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声语言知”【下】
作者:理过次发的左手空   四十九弦修士最新章节     
    达到二层,则为二阶的凝液修士,以此类推。

    而三层、六层和九层的凝液圆满难度最大,这既因为丹田“虚玉瓮”在此处的开口较大,因而耗时益久,又是因为它随着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向下的灵液压缩,从而加大圆满的难度。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虚玉瓮”开口是一尺、属于下品,二尺和三尺分别为中品和上品,四尺则为极品。

    “虚玉瓮”开口越大,则体量越高、容量越大,相应地,其体量也越高。

    另一方面,灵液的质量则可以用其杂色来判断。

    一丝杂色为上品,二丝和三丝杂色则分别为中下品。

    至于没有杂色,在修士界称为“纯净液”,乃是极品。

    所谓“极品纯净液”,实乃要经过灵气的二十七层净化方才有可能。

    但这二十七层净化,半由天造,半由人力,所以运气成分很大。

    而玉简中有备注指出,绝大部分情况下,灵液都属于下品层次。

    这样的备注在玉简中为数不少,看来这属于方烹云个人的“心得记录”了。

    ——

    对照其他玉简,杜布发现其关于凝液修士的境界基本相同。

    而回视丹田,杜布感觉既高兴,又纳闷。

    这是因为其丹田中的“虚玉瓮”确实达到了比“比较大”还大,达到了“四尺”的程度。

    这属于极品层次的“虚玉瓮”啊。

    看到这么大的“虚玉瓮”,杜布不由自主地想起来家里用来盛酒的酒缸。

    小酒缸开口只有三寸,而一尺长的酒缸可以装满足好多的小酒缸。

    至于四尺开口长的“巨型酒缸”,杜布只在摩托罗县城见那些专门酿酒的酒铺见过。

    而这么大的酒缸,简直可以在里面游泳了。

    ——

    审视着丹田内的这个“巨型酒缸”,杜布仔细查看其中的“灵液”,感觉其晶莹剔透,与那些最上等的“地瓜烧酒”差不多,硬是一点儿杂质都没有。

    由此来看,自家的灵液在品质上亦达到了极品层次。

    而其中有三滴特殊的灵液,它们通体透明、略带红色,似乎是液体,又似乎是玉晶。

    这三者即由三百六十缕“清紫内力”凝聚、最开始形成的“红转晶液”。

    后面的灵液都要经过这三滴灵液的转化,最后才沉入到“虚玉瓮”内。

    虽然用那个“极品虚玉瓮”来装载“极品纯净液”,显得较为般配,但杜布感觉丹田中那些个“极品纯净液”,还是太少了。

    要将这个“巨型酒缸”——说错了,“极品虚玉瓮”——装满,恐怕要到猴年马月了!

    而且,那些个“极品纯净液”似乎比刚刚开始引入时要变得更少一些。

    看来进入了“虚玉瓮”后的“纯净灵液”再度净化一次,因此而有些缩水。

    这样将这“极品虚玉瓮”填满的难度更大了。

    要达到这个目标,显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只是灵气的搬运工,而且是一名绝不偷懒的搬运工。”

