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见想见的人
作者:三安   赠春书最新章节     
    李子俊好不容易追上下山的一行人,就见公孙璟又转身往寺里走去。
    虽然不理解世子殿下的行为,几人却都行动一致的跟了上去。
    公孙璟听到脚步声停了下来,道:“都回客栈去吧,我想去寺里再转一圈,不用跟着我。”
    几人停下了步子。
    李子俊小心谨慎的跟公孙璟说了一句:“殿下小心,不要往偏处去。”
    公孙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离开。
    等公孙璟离开,其他几个公子哥连忙将李子俊围了起来,问他是不是真的在寺里遇到了盗贼。
    李子俊想到自己刚才跟缘休说的话,又想到昔日国师鼎盛时期的能力,吓得连忙点头:“是。”
    “既然如此,咱们下山去报官吧,李兄你不是还丢了财物吗?得给你把财物找回来。”
    “不用了。”
    不管是不是盗贼,他都必须咬死是盗贼。
    虽然不知道缘休大师想要包庇的那人是什么身份,但他害怕违背了自己的话会遭到报应。
    “钱财乃身外之物,再说了,我只是受了点小伤,要是报官惹怒了那贼人,寻上门来就不好了。”李子俊说。
    “牙都打掉了还是小伤?莫非是那贼人威胁你了?”
    听到这话,李子俊只觉得好不容易适应了的牙又开始疼了。
    一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掷地有声:“李兄莫怕,那贼人若是敢找上门来,我定然不会让人全须全尾的回去!”
    几人义愤填膺,李子俊说什么也不敢让她们报官去找麻烦,最后搬出了缘休才镇住了几人。
    他们便一起下了山。
    公孙璟之所以不愿意离开,是因为他来了青龙寺之后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觉得他肯定在这里。
    因为缘休的态度,还因为缘休在这里待了这么多年。
    缘休在青龙寺,太子在这里的几率就非常大,这么多年来公孙璟把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和太子母家有牵扯的氏族也都派了人去寻找,只是想要知道燕鹤行安好的消息。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杳无音讯。
    他不相信一个人能在世上毫无痕迹的消失,宛若人间蒸发一样,只能说明是有人把他藏起来了。
    他唯一能想到的人就是缘休。
    只有缘休有这个能力。
    可是缘休不愿意告诉自己他在哪里。
    公孙璟告诉自己,这么多年都已经找了,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可要是就这么下山,他又做不到。
    所以去而复返,想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
    不管人在不在这里,他都不算是白跑一趟。
    所以公孙璟来了。
    他顺着刚才李子俊说的地方找了过去,想要找到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可是都是无功而返。
    公孙璟已经习惯了失望和灰心,决定这次直接去找缘休表明自己的来由,,不管他在不在,自己都要得到一个准确的回答。
    他问了路过的小和尚缘休现在的在哪里,然后找了过去。
    还没等走到主殿,他就看到一个人从大殿后面的小路穿了过去。
    那人穿着一身白色的对襟长衫,身量不似成年人,看着偏为瘦小,不像是有大户人家的公子哥。
    公孙璟正要收回视线,却又看到了那人头上戴着的簪子,青玉雕刻的竹节簪子,是太子表哥最喜欢的样式。
    公孙璟不自觉的停下了步子,再看那少年步伐急促申神情紧张,看表情就不像是来这里求神拜佛的香客,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公孙璟总觉得这人好像在哪里见过。
    可是他却实在是想不起来。
    但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跟上去。
    公孙璟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穿过蜿蜒崎岖的小路,绕了两三圈,他险些要被那些栽种位置奇怪的花草树木给绕晕了,越走越觉得不对劲,稍微一不留神,那少年就不见了。
    公孙璟停下步子皱眉,只觉得头有点晕,他甚至都有些分辨不清自己来的方向了。
    公孙璟回头看着来时路,想到刚才跟着那少年七拐八拐走到这里的时候,心里那股涌上来的熟悉感。
    他恍然想起来当年入宫跟表哥燕鹤行一起跟随太傅学习的时候,燕鹤行曾经有一段时间对五行八卦特别感兴趣,特地去找国师里学习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认知,让人找不到路的方法。
    他当时还把这个方法用在了自己身上。
    有一段时间公孙璟一进东宫就迷路,根本找不到书房,甚至有时候明明能看到燕鹤行就在路口,追过去却又发现自己身处下一个路口,甚至连回去的路都找不到。
    当然当时燕鹤行只学了个皮毛,用来对付他这个心绪不稳的小孩子来说有效,对付那些心志坚定的大人就没有多少效果了。
    而眼前这个五行八卦的路障,很显然是人为的,为了隐藏什么不言而喻。
    公孙璟的心跳忍不住的加快,他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设下路障的人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手法逐渐娴熟,能力也越来越强,但他也同样不是当年那个无知懦弱,走不出去只能原地哭泣等太子哥哥来找的小孩子了。
    “这路其实很好出去的,每一条路的分叉口我都放了路障,同样两条路,左边这条路崎岖不平蛛网缠绕,而且通往阴暗处,右边这条路平坦开阔人来人往,你会选择哪一条?”
    太子跟他解释过这在那些旁门左道的诡志里被称为‘登门槛’,就是说人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时,总是下意识的去选择跟更容易走的,所以才会陷入做局者的圈套里。
    所谓奇门诡道说到底都是利用人心,只要反其道而行,这么简单的路障自然不攻自破。
    他的耳边似乎响起了自己当年的回答,胆小又软弱:“走没有蜘蛛的那边,敬之害怕。”
    公孙璟低笑一声,昂首阔步走向那阴暗崎岖的一边,脸上没有丝毫害怕的意思,反而充满了向往。
    曾经害怕的随着少年长大终会克服,而这看似难走又阴暗的路真正走过才会发现不过如此,路的尽头,有他找了许久的故人。
    柳暗花明,木桥骤现,别致清新的小院出现在眼前。
    公孙璟勾唇,步伐轻快的走上小院。
    见想见的人,哪有什么近乡情怯,只怕不能再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