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辩论
作者:黑马河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节     
    李屿官署。
    吉备真备在客房焦急地等着,一开始,还有心情欣赏一下屋子里的陈设和书法作品,等了好久,不见忠王,开始急躁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此时,李辅国进来了,笑容满面地说:“吉大人,忠王有请,请和杂家一起过去吧。”
    “多谢李公公,李公公费心了。”吉备真备将一点碎银放在李辅国手心里。
    “吉大人,有心了。”李辅国笑容满面地说。
    “应该的,应该的。”吉备忙说。
    看得出来,他是一个中国通。懂得人情世故,各方打点,如何攀关系平事儿。
    吉备真备是一个将近五十岁的中年人,他来大唐满打满算十八年了。
    他倭国一个低级武士家庭出身的孩子,凭着聪明好学,把大唐的音乐、书法、兵法等等学识都带回了日本,而且,还创造了日文的片假名,也就是用汉字的部首拼凑出来的字。
    此人中途回国一次,现在又来到大唐,继续学习深造,想着把大唐的各种技艺都带回国去,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没想到忽然遇到了“制裁”。
    大批的留学生被告知不能学习技艺了,想回国的可以回国,这让他们接受不了。
    很多人觉得莫名其妙,然后开始憎恨起大唐政府来。
    吉备在李辅国的带领下,到了李屿会客的书房。
    只是,李屿还没有来,让他耐心等待。
    李辅国给他上了一壶茶,吉备品了一口,立刻嘴唇还是保持品茶的那种噘嘴,眼睛瞪的溜圆。
    让茶在口腔里转了转,尽量把茶叶的香味留在口里,最后才舍不得地咽下肚子。
    “请问,这是什么茶?”吉备忙问。
    唐朝的茶是什么味道,他几乎尝遍了,这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甘甜美味的茶。
    “本宫的茶。”李辅国想了想说。
    “这茶难道是女人所制?”吉备问。
    “是啊,是我家四夫人所制,不过最近不是了,但保证是忠王府出的。”李辅国看在红包的份上,多讲了几句。
    “好茶,好茶,和我之前喝到过所有的茶都不相同,太美妙了,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茶叶。李公公,我愿意出最贵的价格买这份制茶的技艺,不知你可否帮忙?”
    “那可不行,这只有我们家夫人才掌握的技艺,连宫女都不传授,我从何得来。”李辅国摇摇头。
    “好好好,那就等机会,如果有机会,李公公,你随时来我这里领取丰厚的报酬,我是什么价格都出得起的。”吉备豪迈地说道。
    “再说,再说。”李辅国现在还没有胆量做偷鸡摸狗,搞小动作的事情。
    李辅国走了后,吉备依旧陶醉在品茶之中。
    如果这么好的茶,回国后给圣武天皇献上,一定会让他惊喜的。
    不知不觉,把一壶茶给喝完了,但他依然不知道这茶是怎么做出来的,脑补了很多工艺,但依然觉得不对。
    正当他绞尽脑汁的时候。
    只听得门外一个沙哑的声音道:“忠王驾到。”
    吉备真备忙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地站在门口等候忠王。
    门被一个宫女推开,一袭白衣,玉树临风的李屿走了进来。
    李屿的身后,跟着靖安司丞李泌,秘书监贺知章。
    吉备也是第一次见忠王,素闻他喜欢独居,不问政事,不和武臣来往,喜欢道法。
    原本觉得忠王会是那种比较抑郁,受打击的样子,比较爱生闷气那种。
    没想到,一股强大的气场让吉备感觉到一股气息扑面而来,差点把他给推倒。
    不由得后退了一步,才勉强站稳。
    心里惊讶,这是什么气息,这么强大,差点让我跪下。
    我乃圣武天皇派来的大使,怎么可能轻易下跪给这些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国家。
    “见过忠王。”吉备躬身施礼。
    “吉大人,免礼免礼。”李屿说话了,只听得吉备耳膜有一种疼痛感。
    李屿说得很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但每个字到了他耳旁,简直如洪钟大吕,好像被放大了十倍。
    “久闻忠王喜欢道家学说,果不其然,让在下震撼不已。”吉备忙又施礼。
    李屿哈哈一笑,这才恢复了正常,声音不再那么让他受不了。
    刚刚他用的是气息说话,如果再大一点,吉备的耳膜就要疼几天了。
    李屿在上座坐下,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淡淡地问:“不知吉大人来本王这里有何见教?”
    “是这样的,听闻忠王管理靖安司以后,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有些不适合我国的政策,让我们双方交往起来没有了平等权,非常的不便,在下此次来,就是和忠王商议,站在两国的立场上,我们是否可以协商解决,本着两国平等的原则,做出一些双方都该有的让步。”吉备站在本国的立场上讲话,也是很硬气的。
    如果不是李屿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他可能要比这个言辞都要激烈一些。
    这已经是温婉型的第二种方案了。
    “倭国不是我大唐的藩国吗?何来的站在双方平等的立场上?”李屿笑着反问道。
    “请忠王注意您的言辞,我国早已经改名为日本,也就是日出处之国,也是经过大唐则天皇帝的肯定的,这个名字也是则天皇帝定的,如今忠王再叫倭国,是对我国的不尊敬吧?”吉备不愧是中国通。
    “大胆,吉备真备,我要提醒你,这不是两国朝堂的论政,而是你私下里请求见忠王一面,忠王给你这个面子就已经是看得起你和你的国家了,容不得你在这里放肆。”李泌站前一步,大声呵斥道。
    “在下看来,为国家争取利益,不分场合,既然忠王施行的制裁,在下也是想辩论一番。”吉备依然很有礼貌。
    “好,那本王就和你辩论一番,免得你肚子里委屈。”李屿笑道。
    一旁,贺知章不动声色地听着,道:“既然有辩论,不然有个笔记好做备忘,来人,记录。”
    “诺。”一个刀笔吏早就等候,赶紧过来铺好纸张,摊开笔墨准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