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九阶修炼法则2
作者:理过次发的左手空   四十九弦修士最新章节     
    至于“孝之道”、“忠之道”、“信之道”、“悌之道”和“贞之道”,同样可以如同“厚之道”一样,分成两条进路,即“至孝之道”、“至忠之道”、“至信之道”、“至悌之道”和“至贞之道”,以及“至不孝之道”、“至不忠之道”、“至不信之道”、“至不悌之道”和“至不贞之道”。

    而在这里,显然要做到其中一种就很难。

    杜布觉得,自己和五弟对于父母,既可谓孝,又可谓不孝。

    之所以说孝,是因为自己都曾陪伴在父母身边,对父母有依恋、陪伴、联系、以及金钱、饮食、健康、劳动或娱乐等方面的照顾。

    像妈妈生病时杜五花对她的照顾,以及自己因此而离家为赘婿,都是如此。

    但自己和杜五花离家后,却未能再度心老,这可谓“不孝”了。

    要如何才能做到“至孝”?

    就此,凡人世界的“二十四孝”故事或算一些典型,而自己的“义子”可算是身边的典型,因为后者对自己确实是挺“孝”的。

    ——

    但让杜布如同吃了苍蝇一样的是,这些“人伦之道”修炼方式还有另外一条道,即“九阶修炼法则”。

    所谓“九阶修炼法则”,就是先从“人伦之道”的一个极端出发,然后再孜孜不倦地进行修炼,然后到混成一体为止。

    具体而言,就像“孝道”可以从“至孝”开始,然后立刻转到“至不孝”,再然后又转到“至孝”,经过这样的九次循环,最后让二者合一。

    杜布觉得,像鹿由器如果这样“孝敬”自己,后面自己很快面临的就可能是“至不孝”,最后他修炼到第九层时“至孝”圆满时,才可以达到“至孝暨至不孝”的混为一体的程度。

    而如果果真如此,那自己如果没有足够的修为或气度,恐怕会被这小子给气死。

    所以,杜布觉得,这些“人伦之道”修炼方式确实很古怪。

    当然,它也可以是另一种进路,即从“至孝”开始,然后经过“九孝一不孝”、“八孝二不孝”,如此类推,直到“至不孝”。

    当然,方向相反亦可以。

    但杜布还是以为,坚持“至孝”的取向要更好。

    ——

    杜布觉得,自己似乎隐隐遇到了对手。

    “难道将鹿透色母子出来,纯粹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杜布看向五弟杜五花。

    “你自己做的,应当自己承受。”

    杜五花笑呵呵地应道。

    见到五弟那乐观的样子,杜布觉得幸好五弟阿花没有修炼那些劳什子的“孝之道”、“忠之道”、“义之道”、“信之道”、“悌之道”什么的,而如同自己一样坚持“中庸之道”。

    对了,杜小白似乎有坚持“忠之道”的倾向,而鹿透色似乎对“贞之道”颇为肯定。

    杜布觉得,这些“人伦之道”修炼,实在是让人难受的天道。

    当然,这世上没有什么让人开心的天道。

    无论难受还是开心,天道都在那儿。

    “你自己做的,应当自己承受。”

