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下第一奇书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楚健看见白人摊主拿出来的还有书籍,他就直接拿起一本金瓶梅来看。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是一部描写市井人物的小说,被认为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所以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它还是第一部细致的描述人物生活、对话及家庭琐事的小说,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虽然由于小说中有性描写,使它对市井之民构成了吸引;但只有对传统文化有相当认知的人,才能够真正读懂、读透它。
    很多人听到《金瓶梅》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黄书。
    据统计,《金瓶梅》的床戏有105次,以道学家的眼光观之,这实在是一部“黄书”了。
    这本书产生的明代晚期相当开放,很多官员以向皇帝进献房中术或丹药邀宠。流风所及,当时的小说创作中情色是常见内容,史学家描述说“戏曲多淫艳之作,山歌夹床笫之语”。
    连鲁迅鲁迅则称《金瓶梅》为“世情书”。
    咳咳!这真是鲁迅说的。
    所谓的“世情书”,就是“描摹世态,见其炎凉”的书,也就是写日常生活,写世道人心的书。
    此外,甚至有人将这本书称为天下第一奇书。
    白人摊主急忙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兄弟你是个懂货之人,你手上这一本可是孤本,价值连城。”
    楚健也是无语,自己随便一拿就是孤本?刚他瞄了一眼,看见底下还有几本一模一样的,蒙谁呢?
    意思就是,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孤本吗?怎么你这都有几本。
    沈世杰可不给他留面子,指着那边:“都好几本呢?什么孤本?你对孤本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白人摊主急忙解释:“不好意思,我忘记,这些金瓶梅是我朋友放在我这里寄卖,剩下的那些才是孤本啊!”
    脸皮之厚,可以说是天下无双,他自己一点尴尬的意思都没有,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沈世杰跟楚健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楚健就并没有放过任何捡漏的机会,把白人摊主刚刚拿出来的东西,都看了一遍,随后还真的从这些发现一本真正的孤本。
    他就拿着一本《梦楼诗集》问道:“老板这本多少?”
    白人摊主看了看,然后回答:“这一本你诚心想要的话,五百块钱你拿走吧!”
    “老板你的价格还是太高,两百块钱,可以我就拿走。”楚健说道。
    白人摊主表面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但是内心都不知道多么高兴,这一堆书自己花了三十块钱从乡下收回来,现在只是一本,转手就能赚将近十倍,但是这些肯定是不能表露出来。
    “兄弟,三百块钱,不能再低,我也是要生活的,要不然这样,我再多送你一本。”
    楚健也不想为了这一百块钱在这里浪费时间,然后说道:“成交。”
    白人摊主从众多书籍里,随便拿了一本送给楚健。
    交易完成后,沈世杰跟楚健就离开。
    离开足够远后,沈世杰就问道:“楚哥,你买的这两件到底是什么宝贝。”
    楚健解释:“这个青田石印章,应该是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时,大臣将一套青田石刻“宝典福书”印章敬献给他做寿礼。”
    “那套印章一共有60枚,做工精美,各有特色,都是采用青田石所做,所用石料也是青田石中的极品封门青,当地有‘若得一窝石,万世不受穷’的说法形容封门青的珍贵。”
    “因为印章所篆刻内容都是大臣们仰慕乾隆皇帝的所有诗文,并找出其中带有福寿字样的句子镌刻而成,所以这组印章命名为宝典福书。”
    “楚哥,你脑袋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怎么什么都知道。”沈世杰说道。
    他跟在楚健身边也有一段时间,虽然是有一点进步,但是还是不够明显,照这样下去,要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跟楚健这么出色的鉴宝师?
    楚健说道:“多看书。”
    虽然自己有金手指,但是也会担心金手指会有消失的一天,所以这段时间都不敢松懈,只要有时间,就会多看关于古董方面的资料。
    沈世杰一脸认真:“这本书又是什么宝贝?”
    因为不是宝贝的话,楚健肯定不会问价,只是书籍方面的古董,自己真的是一窍不通,不过书籍价格普遍都是比较低。
    “这本应该是王文治梦楼诗集。”楚健回答。
    王文治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他二十几岁就已名动京城。乾隆二十一年,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四年之后,王文治进京殿试,得中一甲第三,这便是日后“淡墨探花”的由来。
    中进士后,王文治在翰林院混了几年,和纪晓岚玩得很好。王文治年轻,憨厚,经常被古灵精怪的纪晓岚戏耍,给民间留下了不少荤段子。
    乾隆六十年,王氏六十六岁时再次将自己的诗作编校成集,付梓锓板,始得此食旧堂本《梦楼诗集》。食旧堂为王氏舍内堂号,当为其自刻自印之本。
    全书二十四卷,最初一卷中诗文多作于乾隆十八年前,最后一卷则成于乾隆六十年,共收“古今体诗”近一千九百首。
    沈世杰问道:“楚哥,这本王文治梦楼诗集到底值多少钱?”
    “按照市场价格,应该是在十万块钱左右吧!”楚健回答。
    毕竟书籍能这么完好保留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印本,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出资印刷的。
    通常情况下,自印本就是自娱自乐的书籍,没太大价值。不过,这也分人,普通人想要“玩票”,出版一本自己的书籍,确实价值很有限。
    可如果对方是名人,那就不一样了。
    名人用过的厕纸都可能是文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