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关
作者:高压锅爱吃饭饭   逃荒系统带我去挖宝最新章节     
    倒是江蓠将马给卖了,拿着这三百两银子,转头直接就去集市买了一匹马,顺带还买了个车厢。
    加起来总共花了一百八十两银子。
    就这江蓠还白赚了六十两银子。
    这次江蓠老老实实找了一看就老老实实的马买,一路回家,这马果然勤勤恳恳,老老实实,让往东绝对不往西。
    半个时辰就回到了俞家村。
    江老爷子等人在家里忙活,听到江蓠说把原先的那头小黑马卖掉了,买了匹新的马,还带车厢,所有人纷纷都跑出来看了。
    这买马怎么还跟上菜市场买白菜似的,说买就买。
    江老爷子欲言又止,就听到江蓠说不知道那头马没卖亏本,出去买那匹马的六十两银子,赚的这二百四十两银子买了连马带车都还有剩。
    这下子,江老爷子想说啥也都咽回去了。
    江家的灶台,俞正花了两天时间就给搭好,有了两个灶台,家里又多雇了个人,炖煮的肉多了,江家方圆一里地都飘散着卤肉的香味。
    虽然雇了人,减轻了大部分工作量,江家的人也没能完全解放出来。
    临近年关,来摊子买肉的人越来越多,经过一家人的商量,决定延长摆摊时间,每个摊子的销售量也从原先的五十斤增加到现在一天将近两百斤。
    两个摊子就是四百斤,加上城北那边的那些酒楼饭馆需要的量也在增加,差不多一天快要一千斤了。
    一天净赚差不多有三十两银子。
    忙活了两三天,总算走上正轨了,晚上能抽出时间来盘账目,江蓠算完得出这个结论。
    “那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能赚将近一千两银子?”
    江老爷子震惊道。
    “那倒也没有,现在只是临近过年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光顾,等了年三十,初一到初八咱们估计摊都不用摆了,后面生意估计还得慢慢才能回暖。”
    江松树出去跑,见识多了,所以能明白这个道理。
    “我当初要是早点出去跑,现在可能还能卖得更多,估计得两倍不止。”
    江蓠听着跟着点头,“做熟食生意不比其他的,咱们开头开得好了,后面只要能一直保持这个质量,这个味道,以后就不怕没有生意。”
    “所以大哥说的没错,等明年甚至都不止两倍,我估计明年这个时候,咱们一天能卖个几千斤都说不准。”
    “那一天不得上百两收入。”
    江老爷子沉吟着说道。
    “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了。”
    江蓠说着,看向饭桌上的其他人。
    大家都斗志昂扬,重重地点了点头。
    江蓠又道:“等熬完了这几天,过年咱家也能好好过个年了,到时候想吃啥咱就买啥。”
    “阿姐,过年咱家能包饺子吗?”
    江柏树捏着拳头,期待地望向江蓠。
    江蓠笑道:“当然可以。”
    江柏树之所以问这个,是因为往年过年,家里穷,别人家说啥这个时候都会买点肉馅回来包饺子,但江家二房的钱都被江有礼拿去花掉了,江有礼自己倒是吃得酒足饭饱,家里其他人连吃饱饭都困难,更别说吃肉馅饺子了。
    显然其他人也都想到了这个事情,纷纷看向了江有礼。
    江有礼被看得心虚地摸了摸鼻子,“我去洗碗了!”
    头次见江有礼自动揽活。
    江松树唾弃地瞪了他一眼,“洗干净一点。”
    “今年过年,我们不仅吃饺子,想吃什么馅的就吃什么馅的。”
    江篱大手一挥,让大家随便点。
    “那我要吃香菇肉馅的!”
    “我要白菜肉馅!”
    江篱咽了咽口水,“那我也要吃鲜虾肉馅的。”
    “还有鲜虾肉馅呀?”
    江柏树长这么大只吃过两次虾,还是跟着江篱吃到的,他也喜欢吃,但是虾贵,虽然喜欢,但是从没开口提过。
    江篱把大家想吃的都记了下来。
    “红烧狮子头,蚂蚁爬树,椒盐虾…”
    江篱一一记下来。
    有了奖励,大家干活都更有动力了。
    江春花那边,江篱走了之后,前面两三天生意还好,之后随着年关将近,码头的人一天比一天少。
    到了腊月二十五,码头已经没什么人了,江春花和曾大牛一商量,便准备收摊了。
    曾大牛那边也没有活可以干了,一家三口把摊子收拾好,就把骡车赶着去俞家村还给了江篱。
    见江有礼一家忙活得不可开交,江春花将骡子感到草棚,撸起袖子便帮着一起干起活来了。
    忙活到了下午傍晚时分,最后一锅卤肉炖上,这才总算忙活得差不多。
    而江有礼和赵氏摆完摊才回来,江有礼则是踩着夕阳最后到家的。
    江春花一家被留在了江家一起吃饭。
    大家都忙,所以晚饭是炖的一锅乱炖的粥。
    放了肉片,土豆,煮完最后撒上葱花,然后就可以吃了。
    吃完,江春花看向曾大牛,示意他把钱拿出来。
    “阿篱,这是我们合作的麻辣烫摊子开张到现在赚的钱。”
    江春花摊开包着一堆铜板的布块。
    “每天买菜的钱都是从我们赚的这些钱里面取的,不过你放心,每天花多少钱我都有记下来。”
    开张总共干了八天,赚了二十三两银子。
    “除去了买菜的钱,还有雇人的钱,总共还有十八两银子。”
    花销是江春花记录的,账是江篱算的。
    算完之后,两人当场就把这钱给分了。
    “咱们留十两作为后面买菜雇人的本钱,只拿八两银子出来分,姑姑觉得怎么样?”
    江篱提议道。
    江春花还没说话,曾大牛奇怪问道:“买菜雇人需要花那么多钱吗?”
    家里这几天的菜是曾大牛陪着江春花去买的,曾大牛还是比较清楚的。
    江篱说道:“麻辣烫摊子是咱俩合作的,这骡车后面家里要用到,姑姑去城里买菜,咱最好是再买一辆骡车。”
    一头骡子大概六到八两就能买下来,剩下的二两银子就是买菜的,雇人的钱后续可以等月底结账的时候再扣除。
    听到江篱这话,江春花连忙点点头,当时就是为了方便他们摆摊卖菜才借的她二哥家的骡车,后面怎么还能再把着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