    杜布以此自励。

    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

    要搬运灵气、灵液,就要有东西可搬。

    为了凝气为液,凝液修士需要更为充裕和精纯的灵气供应。

    灵气供应来源于灵地,亦可以来源于灵石或辅助修炼的丹药。

    但它们必须在二阶以上。

    否则事倍功半,一辈子修为难以寸进。

    这就好像喝酒,你想喝得醉熏熏的,那么就必须酒的浓度高。

    如果浓度很高,就像那“闷倒驴”一样,或许半杯就能让人醉得不醒人世。

    相反,如果很是稀淡,那就得一瓶一瓶地灌,乃至一桶一桶地喝。

    而这不仅不过瘾,相反还会严重考验膀胱的承受能力,纯属耽误时间、扰乱氛围。

    而杜布从来没有经历过二阶灵地。

    托那方烹云的福,这二阶灵石和二阶辅助修炼丹药尝试一下,结果发现它们驳杂不纯,还是觉得“牛厄智”更可靠。

    “牛厄智”的灵气,既充满又精纯,杜布觉得没有其他地方灵气可以媲美。

    ——

    而修士、灵气或灵物皆有属性之分。

    不同属性的凝液修士对不同属性灵气的对应情况不同。

    “天灵根”和“四灵根”各五种,“地灵根”和“人灵根”各十种,而“五灵根”则只有一种,五者合计三十一种。

    灵根是如此,灵气、灵地或灵石亦是如此。

    如果是金属性的天灵根修士,使用那木属性的灵气,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掺杂的其他灵气越多,那么金属性灵根修士的未来道途越是难以寸进。

    所以,对于金属性的修士来讲,其他灵气全部都是杂质或毒药。

    而这些杂质很容易判断。

    因为金灵根修士的灵液为金色,而木、水、火、土灵根的修士则分别为绿色、黄色、水色和红色等四种。

    至于五灵根修士,则五种颜色相混杂。

    而修炼阴阳灵气的灵液则为灰白相间之色,并且二者颜色混合越均匀、越细腻、越柔和越好。

    而现在杜布虚玉瓮内的阴阳灵液则还是有些零乱、粗糙和暴烈。

    而要将之变得更为均匀、细腻与柔和,就只能每日让其在经脉与丹田中运转与温养,体会这些灵液中所包含在大道之义。

    对大道之义的体会越强,那么其转化的速度就越快。

    而这属于水磨功夫,杜布暂时不急,要急也急不来。

    ——

    杜布是如此,其他所有其他修士也是如此,其中就包括方烹云在内。

    他的“心得纪录”指出,最好是有一个能同时提供所有三十一种灵气或灵石的修炼圣地。

    这个圣地里,各类灵物供应量足够大,价格足够便宜,从而惠及广大饥渴且贫穷的修士。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方烹云在“心得记录”中猜测,即使是资源最为丰富的金剑宗可能也无法提供足够充分、足够精纯和足够种类的灵地、灵石或灵气。

    至于孤悬岛的各凝液世家,则在种类、数量或品质上有所欠缺,以至于凝液过程缓慢,灵液杂质颇多,绝大部分以下品为主。

    再加上灵根的限制,他们绝大部分难以修炼到凝液圆满。

    为此,“孤悬岛”各凝液修士世家相互交易、互通有无。

    对此,宗门并不加以禁止。

    但“孤悬岛”面积广大,世家修士数量并不太多,交易范围有限,产出亦很有限,所以还是困难重重。

    像方烹云自己属于雷灵根修士,这是一种特殊的金灵根。

    在修炼中,金灵石本身就较罕见,至于雷灵石就更罕见了。

    “心得记录”以为,如果有足够的雷灵石供应,自己早就晋升到凝液中阶了,甚至中阶圆满也未必不可能。

    对此,没有办法,那就只有忍耐,并采取那水磨功夫。

    ——

    根据玉简的介绍和“心得记录”,杜布认为,所谓凝液修士,就是天地灵气的“搬运工”。

    而搬运质量和效率如何,不仅取决于资源和勤奋,还要取决于对道的领悟。

    而在对“道”的领悟上,杜布曾在三胞胎的《阴阳本经》玉简中有很大收获。

    杜布已经知晓,道独一无二,是混沌未开之际况。

    它无左右上下前后之分。

    杜布由此猜测,自己所进入的“迷灰空间”就属于一个混沌空间。

    但现在即使进入了凝液阶段,自己还是无法主动进入,虽然主动退出较为容易。

    道之混沌可称为“无”,其流变乃为阴阳二气。

    二者交感,万物乃生,其中包括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乃至人类等等。

    而万物莫不有对,人之有言、有智和有慧,可是言必有“缺”,智必有“蔽”,慧必有“障”。

    所以,求真悟道,必要破除言缺、智蔽和慧障。

    五年前杜布在芗帽山“灵牛园”,自动引五行灵气入体,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时日过去不少,杜布修为和见识大增,但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它们还是一个疑惑,而不是一个答案。

