卓手下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有能力担任,所以就没理这茬。
    武官方面倒好说,随着不停的征战,立功的将领早晚能提拔起来,但是文官方面,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这也难怪,现在的文化知识,基本都被世家所垄断,那些朝廷大臣基本都是由各大世家所担任。
    而现在的世家可是董卓的敌人,他们恨不得对董卓抽筋扒皮喝血呢,肯定不会主动帮助董卓的。
    而且就算他们想来长安当官,董卓都不稀罕的要他们。
    以前也不是没有一些小家族或者是落魄的士子来过长安。
    但是大部分都是自诩经纬之才,结果只会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对于治政理事是一窍不通。
    那么就凭一些用华丽词藻堆砌起来的阿谀奉承的文章董卓就对他们委以重用?
    别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