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仙途纠葛,洪武帝揭旧事
作者:沧澜啊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最新章节     
    在仙途副本中,朱重八引领着老友毛纪探索秘境,这时毛纪沉声道:“吾皇洪武。”
    “朕的作为,皆是那八虎的怂恿所至。”
    他指控道,“他们惑乱幼主,亲近奸佞,疏离忠良。”
    “他们不仅纵容朕沉迷享乐,更意图封锁朕的视听。”
    毛纪痛心疾首,“我们的奏折,无一不被他们拦截。”
    “并非我们无所作为,陛下常居豹房与镇国府,视之为家。”
    “除非陛下召唤,否则我们难以觐见。”
    毛纪言语间满是无奈。
    洪武帝朱重八闻言,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他身为神武之君,怎料后代子孙竟如此节俭。
    先是不知削藩为何物的建文帝,四年内便失了帝位。
    接着是被誉为战神的正统朱祁镇,数十万精兵在他手中如草芥般消失。
    再后来,修真皇帝嘉靖,整日沉迷修炼,险些命丧宫女之手。
    如今的朱厚照更是出奇招,仿佛存心要让他生气。
    朱重八心中暗怒:“那所谓的八虎,究竟是何人。”
    话音未落,数名太监哭着奔入,跪倒在朱重八面前。
    “吾皇,毛纪等人妄言。”
    他们泣诉道,“我们不过为陛下效力的宦官,一切行动皆遵从陛下旨意。”
    “若非陛下授意,我们亦无能为力。”
    朱重八审视跪地的太监,目光犀利:“汝名何人?朕未曾识得。”
    “回禀吾皇,奴乃刘瑾,侍奉陛下多年,司礼监的笔墨太监。”
    对方回答道,声音微颤。
    “具体职责是什么。”
    朱重八追问。
    “臣子需要为皇上的圣旨刻上印章,即批红。”
    毛纪适时插话,解释道,“大明的军费、户部支出,乃至工部、吏部等诸多事务,都需要司礼监的同意并盖印,否则各部无法领取资金。”
    “即使磕头至死,也无济于事。”
    毛纪的话语掷地有声。
    “山东旱灾时,户部尚书为了请求陛下救济,几乎双膝破裂。”
    “而刘瑾等人因旧怨,拒绝批红,致令灾民无援,数十万人因此丧生。”
    朱重八闻言,拍案而起,龙椅震动,殿宇为之震撼。
    “大胆!刘瑾,这龙椅朕倒不如赠予你坐。”
    朱重八怒不可遏,他的修为早已超凡入圣,此刻更是即将步入化神的境界。
    朱棣的威严犹如天降神只,令牧星在他面前瑟瑟发抖,噤若寒蝉。
    他一声令下,\"来者。”
    毛骧挺身而出:\"微臣在此。”
    \"处置,即刻斩杀那八虎。”
    \"遵命。”
    \"陛下饶命,陛下宽恕啊!\"然而,朱棣的决心无人能撼动。
    片刻间,除江彬和朱厚照在外领兵,其余七虎尽数伏诛。
    文官们激动不已,齐声道:\"太祖圣明,英勇盖世。”
    \"我等代表天下黎民,向太祖致谢。”
    \"够了,少在此虚言奉承。”
    朱棣的目光犀利地扫过杨一清等人,\"你以为我是何许人也?我清楚你们的心思,是不是以为我除掉几个宦官,你们便能独揽大权?\"
    \"当初我废丞相,亦能废你们。
    现在我在此,诸位需谨言慎行。”
    他接着说,\"想必你们也知晓我的历史,别妄想玩弄阴谋,否则……\"
    朱棣环视群臣,语气坚定:\"共饮金杯,绝不姑息。”
    得知明军已深入谷地,达延汗心中不禁生出疑惑。
    这位明朝将领非比寻常,竟懂得先发制人之策。
    察都感叹道:\"达延汗,这次明军的确强悍,我率领一万先锋,与他们在谷中交锋三次,他们誓死不退。”
    \"我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察都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愧疚,\"察都,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自责。”
    \"但如你所言,明军确实不容小觑。”
    话音未落,斥候匆匆进来报告:\"报,发现一支明军已围攻广灵城,攻势猛烈。”
    \"什么。”
    达延汗难以置信,这位明军将领的智谋超乎想象,竟选择奇袭广灵,而他竟未能察觉。
    他突然有了决定:\"察都,速速传令,召回袭击应州的部队,他们可能面临危险。”
    尽管下达了撤退命令,达延汗心中却涌起一股不安。
    而在应州城外,一支万人部队整装待发,正是蒙古先锋,他们悄无声息地接近,准备突袭。
    进城一看,守军仅三千,且多为老弱病残。
    原计划的一万守军因兵力不足,朱厚照只留下三千,其余悉数调往前线,这三千人中壮年军寥寥,战斗力无疑大打折扣。
    在边陲要塞应州,面对坚固的城墙,征服者们的挑战显得尤为艰巨。
    前锋将领古哈尔凝视着远方的应州,眼中闪烁着一丝轻蔑的笑意,仿佛在回应达延汗的警告:“原以为明军不容小觑,如今看来,不过尔尔。”
    副将紧随其后,信心满满地建议:“将军,这应州唾手可得,何不让我领军一试,将其收入囊中。”
    “届时,整个应州将归属我蒙古,南下之势,必将重现成吉思汗的辉煌,中原之地,指日可待。”
    古哈尔闻言,豪迈地笑道:“今日暂且安营,明日黎明破晓,我们五更造饭,饱餐之后,轮流攻城。”
    他的命令简洁而坚定。
    城头,蓝玉傲然站立,审视着对面的蒙古军阵,心中满是不屑:“这些乌合之众,当年我轻易扫荡,连你们的王妃我都曾涉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于谦在一旁微笑,似乎理解蓝玉的傲气,但也提醒他:“正是这份傲慢,让蓝玉将军你……”
    蓝玉面色微沉:“于谦,你何必旧事重提,我知道错了。”
    而于谦则带着笑意:“湘王曾言,蒙古大军一至,便放手一搏。
    如今大军已至,蓝玉将军,你有何策略应对?是否让修士军团参战?还是龙骑军团出马。”
    蓝玉毫不犹豫:“自然是我龙骑军团,你们仙修军团琐碎之事太多,这种小规模冲突,由我来解决,免得你们抢功。”
    他的话语中透出坚决。
    他深知,这场战斗已在掌握之中,只需时机一到,便可迅速决出胜负。
    于谦欣然同意:“那就期待将军展现你的龙骑风采。”
    蓝玉大笑一声,旋即疾驰向龙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