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立军令状
作者:故尘有哀   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最新章节     
    马良作揖道:“的确,这是天赐良机,主公需要早作决断,趁势拿下荆南四郡引为后方。”
    丘衡问道:“不知道现在城里还有多少兵马?”
    诸葛亮正要回答,却听见门外脚步声起,原是关羽与赵云来了。
    关羽抱拳道:“关某与子龙已将丘军师所带一万江夏兵拆散重编,特来复命。”
    诸葛亮点头继续道:“加上子平带来这一万兵马,城内应有三万兵马。”
    丘衡皱眉道:“守城损耗如此之大?那粮草辎重可足?”
    “子平放心,江陵比想象中富庶,粮草辎重有余。”
    丘衡松了口气,摩挲着下巴不知道作何考虑,其余几位军师亦是默然。
    刘备看得焦急,问道:“几位军师所虑何事,不妨直言啊。”
    诸葛亮回道:“大致是思考如何安排兵力出征事宜。”
    徐庶犹豫道:“虽说曹操与孙权应该无暇顾及,但以江陵城的价值,若无足够兵防,弹指可破,他们也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这留防之兵……最稳妥的数量应是八千,才足以打消他们念头。”
    诸葛亮沉声说道:“两万二兵力倒也足够一一席卷四郡,只是……”
    丘衡接过话来:“只是速度太慢了,我们花的时间越长,江陵等地承担的风险就越大,相反如果我们足够快,即便守城兵力不是很足,也可以在孙曹没反应过来就结束战斗。”
    马良惊道:“子平的意思是——兵分两路!?任何一郡的守军都约莫近万,加上守城之利,每一路若无两万兵马,恐怕……”
    徐庶与诸葛亮陷入沉思,心中盘算着可行性。
    丘衡也很无奈,江陵面对曹军守城的损耗远超自己想象,原本他的计划之中,确实是保留了四万兵力的。
    但他还是向刘备朗声谏言:“风险亦是机遇,衡请主公决断!”
    诸葛亮与徐庶对视一眼,似有决心,皆是作揖道:“请主公决断!”
    马良默默退了回去,表示默认。
    刘备看在眼里,哈哈一笑:“几位军师既然统一了意见,那便放手去做,我刘备辗转半生,从来不惧风险,几位可别小瞧了我。”
    “主公英明。”众人齐呼。
    “子平说出你的想法吧,看其他军师是否有异议。”
    “是,主公。”丘衡站了出来,面向众将,说道:“仲邈,我只拨你五千兵马,你可敢在此死守江陵?”
    霍峻虽然武勇不如关张赵等人,但论及守城,可是一把好手,曾以数百人死守葭萌关抵抗张鲁万余人进攻,而且忠心不二。
    霍峻站出来抱拳道:“有何不敢!敢问军师需要我死守多久?”
    “快则两月,慢则三四月。”
    “如此,末将只需三千兵,足以死守江陵四月。”
    此话一出,除丘衡外众人皆为一惊。
    诸葛亮略显怒意,说道:“从这一月战事来看,仲邈守城甚善,所守城墙每日损耗都是最低的。但要以三千兵马驻守江陵重地,未免也太托大了!”
    刘备也深感认同,他愿意冒险,可不代表是要豪赌。
    反倒是丘衡饶有兴趣的与霍峻对视,他的眼中有亢奋,有不屈,还有期望。
    丘衡咧嘴,似笑,却没有发出声音,似乎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情绪,脸上满是疯狂之意。
    他目露精光,大声喝道:“军中无戏言!霍将军。”
    霍峻明白,丘衡这是在给他机会,当即单膝跪地,拳掌相击,“砰”的一声脆响,朗声道:“末将愿立军令状!若江陵四月内有失,末将以死谢罪!”
    丘衡转身作揖一拜。
    谁都知道他要说什么,诸葛亮劝道:“子平慎重!”
    “衡亦愿立军令状,若江陵有失,衡与霍峻,同罪!”
    他知道,只有这么做,这么大的代价,才能让众人信服。
    这对他而言亦是一场赌博,而他的自信,来源于穿越者的能力。
    刘备被眼前场景整懵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
    诸葛亮徐庶的担忧之色摆在脸上,丘衡的坚定亦在眼前,本主霍峻自己都不敢置信的看着丘衡的背影,不知道丘衡为何可以如此信任自己。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等着刘备的决断。
    刘备咽了咽口水,试探道:“就依子平所言吧,至于子平的军令状……”
    诸葛亮打断道:“主公!”
    刘备看向诸葛亮,他轻轻摇了摇头,又看见丘衡也对着自己重重一点。
    刘备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是担心刘备收回丘衡的军令状后,为军中将领开了一道口子,以后若是将领有什么想法不被采纳,动则立下军令状的话,对领导者将有非常恶劣的影响。
    这也正是丘衡为什么坚持把自己带上的原因,唯有如此,才能抵消“副作用”。
    只是刘备担心啊,万一有了差错,失城事小,失了丘衡才过于可惜。
    但转念一想,丘衡素来有识人之明,他既然如此信任霍峻,应该也值得一试。
    想到这里,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子平继续安排,若江陵有失,你与仲邈按军令处置。”
    丘衡与霍峻齐道:“谢主公信任。”
    丘衡转身看向徐庶、马良继续说道:“便令仲邈为主将,元直为副将,死守江陵。”
    徐庶点头微笑,显然是同意了这个安排。
    “余下之军兵分两路,我意由孔明与翼德,子龙一路渡江经公安取武陵,零陵。我与云长一路渡江经罗县取长沙,桂阳。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抚扇笑道:“在下倒是没有问题,倒是子平只带一将可够?”
    丘衡戏谑道:“孔明难道忘了,我在长沙还藏有一将呢。”
    诸葛亮恍然:“时日久矣,倒是忘了这事。”
    刘备见丘衡与诸葛亮你来我往的,却丝毫不提自己,佯怒道:“不是,二位军师是不是还忘了一人?”
    丘衡与诸葛亮对视一笑,说道:“主公就不出征了,江夏只有刘封在驻,还请主公与叔至,季常前往江夏,稳住刘琦与江东,坐等我与孔明凯旋之日。”
    “就这啊?”
    “江夏存亡事关日后荆州形势,主公可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