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成都的茶馆文化
作者:李子子   文娱:一首少年说,我被官方盛赞最新章节     
    一行六人到达成都,入住节目组提供的一处三层民宿。
    看着宽阔的居住环境,大家纷纷欢呼出声。而李波,则是一脸幽怨的看着摄像头。
    他又一次生出,节目组这么做,是跟他对着干的想法,要不然,不会在成都站,住宿安排得这么好。
    这一幕播出后,引来许多网友的调侃。
    “看李波幽怨的眼神,我好想笑,节目组是真老6。”
    “支持节目组,就该这么干,看李波怎么说,嘿嘿。”
    “不得不说,这和衡山站,甚至前面的三地住宿,不能比,差距是天与地的区别。”
    “心疼李波十秒钟,再多怕他跳起来打我膝盖。”
    “画面莫名的喜乐,是怎么回事,我甚至有些乐见其成……”
    诸多的调侃之外,是对这幢三层民宿的喜欢,还有羡慕,羡慕花少团能住进这样的民宿,不愧是花少节目组,有赞助商的资助,有钱任性。
    这是普通人与明星团旅游的区别,就算再差,也不是某些穷游或者一般团能够住得起的,却又那样真实。
    又到了一次选房间的时刻,这与之前一站不同,每个人都有单独房间,只不过是几楼的区别。
    两名导游,把大家召集到一起。
    “刚才我算了下,三层楼有八个卧室,足够我们一人一间。我提议,男生住一楼,我跟辛蕾,住二楼,大姐和二姐住三楼,这样分配,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有意见,大家可以提。”
    “没意见,我同意。”
    李波和王清华当然没意见,住一楼同样有单独的卫生间,洗漱以及相关配套,都齐全,没什么可反对的。
    可李波提出另外一个疑点,目光不由瞟向跟拍导演。
    “我发现个问题,大家不知道发现没有,这有八个卧室,我们只有六个人。”
    “我们这一站,会不会也有飞行嘉宾?”
    大家心中不由一惊,齐齐看向跟拍导演张霞。
    张霞没有说话,递上一张提词卡。身为导游,辛蕾当仁不让的接过。
    “致花少团,这一站,将会有两名飞行嘉宾,加入节目,成为花少团一员,请导游在安排好团员后,于下午五点,前去车站,迎接新成员的加入。”
    一加入就是两人,大家不禁面面相觑,李波的眉头,更是紧紧皱起。
    在李波的想法中,加入一名飞行嘉宾,还算接受,但两名这么多,出乎他意料之外。
    花少团一共就六人,一次加入两个,达到4\/1的人数,如果来人是好说话的还好,如果不配合,或者有性格的人,无疑会给花少团,以及磨合完成的团队,带来不确定的变数,甚至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我能问一下导演,这两名飞行嘉宾,是男女各一位,还是两个都是男或者女?”
    回答李波的,只有沉默,没有得到导演组的任何回应。
    这种状况,让李波内心的担心更深几分,花少团几人,更是相互对视,眼中都或多或少,涌上些担心。
    在花少团都担心的当口,花少节目导演组,有着同样的担心。
    助理更是对着导演王放,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王导,这样真的好吗?一次加入两名嘉宾。”
    “你以为我想,这些人背后的经纪公司,打通我们的高层,硬塞进来,我有什么办法。”
    王放身为电视台的金牌综艺导演,内心格外郁闷。
    面对上面的强行指派,他除了接受,没有任何其它办法。
    官大一级压死人,并非是虚言,就算他王放是金牌导演,一样要受高层的钳制与管理,没有它法可想。
    王放只感到一阵心累,但愿来的人,不会那么难搞。
    想到其中一人,不太好的名声,王放眉头紧皱,牙齿咬得咯咯响。
    现在只能在心里祈祷,那加入的人,别太作,否则他不介意,下狠手来整治整治。
    花少团到达成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距离到车站接新人,还有三小时的空闲。
    大家现在手中有钱,在大姐的怂恿下,决定大家一起,去成都市区逛逛,比如太古里,比如宽窄巷子等。
    有人说成都是最慢生活的城市,从三步一茶馆,就可以看出它的火爆。
    甚至有些好一点的茶馆,你要是没有提前预约,还订不到座。
    来了成都,当然要体验一把,最正宗的茶馆文化。
    李波在衡山时,就提前已经打起茶馆主意,订了座。
    “跟大家说个事,我预订了家茶馆,如果想要去的,请大家报名,我带大家去。”
    花少团六人中,只有大姐李璐瑶想去,加上李波自己,一共两人。其他人,说要逛街和找小吃。
    李波订的那家茶馆,叫转角茶馆,离着宽窄巷子不远,处于一座公园旁边,属于半露天的那种大众茶馆。
    李波和李璐瑶两人到时,已是客朋满座,只剩下李波预定下的座位空着。
    和老板对接完,两人坐在设在一个棚下的茶座上。
    茶馆在成都人心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风格,代表的人群不一样。
    老年人喜欢文殊院,或者人民公园;中年人,喜欢把茶馆叫“茶楼”,年轻人喜欢的,必须要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各种美食,李波订的这家茶馆,介于中年人与年轻人中间,属于一家有近五十年历史的老派茶馆。
    从转角茶馆,可以看出,这家茶馆的老板,是一名新时代的中年男人。
    茶馆布局较为古典,属于“新古典主义”,可以用餐,在品茶的同时,会有久负盛名的变脸、吐火、滚灯等表演,是一家在网上,评星为全五星的茶馆。
    店家在两人坐下后,拿来菜单,菜单上除了各种茶,还有各式点心小吃。
    为点菜的,是一名身着旗袍的女人,从人们对她的招呼中听出,是这家茶馆的老板娘。
    白百何和菊花相点缀的旗袍上,女人身形的柔美,淋漓尽致,高耸的胸部轮廓,窄细的腰肢,将旗袍的韵味尽显无余。
    看着女人徐徐走来,李波心头暗赞一声,好一位徐娘半老的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