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活区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杨志刚兄弟俩考试的时候发挥的都很不错,又有大刘叔的朋友章大勇事先都已经上下打点好了!
    所以兄弟俩个毫无悬念的同时都被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录取了。
    但是最后兄弟俩具体会分到哪个车间,等去报到了才知道。
    知道被第一汽车制造厂录取了,兄弟俩反而都有些紧张。
    虽说报考的时候说的是发动机车间,但是兄弟俩还是担心报考的人太多,他们兄弟俩的学历又没有什么优势。
    所以还是担心达不成愿望会被分到其他车间。
    杨绣枝忙安慰道:“难道分到其他车间就不能继续研究发动机吗?只要你们俩想,下了班回到宿舍不是照样可以做研究。”
    兄弟俩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于是两个人也就不再继续纠结了。
    公布录取结果的那天上午,兄弟俩从大老刘的朋友章大勇那里得到消息,说是第二天上午他带兄弟俩到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报到。
    母女俩有些好奇六十年代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具体是个什么样,所以打算跟着去看看热闹。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姐弟三个在吃完早饭,杨绣枝和钱小满母女俩全副武装的做好保暖措施。
    她还是把钱小满裹在自己穿的棉大衣里,只让她露出一个小脑袋来。
    然后跟在兄弟俩身后一起坐班车来到了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在长春市的市郊,占地面积十分的巨大。
    等姐弟三个人到汽车制造厂的大门口时候,章大勇早就到了!
    他已经坐在厂大门口的门卫室里正跟人保卫科的同志聊得正起劲。
    他嘴里抽着烟跟保卫科的同志说着什么,还一边抬头看着外面,看样子是在等他们三个。
    看到姐弟三个走过来,他忙站起身走出门卫室跟他们三个挥手打招呼。
    姐弟三个忙喊道:“章叔,您这么早?您等多久了?”
    章大勇笑着回道:“没等多久,我也是刚来没一会儿。”
    几个人见面说了几句话后,兄弟俩就跟章大勇进厂里去办入职手续去了。
    章大勇朝前走了几步,回头看杨绣枝母女俩还傻站在门口,开口说道:“办入职手续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还要给他们兄弟分宿舍,你们母女就这样傻等在大门口这得多冷呀!要不你们母女俩进生活区里去逛逛吧!”
    杨绣枝急忙问道:“章叔,我们母女不是厂里的人能行吗?有人守着大门呢!他们能让我们进吗?”
    章大勇回道:“来,你跟我来!”
    于是他带着杨绣枝母女俩走到生活区的大门口,从棉袄兜里拿着一盒香烟来,递给两个守着生活区大门的保卫科同志一人一颗烟,又指着母女俩说了好几句好话。
    保卫科的两个同志认识章大勇,伸手接过烟抬头看了一眼母女俩,没有发现两个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是一对普普通通的母女俩。
    于是就挥挥手同意母女俩进去,但是还是交代道:“在生活区里逛逛可以,但是别乱走,不该去的地方还是别去。”
    杨绣枝连连点头答应。
    既然来一趟,她当然想进去看看。
    就算是工厂车间进不去,能到生活区看看也不错。
    她想看看六十年代一汽人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章大勇回头又跟杨绣枝约定两个小时后在工厂大门口汇合。
    看着兄弟俩跟着章大勇进了厂,母女俩也抬脚走进了生活区的大门,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活区里闲逛起来。
    生活区这里矗立着一片带有中式雕檐、西式阳台的红色墙体建筑,基本上都是三四层高的中俄式建筑风格的楼房。
    杨绣枝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个生活区差不多有上百栋红房子,每栋楼房建的几乎差不多都一个样。
    杨绣枝知道历史,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房和这些生活建筑,都是我国“第一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这里是专门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职工们建设的生活区。
    生活区规模宏伟,采用的是沿街干道街坊式布置。
    街区内的建筑是清水红砖墙的中俄式建筑风格,高耸的大屋檐、小屋檐、坡屋顶、烟囱似的气窗、翘檐斗拱椽子、高高的门楼,红砖绿檐灰瓦相互映。
    精美的腰线彰显着巴洛克建筑风格,但“大小屋檐”的雕檐是中式风格。
    这里就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一汽车制造厂“单位大院”。
    杨绣枝想跟人打听,这里是第几街区的“红房子”。
    大概因为天气太冷的缘故,外面根本就没看到有多少人闲逛,估计上班的都在厂里上班,不上班的也都猫在家里。
    母女俩一路闲逛,朝着人多的地方走,发现在这里购物和生活都十分的方便,生活区里有个很大的供销社,还有卖菜的国营菜店。
    有粮站,副食品商店,国营饭店、新华书店、有学校、有医院,有邮电所等一应的生活设施,这里就像是一座小城镇。
    看到供销社里的人出出进进,两个人走进供销社,发现里面真有不少人在排队买东西。
    柜台里面的货物齐全,卖的东西有白糖、点心、油盐酱醋、布匹、针线扣子、锅碗瓢盆、还有烟酒等东西,都是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在供销社里面逛了一会儿,母女俩什么都没有买,出来的时候钱小满小朋友眼尖的发现。
    在离供销社不远的东北方向,有一片很大的杨树林,那里人头攒动十分的热闹。
    于是钱小满就开口说道:“老妈,您快看,那边林子有不少人出出进进的!咱们过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儿吧!”
    “这么冷的天,这些人在那里做什么?”杨绣枝也有些好奇。
    她嗯了一声,抬脚就走了过去,也打算过去凑个热闹。
    令母女俩没想到的是,这个杨树林居然还是一个黑市。
    因为两个人发现有不少人在林子里倒卖粮票、布票、肉票等东西。
    杨绣枝想起刚才保卫科同志说的话,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抬腿朝着生活区的大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