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风吹来的号外报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李斐已经无法理解,那是皇帝的座位吗?要卖一个多亿。
    他现在很羡慕呀!自己辛辛苦苦干十年,都没有人家干一单赚得多。
    忽然一阵风吹来,从边上吹起一张旧报纸,直接糊在李斐的脸上。李斐将旧报纸拉下来,呸了两下,直呼晦气。
    他正要丢掉,楚健开口道:“别丢,我看看。”
    楚健发现,那是一张颇有历史的老报纸。
    李斐不明所以,将旧报纸递了过去。
    他扫了两眼报纸上的内容,好像也没有什么珍贵的信息吧?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老新闻,还关注干什么?
    沈世杰告诉他:“这报纸可能是古董哦!”
    呃!
    李斐不敢相信:“报纸,古董?”
    他实在想象不到,报纸也能成为古董。你们收藏界,就真的啥也不忌口的吗?什么都可以收藏?
    “真的假的?”
    “废话!能骗你吗?作为历史的直接见证者,报纸的时代属性远远强于其他出版物,这种时代属性使报纸拥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也令它成为受到不少人青睐的收藏对象。
    一张清代遗留下来的报纸,怎么说也值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也不在话下。”沈世杰跟他说道。
    如今无论在首都的潘家园、报国寺收藏市场还是魔都、羊城等地的收藏品交易中心,都活跃着一大批专门出售老报纸的商家,便宜的三五元一份,贵者几百上千元,甚至还有过万元的品类。
    “问一句,清朝就有报纸了?”这真的触及到李斐的知识盲区了。
    在他意识中,起码也是民国的时候才开始有报纸的吧?
    “很奇怪吗?《京报》和《申报》,都是清代的报纸呀!”
    《京报》虽然被称为“报”,但其内容直接来自清政府,主要包括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大臣奏章等,故严格来说不能算作现代意义的报纸,而更像公告板。
    现存的京报实物,大都在光绪、宣统年间出版,也有一些道光年间出版的。
    而《申报》就要更牛一点了,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是晚清社会变革的有力见证者。
    沈世杰瞟了一眼:“哟!还是张号外报。”
    “号外报怎么了?”
    其实,李斐根本还不知道啥叫号外报,但看一些影视剧,总能看到有些报童喊着“号外,号外”的口号。
    他没搞懂是什么意思。
    “号外报比较稀有,贵一点呀!”
    沈世杰告诉他,号外报,即在正常刊号之外发行的报纸,被用于报道不在预计之内的突发重大新闻事件。
    “有点像现在的插播新闻,明白吗?
    以前,有突发重要新闻时,报社便立即赶制版面,一个多小时后于当地街头派发,以求将消息尽快提供给读者。”
    这么解释,李斐就听懂了。
    沈世杰接着说:“因为是临时编印,不设刊号,因而被称为‘号外’。
    通常来说,号外的印刷数量少,且都是在街头散发,极易被没有收藏意识的人看后随手当废纸丢弃,这就造成了号外稀少。”
    其实,不仅号外报,像试刊号、创刊号和终刊号这类报纸,收藏价值也很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报纸的发行量本来就很少。
    杂志或报纸的试刊号,在即将出版创刊号时,出版试刊号,一般在报纸的报头上或杂志的封面都有印有\\\"试刊号\\\"。
    创刊号则是刊物的总第一期,是办刊人奉献给读者的见面礼,是每一个刊物的出生证明。
    终刊号,顾名思义,就是则是一份报纸的谢幕,也就是最后一期的报纸,自然也有纪念等意义。
    李斐懂了。
    物以稀为贵嘛!
    “那这张报纸值多少钱?”李斐又问。
    沈世杰两手一摊:“这就得问楚哥了,我也不懂老报纸的行情。不过,应该也不会很高。近些年来,老报纸虽然有不少关注,还一度被炒作,但价格好像没有很离谱的。我知道的,最贵也就几万块。”
    李斐翻白眼。
    这还不算离谱吗?一张老报纸几万元。谁能想到呀?
    楚健将那张老报纸还给李斐,笑道:“这一张是《救亡情报》的号外报,还挺值钱,十万左右吧!得看情况,遇到喜欢的藏家,价格能再提一提。”
    清代及民国的报纸如《申报》《京报》《新青年》《湘江评论》《红军日报》《救亡情报》《天津民国日报》等,这些报纸的创刊号和号外报都是十分稀少的珍品,是收藏者的镇馆之宝。
    《救亡情报》是民国时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
    其栏目有:救亡言论,亡国消息,救亡消息,救亡通讯,时事一周,侵华血债,记者专访等。
    它记录报道的,都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大事,是一份含金量很足的报纸。
    得!听到楚健这么说,李斐赶紧小心翼翼地将旧报纸收起来,生怕弄破一丁点。毕竟这可是十万元左右呀!
    他心想,是不是也学沈世杰,抱抱大腿?
    不过,收藏对他实在太陌生,贸然跟着玩,估计也不太好。再者,他也不太甘愿就放弃现在这一行。
    “你自己收藏?会吗?别毁了这份报纸。”沈世杰质疑道。
    纸张本来就不好保存,报纸所用的纸张基本上还是劣质纸,更容易损毁了。只要沾到水,几乎就是糟糕。
    “怎地?还要给它过塑?”李斐反问。
    “那最好不过啦!”
    报纸应装入报盒或报柜保存,不可以常年裸露,否则会导致报纸之间、报和架之间的挤压磨损,并且会加速灰尘、光线、有害气体、虫霉对报纸的侵害。
    最好就是刚才李斐说的那样,将报纸插入透明塑封袋中进行保存后再来观赏、把玩,能大大降低对报纸的损坏。
    “好吧!有点麻烦,你要吗?”李斐还真担心十万元就被自己弄没了。
    虽然他现在不穷,但十万元也不算是小数目呀!
    “十万给我吧!看你就不会收藏的。”沈世杰接过老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