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准备离甬
作者:可可伴侣   四合院:遇到我,算你们倒霉最新章节     
    冯青带着张卫华等人,再次登上了回程的航船。
    路上,冯青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些干粮,当做午饭,让大家填饱了肚子。
    两个小时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城区。
    众人走下航船,稍事休息后,就向着来时的方向走去。
    接下来,他打算去江北轮船码头,购买明天去申海的船票。
    这次利用出差的机会,过来甬江市,他只给自己安排了两天的时间。
    等明天去了申海,考察完造船厂,他回京后,还有不少的事要做呢。
    回去的路很顺畅,一群人都不是普通人,所以,也没有累的一说。
    到了江北的轮船码头客运站,这里比起航船码头来,要热闹了许多。
    客运站的周围,有很多出售海产品的商店。
    冯青用普通话问了下价格,服务员报的价格,都很实惠。
    根本没有后世那种欺负外地人的宰客行为。
    “现在的人,都很淳朴啊!”
    冯青心里感叹着,怪不得后世的很多老年人,都很怀念这段日子。
    买票很顺利,冯青让张卫华掏出了他们单位的介绍信,顺利的买到了二等舱的船票。
    现在从甬江市到申海的船票,按照居住环境不同,分为五等。
    最便宜的,是散席五等舱,票价是1.8元左右。
    在最底层,大通舱,需要打地铺,也是卖的最多,最好卖的船票。
    然后是四等舱,票价是3.6元左右。
    在五等舱上面一层,每个舱室,一般是5-6张床位。
    三等舱,票价是5.6元左右。
    一部分舱室,跟四等舱在同一层,还有一部分,在更上一层。买到了哪一层,纯靠运气。
    每个舱室,一般是2-3张床位。
    二等舱,票价是7.2元左右。
    不对外售票,处级以上干部,凭借工作证或者介绍信才能购买。每个舱室,1-2张床位。
    以上的这些床位,都是上下铺结构的床位。
    至于一等舱,那就相当于后世的豪华贵宾房。就不赘述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整个轮船的船舱等级,基本都是跟级别挂钩的。
    比如,像普通的老百姓,基本都是选择的散席五等舱。
    只有票卖完了,又非去不可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购买其它等级的船票。
    当然手里有钱的,想要坐船坐的舒适,也可以购买三等以下的船票。
    四等舱,正科级以下干部,才可以报销船票。
    三等舱,正科级以上干部,才能报销船票。
    二等舱,处级以上干部,才能报销船票。
    如果超出了你的报销范围,那就得自己贴钱,这个没有一点人情可以讲。
    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低一等的船票。
    这种情况,回到单位找财务报销时,一般都会给你补上船票的差价,来作为你的出差补贴。
    简单点说,如果阎埠贵是处级干部,凭他的抠门劲,他一定会选择购买五等舱来乘坐。
    那么,等他回到单位后,去财务报销时,他就能拿到5.4元的船票差价补助。
    一个来回,就是10.8元,还不得把阎老抠乐死。
    还别不信,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会这么做,赚点差价,来补贴家用也是好的。
    不过,后来这项补贴差价的福利,好像被取消了。
    然后,那些出差的人员,就只能想其他办法。
    最普遍的,就是下船后,找到那些乘坐三四等舱的,又不是出差,没法报销的人。
    找他们换票,自己再拿去报销。有些人,甚至愿意拿出一些钱来,换他们手里的票。
    这些都是题外话,暂且略过不提了。
    冯青拿到船票后,就开始认真的端详起来。
    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船票,有种见猎心喜的感觉。
    船票的最上方,写着船名,工农兵18号。
    下面船舱等级:二等舱。
    剩下的还有开船日期和时间,舱位号,床位号等。
    冯青看完后,像是找到了宝贝似的,小心的把它收进了空间里。
    这张船票,对他来讲,意义不凡,他似乎打算以后当传家宝了。
    老爷子的那本书里说过,去申海坐船最方便,在船上睡一觉,就到了申海。
    坐火车,那时大多是棚车,又脏又累,还特别慢,价格比船票,还要稍贵点。
    所以,冯青这次才特意选择了坐船去上海。
    老爷子的那本书还提到过,现在这个年代,来往甬江和申海的船,都是工农兵系列。
    后来又改了好几次的名字。
    先是改成了民主系列,后来又改成了盛兴,繁兴,茂兴,复兴等。
    最后,又把那个“兴”改成了“新”。
    而他明天将要乘坐的,就是最早的工农兵系列的18号,他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收起船票,一行人开始直接打道回府,返回招待所。
    至于让张卫华那些兵大哥,去游玩月湖和参观天一阁,
    冯青想想还是算了,就别再去折磨他们了。
    今天这一趟来回的航船,就已经是够折磨他们的了。
    冯青实在有点是不忍心了!
    回到招待所,好好的休息一下,晚上再好好的吃上一顿海鲜大餐,才是正事。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里逗留一晚,早就直接购买今晚的船票走人了。
    说实话,他自己也是舍不得海鲜大餐,才多留上一天。
    回到招待所以后,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冯青却感觉精力充沛,没事可做。
    想到自己难得回一次故乡,遂决定继续去附近逛逛,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甬江风情。
    跟张卫华说了一下,让他不必安排人跟着,自己只是在附近走走。
    张卫华开始不同意,表示自己暗中保护他的安全,不会打扰他逛街。
    最后,在冯青的一再坚持下,才勉强同意。
    冯青终于能自由行动了。
    再次走出招待所,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鼓楼。
    鼓楼里面,人来人往的,非常的热闹。
    冯青逛着逛着,看到了一家工艺品商店,就走了进去。
    店内陈列着一些各式各样的具有甬江特色的器物,引起了他的兴趣。
    “同志,这个桶叫什么?”
    冯青越看越喜欢,指着几个红色的圆桶,用普通话对着柜台里面的营业员问道。
    他怕自己用家乡话问,会被营业员怀疑,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营业员看了眼那几个桶,也用普通话回答道:“这是篐桶,两个一对的。这几个是红木做的。
    我们这边的人,结婚的时候,都要准备几对这种篐桶,做嫁妆的。
    你一定是外地来的吧?我们甬江人,都知道的!”
    冯青点头应道:“没错,同志,你的眼力真好。我是从京城过来甬江出差的。”
    “那是!我们甬江人的眼光,都是最好的!”
    那位营业员骄傲的挺了挺身子,笑着说道。
    “没错,甬江人眼光,的确是最好的!”
    冯青第一时间,一口就附和道。
    废话,自己前世也是甬江人,能不附和嘛!
    两人随后,都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最后,冯青把那几对篐桶,还有那几个做工很不错的锡酒壶,都给买了下来。
    营业员熟练的帮他绑扎好,才把这些东西,交到了冯青的手里。
    冯青手里提着这几件东西,热情的跟那位营业员道别后,就走出了店门。
    来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这些东西就进入了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