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保持平常心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听了大爷的话,杨绣枝虽然是满脸的感激之色,同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她怎么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呢?
    应该是自己觉得这份工作来得太顺利了吧!杨绣枝在心里给自己做解释。
    大爷抬眼偷瞄了她一眼,和颜悦色的说道:“闺女,你家不是在乡下,离咱们长春市很远吧?
    这年月回家一趟不容易,你就先回家把所有的手续全办好,省的到时候再来回跑麻烦。
    大爷是知道转户口和粮食关系办起来要来回跑上好几天,何况现在到处都是乱糟糟的。
    还有你的三个孩子的考试成绩单和学籍证明也得你去跑。”
    听大爷这样说,杨绣枝很感动,但她还是不太明白,怎么总感觉有些说不上的不对劲,所以就眼睛直直的看着大爷等他解释。
    大爷被杨绣枝看的有些不大自然,他习惯性的摸了摸自己的烟杆,脸上的不自然一闪而逝。
    快得紧盯着他看的母女俩都没有发现。
    他清咳一声,继续开口解释道:“闺女,还有两个月我才正式退休,等你回家办好所有的手续就直接来接大爷我的班。
    钱大爷不着急,等到时候办完手续,你再把四百块钱给我也不迟。
    等一会儿办公室上班,我就带你到主任那儿先打个招呼,让主任在转让协议上盖个公章,有了这个公章你就可以直接拿着转让协议回家办手续。”
    听大爷这样说,说杨绣枝不感动是假的。
    与此同时杨绣枝心里的不得劲就更加强烈了。
    她就不明白了,自己跟大爷可以说是萍水相逢,算上前几次,再加上昨天和今天两个人一共也只见过几面。
    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大爷这样做是为什么呀?
    钱小满也有同感,她可不相信这是因为自己有锦鲤运的缘故。
    但是一想到大爷又不要求先给钱,自家又没有损失什么,再说自家跟大爷无仇无怨,他没必要无聊到用工作来骗自家老妈找乐子。
    杨绣枝这人比较佛系,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又没有给钱。
    放下心中的疑惑,想到大爷会这么信任自己,还考虑到自己的顾虑,而且还想的这么周到。
    所以被大爷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杨绣枝没注意到刚才大爷的小动作。
    母女俩跟大爷告别后,就去了一趟鼎丰真糕点铺子。
    天太热,杨绣枝也没敢买太多,只给便宜爹和小妹杨绣荷买一些两个人都爱吃的白糖糕和萨其玛就回家了。
    杨绣枝打算明天就买火车票回家。
    吃完晚饭,在饭桌上杨绣枝就祖孙几个说了自己明天打算回抚松县。
    双胞胎兄弟俩刚刚来长春市还没几天,还没有在长春玩够儿呢,所以唧唧歪歪的不想回去。
    天太热,现在坐火车上山下乡的知青又太多。
    想到兄弟俩已经是半大小子,今年都满十二岁了,所以兄弟俩不想跟着回去,杨绣枝也没有勉强,她想着也差不多该试着放手了。
    再说杨老太坐车也有些晕车,她也不想老太太来回折腾。
    所以她想让杨老太在长春市待到国庆节后,等办完两个弟弟的婚事后再回去。
    杨绣枝这次也不想勉强兄弟俩非得跟自己回村,于是就安排杨老太和钱小满陪着兄弟俩留下。
    只是再三嘱咐三个孩子不要乱跑乱说话,出去也要离那些红小兵远一点。
    有两个便宜哥哥给自己作伴,钱小满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
    她跟杨绣枝拍着小胸脯保证会看着两个哥哥的。
    她手里有钱,在这个夏天,老妈不在,她可以带着两个便宜哥哥实现冰棍自由了。
    杨老太知道闺女回家是有正事儿要办,再说回去几天后又要再来。
    再说火车上太挤,她晕车所以很怕坐车,所以就点头同意留下来照看三个小外孙。
    ……
    无数满怀激情、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火车站还是一如既往乱糟糟的,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家长有不少,那场面是哭哭啼啼的吵吵嚷嚷的。
    杨绣枝把要带回家的东西都放进空间,只背着一个军挎包还有一壶水就空着两只手挤上火车。
    上车的人太多,回抚松县的火车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拥挤。
    回到杨家庄夕阳已经西下,村里各家的烟囱已经冒出一串串炊烟。
    推开家里的院子门,杨老汉已经下工回到家,正坐在院子里的梨树下抽着烟。
    杨绣枝喊了一声“爹。”
    杨老汉抬头一看是大闺女一个人回来了,嗯了一声笑着招呼道:“回来了!你娘和孩子们呢?”
    杨绣荷也从卫生室下班回了家,这会儿她正在灶房忙着做饭。
    听到杨绣枝的说话声,她伸出脑袋看只有杨绣枝一个人,于是喊了一声问道:“大姐,回来了,娘和三个小外甥呢?”
    杨绣枝挽起袖子,一边打水洗手一边回道:“娘跟他们都留在城里,这次没跟着回来。”
    不出意外,杨老汉一听她说买了一份工作,这次回来是转自己和孩子们的户口和粮食关系的高兴的不得了。
    老大爷没说错,拿着二大爷开的村证明和介绍信,手里拿着那份工作转让协议,因为手续齐全,户口和粮食关系手续办理起来很顺利。
    没用一个星期杨绣枝就把所有的手续也办得七七八八。
    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饭桌上父女三个一边吃饭一边说这一阵子村里发生的事情。
    小妹杨绣荷说,村里又来了一批知青,上面还送来三个改造的。
    听到这些杨绣枝也什么好说的,只是提醒道:“爹,小妹,那些下放的人都是那些大城市有能耐的人,俗话不是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
    所以我相信现在的不如意只是暂时的,说不定将来哪一天人家又恢复原职呢。
    咱们只是个种田的普通老百姓,什么都不懂,咱们不管人家是什么派,是什么类,这些都不关咱们杨家庄什么事儿,咱们只管保持平常心。
    再说人家又不碍咱们啥事儿,咱们没必要得罪人家,免得将来给咱杨家庄惹祸。
    爹,您跟二大爷和村干部们好好说说,咱不说善待人家,但也不要磋磨人家,最好当他们是普通村民一视同仁。”
    杨老汉点点头回道:“老大,你放心,爹和你二大爷心里有数。”
    等所有的手续办完,杨绣枝就收拾收拾买了一张票回了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