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鲍勃麦卡斯曲线撤离
作者:方寸之间方寸山   信仰守护者最新章节     
    两大目标已达成,
    主角周密做布署。
    撤离燕京转申城,
    曲线回国胸有竹。
    王悦滢淡定地走到距离两名杀手三四米开外的床边坐下,她用手摸着李佳的脸颊和脖子。
    在确认李佳没有受到伤害后,她用英语开口问道:“我的同事有危险吗?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
    那名欧洲杀手平静地回答道:“你的同事不会有危险,她昏睡五个小时左右就会苏醒,我们还需要她帮我们传话呢!是不会伤害她的。
    同样,你也放心,我们也不会伤害你,只是想请你跟我们去一趟欧洲,我们需要请你帮忙医治一位非常重要的白血病患者。”
    对方的话语更加印证了王悦滢刚才的分析和判断。
    王悦滢以为对方会继续询问去年十二月份的事情,但对方没有继续追问。
    她基本断定这两拨人应该是同一个杀手组织。
    她清楚,自己如果奋起反抗,肯定不会有任何意义,因为连李佳这样的先天境高手都被对方轻易地制服了,何况,十个自己都不是李佳的对手。
    她表示:“让我写一个纸条留给我的同事,她醒来后看到我的笔迹,会知道她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那名欧洲杀手说道:“你写的东西,需要我们过目同意才行。”
    一名杀手站起来让出了写字台和一把椅子。
    王悦滢接过一名杀手递给她的纸和笔,迅速写道:“李佳,当你醒来后没有看到我,你不要担心,他们请我去欧洲医治一名白血病患者。
    你不要惊慌,你直接电话联系东北区域公司总监,就说我家里临时有急事需要赶回去处理,所以,我后边的行程安排暂时取消。”
    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中文早已经是和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齐名的主要国际语言了,很多国家的大学,甚至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
    两名杀手完全可以用中文和王悦滢交流,两个人分别看了王悦滢的留言,均没有异议。
    在确认王悦滢本次出差没有携带护照后,两名杀手立即向鲍勃麦卡斯做了汇报。
    鲍勃麦卡斯在得知王悦滢已经被他们成功劫持后,他顿时松了一口气。
    此次中国之行的两大目标都已经全部顺利完成,现在就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
    他迅速做出了决定和安排:
    “第一,考虑到燕京警方正在大力排查嫌疑人等,从燕京直接乘坐国际航班或国际列车离境会太过显眼。
    当天晚上,鲍勃麦卡斯给埃米尔使用了‘塑型化装面具’和新的身份护照,与他一起由两名地极境杀手保护,先从燕京乘坐高铁前往申城,次日再从申城乘坐国际航班返回芬国。
    第二,留在燕京的五名杀手和三名侦察员立即乘坐高铁前往内蒙古的满洲里。
    第三,劫持王悦滢的两名杀手和两名侦察员连夜驾车从长春前往满洲里,再从满洲里设法进入外蒙古,他们会在那边安排专机接应。
    晚上22:55,王悦滢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在两名杀手“陪同”下走出酒店,然后坐上了两名“暗夜使者”侦察员花费大价钱雇来的两辆高档网约车。
    本来,在国内,王悦滢是可以用身份证购买机票或高铁票,但鲍勃麦卡斯担心在机场或高铁站安检时王悦滢一旦反抗,他们很容易暴露。
    从长春驾车到满洲里,全程约1150公里,需要13个小时左右。
    当天晚上,鲍勃麦卡斯和埃米尔等四人从燕京辗转到达申城浦东机场,并于次日清晨五点登上了申城前往芬国的国际航班。
    5月5日凌晨3:10,李佳慢慢苏醒了,她睁开眼睛四处观看,没有发现王悦滢。
    几分钟后,她从床上爬了起来,稍微活动了一下,然后运转“凤鸣诀”,感觉一切正常,她立即镇定了下来。
    接着,她看到了床头柜上王悦滢留给她的纸条,她仔细阅览了好几遍。
    然后,她感觉到自己的衣服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她立即解开外套,发觉衣服里边有一封信。
    她急忙打开信封,信上的中文书写虽然有点像狗爬似的,但她还是能够看得明白意思:
    “这位女士,你好!我们并没有打算伤害你,但为了请王总和我们前去给一位非常重要的患者治病,只能让你昏睡几个小时。
    等你苏醒后,请你告诉你们的段泽华董事长,我们可能还会邀请他一起参与给这位病人的救治工作,到时候我们会和你们取得联系。”
    信封上留下了一个国际电话。
    李佳第一个汇报对象是她的直属上司晏青。
    作为集团高管的保镖兼司级,李佳是特卫一组的精英成员之一,她的直接上级是晏青。
    地方高管的保镖兼司机属于特卫二组,直接由刘夏领导。
    集团总部每一位核心高管的保镖都有段泽华的手机号,对于重要突发事件他们随时都可以和董事长直接联系汇报。
    但是凌晨三点,她还是不想在这个时间打扰到董事长的休息。
    晏青接到李佳电话后立即停止了打坐修炼,他第一时间向段泽华作了电话汇报。
    段泽华此时正在盘膝修炼,他接到晏青电话后第一时间就打给了李佳。
    李佳将王悦滢和对方留给她的两封信一字不差地读给了董事长听,并将当时发生的情况做了完整汇报,最后,她主动做了深刻检讨。
    段泽华没有任何责怪,或者批评李佳,反而安慰她:“李佳,不要自责,你没受到伤害就是最大的一件幸事。
    今天上午,你就按照悦滢关照你的要求去做,然后立即返回申城,暂时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此事。”
    世间之事,无论是局中之人,还是局外之人,都习惯喊着要有知情权,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其实,很多事件,并不需要人人都要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
    很多时候,一些大事件的真相往往会很消极、很残酷!
    对于不相关的人员,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呢?
    对于善良的人,不过是徒增烦恼,徒添忧伤罢了!
    而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他们不仅起不了正作用,反而常常会起到干扰,甚至误导作用。
    他们会不断关注、评论、打听、询问,质疑,甚至煽风点火、推波助澜、造谣传谣、引导舆论,等等。
    互联网时代,从言论自由到自由言论,无数的人像瞎子摸象,各持己见、各执一词。
    一些人动不动就习惯拿人权说事,常常把事情搞得乌烟瘴气,把政府搞得灰头土脸。
    各种乱七八糟的言论或说辞常常会把社会的不信任风气搞得越来越糟糕,把事件处理的成本推得更高,让许许多多的形式主义变得更加千奇百怪。
    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一旦好是非,好八卦,好打听秘密的人多了,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企业、这个团体的人际关系必定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微妙,互相提防、互相算计、互相攻讦的不良风气必定会喧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