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宁远宁远
作者:天青色自烟雨   开局就背女尸上路,路子有点野最新章节     
    宁远,漫天风雪中,黑色的城池充满着决绝,肃杀的味道。
    作为关宁锦地区的咽喉,宁远城一向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何建奴屯兵边境,大梁天子宁可从离锦州更远的山海关调兵,也不提宁远的原因。
    吴喜作为宁远城的戍边大将,此刻站在城墙上,却是有些头疼。
    “小三,何帅的命令你也看到了,这一下就要抽调走一半的兵力,实在是让人难办啊。”
    被他称为小三的男人名为季阳。
    与何永秋与刘清山相似,吴喜与祖洋也是对配合默契的搭档。
    祖洋在家里排行老三,故而被叫做小三。
    若不是关系足够好,旁人是不敢这么叫的。
    祖洋看着宁远城外的漫天风雪,道:“看来何帅那边所面临的压力,的确很大啊。”
    是的,和吴喜不同,祖洋思考问题的方式更直观也更全面。
    他想到的并不是一下抽掉宁远城内的半数兵力,想到的是这么做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建奴扣关,大兵压境,又有蛮戎在一旁虎视眈眈,说压力不大,是假的。
    何帅虽然创造过很多光辉与不可思议的战绩。
    但,他也是个人。
    “是啊,何帅他也不容易。”吴喜揉了揉额头。
    “放心吧,蛮戎经过右边王大败,所剩主力已然不多,若是真来宁远,我们只需坚守不出,凭借剩下的兵力,也足以抵挡三个月,那时,何帅早就能将他们包上饺子,然后,一口吃掉。”
    祖洋淡淡说着,似乎并不担心。
    “是啊,只需要坚守不出就好了。”吴喜眉头一展,咧开嘴笑了出来。
    他最担心的,不过是蛮戎趁着宁远城兵力空虚前来进攻,一旦宁远城有失,那蛮戎军队就会如同洪水一般一泻千里,直逼京都。
    可祖洋这么一说,想来也的确如此。
    那还担心个屁啊!
    见吴喜如此,祖洋也是笑了出来。
    两人配合多年,他早就知道吴喜是个怎样的性格。
    打仗,统帅,是一把好手,但大大咧咧的性格,却是硬伤,总是会错漏掉一些东西。
    不过有了自己,也算是勉强补足了这块短板吧……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个兵卒小跑过来。
    “将军,北门外有一车队从锦州方向而来,车队主人声称与将军是故交。”
    “故交?”吴喜皱了皱眉头,问道:“可问了姓名?”
    他在锦州的故交可不少。
    “问过了,来人是当朝翰林院侍读,刘仁美刘大人。”
    “刘仁美?”听见这个名字,吴喜愣了一下,继而大喜。
    “喜子,这刘仁美,与你有何关系?”站在一旁的祖洋问道。
    “小三可记得我曾做过宋如书宋大人的学生?这刘仁美,便是咱老师的乘龙快婿啊。”吴喜一边解释,一边走下城楼,看得出来很是开心。
    祖洋这才释然。
    的确,吴喜在来这宁远之前,曾拜在宋如书门下读书。
    后来发现的确不是个读书的料,便在宋如书的引荐下来了这关宁地区,凭借着打仗天赋,慢慢也做成了一员大将。
    宁远城北门内,刘仁美正站在马车前,披着白色大氅,手捧暖炉,静静等待着。
    其身上那浓重的书卷气,与宁远城内的肃杀之意,多少有些不太相符。
    不多时,身着大袄的吴喜阔步走了过来:“哎呀呀,刘老弟,久等了久等了。”
    “吴兄客气了。”刘仁美弯腰拱手行了一礼。
    而后被吴喜拍了下肩膀:“你们这些读书人,礼就是重,哈哈,咱兄弟俩这么久没见,可要好好叙叙旧。”
    两人其实也只是见过两面。
    但社会吧,就是个讲人情的地方,再加上一个是宋如书的得意门生,另一个是宋如书的乘龙快婿。
    有这层关系在,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是亲密了许多。
    “刘老弟来宁远,可是为了犒劳前方兵士?”吴喜问道。
    刘仁美呵呵笑着:“自然,陛下有旨,下官岂敢不从啊。”
    “哎,可惜了,何帅刚刚下令要调一半军队前往锦州前线,择日就要出发,要不然弟兄们还可以好好吃一顿喝一顿……”
    “咳咳。”跟在一旁的祖洋立刻是咳嗽了两声。
    吴喜这才反应过来调兵遣将这种事情一向是军事机密,自己这大嘴巴……
    可刘仁美只是笑了笑:“在下不过一小小翰林侍读,对于行军打仗的事,半点不懂。”
    “哈哈,哈哈哈,也是也是,走走走,外面冷得很,我们去府里。”
    吴喜哈哈笑着,拉着刘仁美的手,十分热情。
    祖洋跟在后面,皱了皱眉。
    自家将军大大咧咧的性子,可别出了什么差错。
    不过这刘仁美既然是当今右丞的乘龙快婿,那应该也算是自己人。
    想到这,祖洋也是稍稍放心了些,而后扭头朝着军营走去。
    将军要宴请宾客,剩下调兵的工作,自然就落在自己这个副手身上。
    刘仁美的到来,对宁远城暂时还未造成任何影响。
    宁远虽说是军事重镇,但城内依旧是住了不少百姓。
    吴喜与刘仁美走在长街上,看着街边有条不紊的商贩与出来采购的百姓,刘仁美忽然感慨了一句。
    “军士锋芒毕显,百姓安居乐业,这宁远城在吴兄手中治理得井井有条,当真是国家之幸事啊。”
    “哈哈哈,刘老弟过奖了,过奖了,我老吴就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只晓得行兵打仗,这治理城池的活,一直都是小三在干啊。”
    “小三?”刘仁美疑惑问道。
    “哈哈,诨名罢了,就刚刚那个,祖洋,咱的副手,脑子好使,缺了他,咱这宁远城,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吴喜咧着嘴说着。
    事实的确如此,在配合方面,两人可以说是分工明确。
    吴喜主管军事,祖洋则是主管经营与生活,同时也作为吴喜在军事上的参谋。
    可以说宁远城能够屹立不倒,祖洋占了主要功劳。
    至少吴喜是这么认为的。
    刘仁美笑道:“能有祖大人相助,也依赖于将军的个人魅力啊。”
    “是吗,哈哈。”
    世上没人不爱被拍马屁的,如果有人说不喜欢,那他一定说的不是真话。
    吴喜自然也喜欢,更何况拍自己马屁的还是自己老师的乘龙快婿。
    想当年,因为读书,自己没少被宋夫子骂过,打手心。
    刘仁美微微低着头,忽然轻轻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