    这是五弟阿花说的。

    对此,杜布觉得很有道理。

    ——

    第六类涉及虚实之道,包括“神识之道”、“心念之道”和“真幻之道”等。

    其中,“神识之道”是指关于大脑、神经、器官、组织、微胞及其内五大构造对于一分为二的外界关注之道。

    杜布觉得,自从学会了“一心二用”之后,自己神识就在逐渐增长。

    而“神识之道”要求五大构造的进一步强化,这对于自己来讲仍然很是不够。

    当然,与此相比,自己在“心念之道”上就更是不够。

    因为“心念之道”是指凭借高弦的神识、阵盘或命片等操作翻看他人记忆及念想,为一切幻术之根本。

    鹿透色曾说,其能识破幻象。

    而晋升到了鹿透色皮肤油光油亮,身上七色美轮美奂。

    而其双眼,则有如漩涡,绽放出莫名的、五颜六色的光芒。

    这是鹿透色所特有的“幻眼”,亦是其对“心念之道”之掌控的体现。

    ——

    鹿透色的“幻眼”是一种天生而成的“虚眼”。

    人类修士的“虚眼”,要进入务虚阶段才可以修炼,但鹿透色天生地就能有“幻眼”,并且到了五阶时,它的“幻眼”就已经大成。

    这是属于本身独特的天赋,是杜布和阿花自己学不来的。

    而且,鹿透色的“幻眼”不仅可以看到务虚修士凭借“虚眼”才能看到的那些被掰弯的影像和虚幻,而且还能透视虚幻背后的隐秘,实在是非凡无比。

    杜布可以通过自己的“虚眼”,与鹿透色的“幻眼”之间发生交流。

    杜五花也与杜布的“虚眼”一样,能通过“真睛术”看到平常难以发现的延伸、扭曲等,并且阿花还有了“识意自现”的能耐,后者可是杜布到了务虚高阶才拥有的修为。

    另一方面,杜五花的“真睛术”和鹿透色的“幻眼术”与相似,能看在虚幻,有利于破解阵法,对此杜五花自认为还不错。

    但鹿透色能设置出对于同阶或是低阶修士都能陷入其中的“幻象”,而这是杜布现有的虚眼所不具备的神通。

    因为杜布的“虚眼”乃至阿花的“鸡眼”,都只能与具备“幻眼”或“虚眼”的修士进行影像层次的沟通。

    ——

    杜布觉得,鹿透色所制造的所谓“幻象”,乃是通过光线的扭曲,在目前面前投射出对象或喜欢或厌恶,或亲近或恐惧的景象,并且借助这些景象来幻惑心灵。

    这里涉及到自己当前所不掌握的高明的道术的使用。

    一方面,眼睛不仅能接收光线,而且能以扭曲的形式透射出光线。

    杜布肉眼即使已经从“灵眼”提升到了“法眼”的层次,也还是无法发出光或影像。

    这是“虚眼”才拥有的能力。

    但如上所述,杜布的“虚眼”仅能与同阶的“虚眼”修士进行影像交流。

    要想让更低阶的修士或灵兽接受到有关的影像,光线就必须以扭曲的形式透射出去,而这恰好是现在的杜布无法做到的。

    另一方面,则是对对象心灵的掌握与操纵。

    如果对象知晓什么、不知晓什么,欢什么、厌恶什么,亲近什么、恐惧什么,幻象的制造者都不清楚,甚或弄出对方不熟悉的东西,那么就无法让对方堕入幻境,然后幻象也就不是幻象,而是一种虚假的景象了。

    但对于心灵的掌控,是一项十分高大上的道术。

    因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

    从五弟阿花开始,杜布观察到到包括虫鱼和鸟兽乃至人类的“脑白金”和“脑深蓝”的存在,但说要通过对象的“脑白金”和“脑深蓝”,进而弄清楚其所思所想、所喜所恶,却非自己现在之所能。

    而且,透视对方的心神,或许会窥探到对方最深层的隐秘或难以启齿的东西。

    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有“他心通”之类的法术乃至道术,那么幻象制造者是不是能控制对象的全部的心灵?

    和杜布一样,杜五花觉得,要想明知对方的一切,或许是困难的。

    但如果能结合对对方的情绪等的反应,让其能自行构建出有关的图像,并且结合有关的图像出现后对方的反应,再进一步激发下一步的有关图像,从而使其堕入幻境之中,难度相对而言却是小了许多。

    当然,为此,幻境的操纵者也就能掌控对象的深层次的念想、欲望或下意识。

    ——

    “幻眼”、“幻象”、“虚眼”和“鸡眼”,都涉及到什么是“虚”、什么是“实”以及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确认。

    这种“虚实之道”或“真假之道”,既与视觉有关,亦与其他的感官有关,而且还与感官之能力有关。

    凡间曾有一个有爱心的马戏团,牵着一头大象去耆老院慰问老人。

    这些老人一辈子没见过大象,于是都目前去摸。

    之所以是前去摸,是因为他们都盲人。

    其中有的摸大象的耳朵,有的摸着的头,还有的摸着的是鼻子或大腿。

    到后来,马戏团的人问老年的盲人,问“你们知道大象了吗?”

    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知道大象了!”

    马戏团的人又问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摸到象牙的说大象像萝卜根,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一个簸箕,摸到头的说大象像一个石头,摸到鼻子的说大象像一个棍杖,摸到脚的说大象像木桶,摸到大象脊背的说大象像一个床,摸到腹部的说大象像一个缸子,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绳子。

    ——

    还有一位老年盲人摸到大象的粑粑,结果闻到了一股臭味。

    他说大象像一坨屎。

    那么,在这儿,就摸大象的这群老年盲人而言,大象究竟是哪种样子?

    他们所陈述的大象的模样,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如果是一位明眼人在场,那么显然这群老年盲人的陈述全部都是错误的或虚假的。

    但如果没有明眼人在场,那么这群老年盲人各自的陈述,至少部分地是真实的。

    而只有拼凑中,这群大象的形象才会变得完整。

    当然,如果他们缺乏关于任何实在的物的想象,那么也不排除这一情形,即他们无论如何拼凑,也形成不了一个可以供大家接受的整体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