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安排
作者:黑马河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节     
    韦坚神秘地一笑:“你猜?”
    李屿想了想:“有五千两银子吗?”他知道,唐朝的银子是很贵的。
    一般都是很难见到,除非大宗的钱币出货,可以用银两替代。
    一般老百姓都用的是铜钱,一般是1000文铜钱才能换一两银子。
    大唐的银子购买力非常强悍,比清朝动辄几千两银子能买到的东西多几十倍。
    这也不难看出,大唐盛世,自己的钱币就跟着值钱。
    就像现在的美元一样,大唐的银子在这个世界就是硬通货,走到哪里都吃香。
    哪怕去了波斯国,购买力也是可以换算出来的。
    众人笑着摇头。
    李屿道:“没有这个数目,我们很难搞啊,再等等吧,看看有没有想加入的。”
    他预算了一下,要在南方建设丝绸厂,需要一大笔钱,主要是种植树木,人员、设备。
    再有就是准备一支船队的费用,这个船队费用至少有四五十个护卫吧,十几艘船吧,还得有火炮支撑吧。说实话,五千两都是小公司的预算了,如果让他掌权,搞个几十万两都是小儿科。
    毕竟,谁都知道,打造一支海军最费钱。
    他这只能是商船+保镖的模式,遇到强大的海盗,分分钟被灭。
    好在,他的历史经验告诉他,如果他的船有火炮支持,这些人足够在海上称霸了。
    现在,火炮这个东西还是新奇的玩意,自己先用起来,就是技术上领先对方。
    什么海盗拿他没什么办法。
    现在海上像样的海盗还没有成规模,人类还没开始大航海时代。
    贺知章笑道:“忠王,您再猜。”
    李屿道:“我猜少了?”
    “可不。”李泌道。
    “那就是一万两。”他伸出两个指头。
    “错,是二万两。”韦坚伸出一巴掌,不为难他了,索性告诉了答案。
    “这么多?”这个李屿也没有想到,没想到大唐人民的认购热情这么大。
    “都是那些达官贵人们认购的股票吗?”他问。
    “至少有3百万文是普通百姓认购的基金。”李泌道。
    这也能看得出来,唐朝老百姓口袋里是有钱的,特别是长安城的百姓。
    “好好好。看来我们能大干一场了。”李屿感觉到自己一下子就有钱了。
    可以做的事情那就多了,而且,他这个钱不受任何人监督,他完全可以自己支配。
    目前,是创业初期,所以,对手下的班子他也是很放心的。
    如果以后有钱有权,人是会变的,他深知这个道理。到时候就要靠制度来约束大家了,而不像现在,可以靠义气和信任就可以。
    “忠王,真想不到,您这一招一下子募集来这么多的钱,我是平生未见啊。”韦坚连连感叹,他是搞钱的,搞了一辈子钱,还不如李屿这一个月搞的多。
    “忠王,您是怎么想到,租一个房子,搞一个盛大的剪彩活动,就能融这么多的钱?”贺知章摸着胡须,也很想知道。
    “也很简单,关键是信任,百姓对你我的信任,对大唐前景的信任,这就是国家的自信。”李屿道。
    大家听的也是大概能听懂,也就是国家强盛,百姓知道你们能干得成,所以敢投资。
    如果再往后十几年,安史之乱爆发,你就是在说破天,估计也很难融到这么多的钱了。
    这个李屿心中自然明白。
    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是信心。
    这次出海,必须满载而归,给大家更多的信心。
    有了信心,就有了更强烈扩张的野心,大唐就不会局域这点地方,而是要出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史之乱,也有一部分是经济发展到了停滞阶段所致,如果大唐的经济发动机继续喷发,百信心高涨,对国家充满了信心和支持,那就另外一个大唐了。
    “韦坚,你速速准备建设火药研究院,在出海之前,我要看着你们把火炮放在船上的演练。”
    “诺。”韦坚忙道。
    “另外,丝绸,布匹的厂房建设,造船,都放在南方沿海一带,你要时常过去视察。”
    “微臣明白。”
    “贺监,这件事,必然会有不少朝中大臣的质疑,就交给你和他们斡旋了。”
    “老臣明白。”贺知章道。
    “拨付一百万文给靖安司,让靖安司能快速运作起来,靖安司就是我们的眼睛,他运作得好,也是对我们出海的莫大支持。”李屿道。
    “诺。”韦坚负责财务,钱的出入这些问题。
    “谢忠王。”李泌拱手谢恩,现在,有了一百万文的活动经费,一切问题几乎都可以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