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廓定县面临的大麻烦
作者:沅子宝贝   大唐直播间最新章节     
    李忠其实第二天就带着人到了廓定县。
    只是那个时候颜开他们全都忙着给杜如晦手术,所以没顾得上他们。
    关键是李忠带的人穿盔带甲,手中还拿着武器。
    廓定军没有得到颜开的命令肯定不能放他们进去。
    然后李忠等人听说颜开他们在抢救杜如晦,又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找颜开。
    而廓定军守着县城的那些人早就报给了颜开,他们也大概知道颜开和李忠有些恩怨。
    看颜开这么多天都没放他们进来,只以为是颜开故意要晾着他们。
    廓定军自然是站在颜开这一边的,所以这几天也没人再去给颜开汇报李忠他们还在廓定县外面的事情。
    所以李忠就这么在廓定县外面带着人住了下来。
    等到颜开想起的时候,才叫人把这三百人给放进了廓定县。
    “李统领,不好意思!”颜开笑着说道。
    既然李世民还信任李忠,人家李忠也服软了,就没有必要把关系搞的太僵。
    所以他还主动道了个歉。
    “没什么,没什么!”这个时候李忠一点傲气都没有了。
    过来的时候布防什么的都是他自己安排的,可是有些文弱的太子,才十二岁,来了廓定县两个月就能潜入自己的营地之中。
    他想了这么多天也没想过对方是怎么潜入的。
    然后他其实也不是光待在廓定县外面等着,有几个晚上,他也试图带人突破进入廓定县。
    这样不至于太没有面子。
    但是廓定县的人就像是晚上有夜视眼一样,无论他们怎么隐蔽,只要略微靠近廓定县,就会被发现。
    还有一天他叫人白天装作行商想要混进廓定县,结果他的人刚进了廓定县大门,就被人给带走了。
    这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自己的人脸上有标记不成?
    不然每天进出廓定县的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把自己的人拿了?
    李忠再看见颜开,已经没有了一点傲气。
    这些人受训结束终究是要回长安的。
    而在长安还不是受他李忠节制?颜开不可能离开廓定县去长安管这些未来的密探或者说叫什么特种兵的。
    所以这些人被颜开训的越强,他以后得手下就越强。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忠对于颜开怠慢自己的事情完全不在乎了。
    而他带来的那三百士兵,也被廓定县的潜入和防守弄的服服帖帖。
    训练的第一天,不管是叫叠被子整理内务,还是叫站军姿什么的,这三百人都老老实实没有一点疑问。
    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比当时那一群熊孩子给厉害多了。
    渐渐地夏天到了,今年又是一年大旱。
    特别是关中各地都在上报,便是有颜开提供的龙骨水车,但是河中无水,也毫无用处。
    官府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有不少的存粮,但是百姓看着心里还是着急啊。
    特别是官府又放出预警,今年大旱之后恐有蝗灾,更是让百姓人心惶惶。
    杜如晦放下手中的抵报,然后问来看望自己的颜开:“颜先生可有应对之法?”
    颜开点头说道:“确实有一些办法,我廓定县发明了一种小口径的打井技术,能打出数十丈深的深井,以地下水灌溉农田的同时,使用我们的滴灌技术,应该可以使百姓安然渡过这次旱灾。”
    颜开可没有开玩笑,他说的就是卓筒井的开凿方式。
    按《东坡志林》的记载,这种出现在宋朝庆历年的水井最早是出现在四川的盐田之中。
    凿井时,用圆刃铁锉,凿出的井口如碗大,深数十丈,用巨竹去节,套接成为井壁。再用较细的竹子制成水桶,提取卤水,一桶可提数斗。
    同理用来取普通的地下水也是可行的。
    而且卓筒井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水井深度已经可以达到两百多丈了。
    清朝最深的卓筒井深度达到三百二十丈,差不多就是一千米的深度。
    让颜开都感叹古人的智慧实在是太强了。
    这些工具都记载在了明代马骥的《盐井图记》之中,颜开直接找人照着就做出来了不少,而且在廓定县已经试验成功了。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颜开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我这要是把人都派出去给各地打井,我可做的都是亏本买卖了。”
    “这笔买卖我是亏的起,但是这先河可不能开!”
    颜开从来都是讲求公平交易,没有用他们廓定县去补贴整个大唐的道理。
    不然就是廓定县再有钱,那也补贴不起啊。
    他之前给各个州府去了书信,说是要收钱,可以派人去打井,但是收到的回信居然寥寥无几。
    有几封回信还是抱怨自己没钱的。
    颜开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其他地方已经开始过分依赖廓定县或者说是想占廓定县的便宜了。
    长此以往,必定会出问题的。
    这才是他现在发愁的地方。
    “朝中有人说你唯利是图,还真没有说错!”杜如晦嘴上这么说着,但是却没有一点贬义。
    就是这次自己在廓定县治疗,颜开都收了让他感觉肉痛的诊费。
    杜家倒是毫无怨言,毕竟能救回杜如晦的命,花多少钱他们其实都是愿意的。
    只是有些中二少年表示不解,颜开平日里和杜家兄弟关系也不错,这个时候居然还收了这么多诊费。
    还是杜如晦让杜荷去给大家讲了个故事,那就是有一条河上有一座桥。
    若是从桥上走,会节约小半个时辰的路程。
    但是桥很窄,一次只能过几个人。
    一开始桥不收费的时候,所有人都挤在桥头等着过桥,反而让很多人比绕路花的时间更多。
    而真正有急事要过桥的人,也无法快速的到达河对岸。
    可后来官府对这桥开始收费,然后就只有有急事的人,才会从桥上过了。
    这个故事讲完,那些中二少年才大概明白了颜开的用意。
    颜开知道若是廓定县能换肝治疗之事传开,怕是整个大唐有病的人就会往廓定县跑。
    他难道还能24小时让现代的专家都来廓定县动手术不成?
    到时候怕是孙思邈和那些学医的学员连正常的学习研究都没有办法保证了。
    “所以颜先生是在担忧,这笔钱没有人出,是吧?”杜如晦笑着说道:“那就让我给陛下上书一封,给颜先生把这钱要过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