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捉奸,婚礼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等革委会的一群人拖着两个像死狗的人走出老远,一群捉奸的大妈们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大伙儿开始七嘴八舌的开始吐槽,一个个说得唾沫星子横飞。
    胖大妈朝地下萃了一口说道:“我呸,真是辣眼睛,那个男的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心肝肉的叫,真是恶心死个人。”
    一个瘦婶子说道:“那女的真是个狐狸精,那男的都可以做她爹了,也不知道她图什么?”
    胖大妈也萃了一口回道:“图什么?钱呗!两个都不是好东西。”
    又一个大妈说道:“我呸!都到了尿尿劈叉的年纪,也不知道行不行?”
    另一个婶子大声的附和道:“对,都到了撒尿都没有老娘们呲的远的年纪,还敢耍流氓,怕也是只能过过干瘾吧!”
    这话一说,一起来参加捉奸的几个大爷自然也听到了,他们一个个的老脸也抹不开,被大娘和婶子们的话臊得老脸黑红黑红的。
    这群人实在是有些太生猛了。
    这些都是什么虎狼之词,就算杨绣枝是从前世来的,自信自己的脸皮已经够厚了。
    这时她的老脸也不由得被臊得红成了猴屁屁。
    杨老太的老脸也有点挂不住,她萃了一口,拽了一把杨绣枝说道:“真是晦气!这事儿整的!这群老娘们们,说话也不把个门,啥话都往外突突。
    老大,快走,咱赶紧回家好好洗洗眼睛,洗洗耳朵。”
    ……
    九月二十九,杨老汉带着二大爷夫妻俩和老闺女杨绣荷扛着大包小包来了长春。
    一群人在杨绣枝的家里凑合着歇了一晚。
    第二天吃完早饭,杨绣枝去废品站上班 ,兄妹三个去上学,杨老汉就领着一群人拎着东西坐车去了第一汽车制造厂。
    他们提前去是帮杨志刚兄弟俩做婚礼前的准备。
    杨志刚兄弟俩已经提前在厂招待所给他们开了三个房间,接到众人就直接带着他们去了厂招待所。
    下午杨绣枝提前了两个小时下班,就去学校找三个孩子的班主任请假,也带着三个孩子坐末班车去了第一汽车制造厂。
    晚饭一家人是在厂食堂解决的,你还别说,可能是厂里在厂食堂吃饭人多的原因,食堂的供应真的非常丰富,饭菜质量也很不错。
    有红烧肉,红烧丸子,红烧排骨,粉蒸肉等,不算素菜,晚上光是供应的荤菜就有六个。
    一家人吃完饭,杨绣枝陪着杨老汉跟二大爷夫妻俩唠了一会儿嗑,就带三个孩子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家人在厂食堂吃完早饭,杨老太带着二大娘和小妹杨绣荷先回新房布置。
    她们要帮着剪红喜字,剪红窗花。
    杨绣枝就留了下来,她今天要跟两个弟弟找厂里管后勤的确定酒席的菜式。
    主食定的是白面掺玉米面的二合面馒头,成人拳头那么大的馒头一人准备了三个。
    菜一共准备了五个,三荤两素,都是直接用搪瓷大盆子装。
    荤菜定的第一个是东北当家菜――小鸡炖蘑菇,第二个是酸菜猪肉粉条,第三个是土豆炖红烧肉。
    青菜没定,到时候有什么就上什么。
    菜式定好后,交完钱后,姐弟三个就往外走。
    杨绣枝开口问道:“志刚,志成,毕竟是结婚,咱们是不是找个时间提前把食堂大堂布置一下?”
    杨志刚笑着回道:“大姐,这个不用咱们操心。今年厂里十一结婚的小年轻们除了我们兄弟俩,还有好几对呢。
    所以厂工会会帮忙提前布置好的。”
    杨绣枝没想两个弟弟结婚到碰上了这个年代的集体婚礼。
    不用自己操心,不要太轻松了。
    ……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吃完早饭,杨绣枝就给兄弟们捯饬。
    上午八点半,穿戴一新的兄弟俩就被杨老太和二大娘催着出发。
    兄弟俩就分别骑着自行车,带着接亲的同事们一起去新娘家接新娘子。
    大家都住在厂生活区,所以接亲的人很快就回来了。
    这个特殊时期,一切仪式都要求从简,等把新媳妇和嫁妆接进屋在炕上坐下。
    看热闹的人跟着接亲的人闹洞房。
    两个弟弟在同一天结婚,杨绣枝和二大娘她们两家人分成两拨招呼两个亲家的客人。
    因为今天是集体婚礼,等时间差不多了,两家人就带着客人一起去了职工食堂。
    杨绣枝她们到食堂,看到食堂果然已经布置好了。
    这会儿食堂里已经有两对新人带着家里的客人等在那里。
    没等多大一会儿功夫,剩下的两对新人和家里的客人也到了。
    主持人宣布婚礼正式开始,工会主席走的每一对新人面前,先跟每对新人握手,送祝福。
    接着六对新人在工会领导的见证下,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接着六对新人先对着伟人画像宣誓鞠躬,然后新人对双方父母鞠三个躬。
    最后新郎、新娘双方相互鞠躬,这样就算是礼成了,这会儿新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夫妻。
    因为中午厂里的职工还要在食堂吃饭,所以婚宴定在十一点举行。
    办完兄弟俩的婚礼,杨绣枝就先带着三个孩子先回了市里,因为第二天她要回站里上班。
    三个孩子去学校上学。
    杨老汉带二大爷找周铁山谈中成药的销售去了。
    杨老太带着二大娘和杨绣荷去逛街。
    她们在长春市又待了两天,买了不少东西,就准备回抚松县。
    两个弟弟的婚事一直都是杨老太的心病,现在两个儿媳妇已经娶到家。
    杨老太的目标开始转向老闺女杨绣荷。
    这不,晚上一吃完饭,娘几个闲聊唠嗑的时候,就说起来杨绣荷的亲事儿。
    二大娘开口问道:“小荷,你今年有十九了吧?确实也该说人家了。”
    杨老太附和道:“谁说不是这个理儿!
    二嫂,你是不知道,这几个孩子一点都不让人省心,都已经十九了,跟他的两个哥哥一样,一点都不知道着急,真是愁死人。
    还说什么要先搞事业,一个姑娘家家的,搞什么事业?找个好婆家才是正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