    但孜孜以求于道,才是根本。

    杜布已经明确,所谓“修士”,并非修炼之士,而是修道之士。

    为此,杜布曾diy《不要乱来》一首,以明心志。

    【修士不修道,】

    【入定迷津要。】

    【进阶先明理,】

    【出定即通窍!】

    杜布进而认为,修士不能只是天地灵气的“搬运工”,而应当是天地大道的“搬运工”。

    更准确地说,包括凝液、玉胎乃至更高层次的修为在内,修士乃是“扳道工”,即将自身与那天地大道相扳,以相向而行。

    由此,我欲道,道至矣。

    进而言之,如果自己不对道,与道相背而行,那自己的修炼肯定会关卡重重,而凝液必不圆满。

    ——

    杜布曾以为《阴阳本经》也有一些关键的地方语焉不详。

    《本经》提出的须体己、察物、多读书、多游历、多观察等办法,过于疏略。

    为此,当时杜布不敢断言,《阴阳本经》的撰写者是否不懂,但坚信有大能先贤必能懂得鸟语、兽言和虫鱼举动之真义,猜测喜欢花草树木的阿揭或许明白连花草树木在说些什么,进而想起“牛厄智”之能让阿花“有智”的特征。

    推测其中的起义,杜布后来能与阿花进行传音沟通,甚至从引气二层到引气九层的修炼亦较为顺畅。

    由此看来,要想修为进步,确实是应当要修道解惑为根本。

    如果不能修道解惑,那么必然迷茫和混乱!

    而《阴阳本经二》的内容与其他《本经二》大同小异,但它在最后求道篇提出了三个比《阴阳本经》更深层次的问题。

    其中第一个是名为“声语言知”的语文题。

    它说,吐气之为声,声之有义为语,而言之为形则为言。

    世界上有多少声?世界上有多少语?世界上有多少言?

    人必有声、有语、有言和有知,那么人能否掌握所有人之言、所有物之语、所有物之声?

    ——

    对于“声语言知”这一问题,如果是不求甚解的态度,那么会说世界上的声音都差不多,各地的说话差不多,并且只要懂得了,那么也就差不多了。

    而作为求道之士,则必不能满足于这种“差不多”的态度,就如同现在的杜布。

    他如今的听觉敏锐远非以前可比。

    结合这个问题,杜布双耳倾听,脑海回想。

    那些树叶在风吹之中轻轻摇曳的声音,那些风儿吹过石头的声音,那些老鼠、麻雀、狡猾、野猪等的声音,乃至鱼儿冒泡的声音等等,各不相同。

    甚至每片树叶、每块石头、每只老鼠等所发出的声音都不相同。

    至于人之发声,男女老幼亦各不相同。

    杜布由此推测,世界上各种声音,没有一处相似。

    而且,有的声音在灵力注入耳朵前听不见。

    亦即,灵耳能让听觉敏锐,就如同它能让视觉或嗅觉等敏锐一样。

    但灵力有限,而天地无穷,所以除非修为越来越高深,否则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有限。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声音进入人的脑海,脑瓜子感觉都要爆炸。

    所以,人在一次只能倾听一种声音。

    ——

    要一次倾听两种声音,或许要进行注意力轮换。

    而这种注意力轮换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的轮换次数很是频繁。

    更具体地说,一个人在一个呼吸内平均讲十六个字,另一个人也是如此,而一句话平均为十二个字,即一个呼吸内说一句话稍多。

    而要做到不遗漏每个人所讲的话,那么必须保持高度注意力,即不遗漏。

    但这也无法达到入门,因为要入门必须是“同时听到”,而不是“轮流听到”。

    所以,必须形成注意力乃至神识的分裂。

    当能成同时听到两人说话时为“入门”,四人时为“小成”,“大成”和“圆满”则分别需要八人和十六人。

    而这了神识从此分成了十六楼。

    超过此数量乃属于“地耳术”的范围,或许只有玉胎修士所能修炼。

    “心得记录”怀疑,要能同时倾听千人说话的范围,必须要有更高的修为,而此时已属于“天耳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