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王二连克两城(上)
作者:倦鸟落旧林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崇祯元年,六月末,蒲城。
    王二拿着一个宽碗,狠狠地倒了酒。
    当然,他并没有出声,而是听着帐篷外传来的惊讶声音:“三爷真的有十几万人?”
    “那可不是!弓二哥来的信,说是他已经拿下了中部县,按照三爷的意思,开始在中部县山里搜罗可以居住人的沟壑,正在将延绥来的百姓,迁徙进山内开垦。
    然后还将不少碗口铳抬进山里,对着山里的虎豹熊罴一阵狂轰滥炸,基本上将靠近咱们这片区域内的野兽,都扑杀了。
    山里现在到处冒烟!要是没有这么多人口,三爷又怎么会大规模的开荒呢?”
    “乖乖!三爷还真是厉害,要咱们堵着南方,自己却跑去延安逍遥。”
    “得了吧,陕北的再差,那也是遍地军头家丁,很能打的。咱们这里应付一下西安来的老爷兵。不过,咱们都包围了蒲城几个月了,二爷怎么还不攻打?”
    “谁知道呢!或许是城内的王高被抓了,所以二爷担心很难打进去吧。”
    王二听到这话,终于忍不住将碗磕在桌上了。
    外边,听到了动静,吓得赶紧闭嘴,仿佛不存在一样。
    类似的声音,他几乎每天都在听。
    王三的能耐,现在已经上天了。
    他的手下,也都在说王三的厉害。
    没错,确实厉害。
    王二也不免露出感慨。
    执行王三的要求至今,大明朝的每一步动作,似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比自己想的更狠!
    陕北的百姓南迁,并不是百姓自愿的,而是被他带着人打进去之后,进行破坏强迁的。
    十几万人的南下,稍有不慎,那边是暴动。
    但在他这边,却仿佛没什么事情一样。
    为什么?!
    王二其实没少跟自家心腹聊,但他们更多还是觉得浪费,又这么多钱粮,为什么不用在自己人身上?
    在这群人的眼底,自己人,就是打家劫舍的英雄好汉,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政治目标和行动纲领。
    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给自己牟利。
    所以对于蒲城的攻打,他们更多出工不出力,具体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王三之前将三十六路放出去的消息,也跟他们打招呼了。
    这群人立刻要求王二跟王三学,能带来多少兵,他们就当什么样的官职。
    王二想了几天,实在拗不过,也就答应了。
    所以,从那天之后,蒲城下边的营寨,也就彻底分化了。
    各家开始瓜分流民,强占村落,控制农田。
    跟着王三学了这么久,看王三对于开垦这么执着,他们也明白粮食有多重要,所以这几个月下来,蒲城除了一座城之外,其他的地盘,乃至隔壁的富平县、同州等地,全部给这些头目瓜分。
    一度导致了南方的商道被阻断。
    要不是种光道安排来人手,将阻断的驿道强行控制,保证了南方通往澄城县的交易通道,只怕现在的大同军对外交流也就断了。
    也是到了现在,大家伙才想起来,大同军说到底,是王家兄弟跟种光道的会社一起合伙诞生的产物。
    只是,三个人的行事风格和方向各有不同。
    王二手下全是这些年盘下来的土匪、马匪出身,王三的手下则是北地的军户、流民为主,种光道则是地盘上的会社兄弟。
    然后基于这一点,马匪和土匪跟着王二去打关中的注意,王三带着兵马北上,去维系北部的生存安全,只有种光道一直在经营地盘上的商业和物资生产。
    三个人各司其职,这才勉强将大同军的盘口维系下去。
    但,王三已经命人放风了。
    等他十月攻打延安结束,就要让大同军正式建号称制。
    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开心了没几天,但之后就有流言传来,说称王的肯定是王三本人,因为他去打延安了。
    而王二虽然是王三的兄长,可是他并没有攻打西安府,这样一来,两人的威望肯定不一样。
    而且大同军内部的势力分化来看,肯定是王三更强。
    至于种光道,他对王二还是王三称王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处理各种事情的丞相。
    从接触王二开始他是这样,到了大同军的时候他还是这样,所以他的利益,是三方之中最能得到保障的。
    不管王二还是王三,谁称王,他都一样能获益,只要大同军不断扩张,他的前途无量。
    但王二不一样,一开始他觉得没什么。
    可几个月下来,他听得越发不是滋味。
    心中的焦虑也起来了。
    他很清楚,王三到时候一定会扶他上位,可他更清楚,他不可能压住王三麾下的人,到时候离心离德在所难免。
    想要名正言顺,就必须有足够的功绩。
    不止一次,王二想要早点拿下蒲城,然后转头去攻打西安府。
    可是,西安府内的文官、秦王府的三卫,也不是吃干饭的。
    富平县,一直是他没办法直接逾越的坎。
    他也派人去西安府治下招揽流民,但很可惜。
    因为王二的放纵,关中的百姓,其实对大同军的观感,很差劲。
    他们也是受害者,自然不可能帮着大同军搞事情。
    一来二去,战场被一只拖延着,他除了每天盯一下训练,攻城,然后就是喝酒睡娘们。
    几个月下来,气势也消磨了很多。
    但帐外这番话,又一次刺激了他。
    不能再颓废下去了。
    西安府是无论如何都得去一遭,面子这东西,是自己挣的!
    他从小就是十里八乡的好汉,没道理被自己刚刚出山的弟弟比下去。
    当然,他刚站起来,外边来了一个人:“二爷!二爷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看到这个穿着鹿皮的壮汉走进来,王二微微一愣:“什么事让你这么兴奋?”
    “嘿!我联系到了赤巾社的李赤,他说现在关中粮价暴涨,流民情绪激动,那些当官的混蛋,天天逼着他们去欺负流民,很都是乡里乡亲的,他想救,都救不了这么多。所以他打算邀请咱们大同军入关中。
    为此,他们在蒲城县内的分部,这几天就能是帮咱们打开城门。
    等拿下了蒲城之后,他希望三爷能给他一个指挥使当当,他好跟着咱们大同军,打土豪,分田地!而且他还说,他很看好咱们的摊丁入亩,他们这些赤巾社的百姓,明明没有土地了,还要每年都缴丁税。
    更重要的就是,辽饷今年又加了,李赤已经对大明彻底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