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钉头七箭书
作者:底因   修仙,从画厉鬼当帮手开始最新章节     
    但是,他已经恒定了灵目,进来时,无论泾王还是寝宫内,都没有任何邪祟痕迹。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彦吉他……彦吉他……”
    皇妃完全乱了手脚。
    “国相,要不你施个法吧。”
    看着对方水汪汪的祈求眼神,老道感觉一阵头疼:“来的太急,没有带符。”
    他如今,工作的时候穿官服,休息的时候穿道袍。
    官服兜里没法器,道袍怀里也不藏官印。倒是公私分明。
    “彦吉,彦吉自己画的也有!”
    国舅指向泾王的书桌。
    有太监上前翻找,果然发现了一沓符箓。都是前段时间,泾王所画。
    “国相,你看看。”
    皇妃把符箓递给了老道。
    毕竟都是师传的东西,老道很快便在其中挑出几张有用的。
    “这个,招魂。这个,稳固心神。这个……”
    他将挑出来的符往前一递。
    不是不愿自己激发,而是这些符都没刷磷粉,他烧不起来。
    方从看了正在想辙,就见冷百川一把抓了起来,以真自身真气贯入符纸。
    刷!
    不知道什么符被成功激活,微微黄光落到泾王身上。
    看来,先天宗师可以使用一阶符箓的传闻是真的。
    毕竟,真气外放是这个境界最显着的标志。画符不行,用以激活一阶符箓却没问题。
    空气像死了一样安静。
    但是许久过去,泾王却不见醒转。
    “再试试下一个。”没辙的老道只能如此说。
    冷百川又触发一张,还是没用。
    “彦吉他……到底是怎么了?”
    皇妃嚎啕大哭。她没想过符箓是假的,毕竟激发时的异象做不了假。
    她也没想过宗师判断有误。宗师的名头,从来没有掺过水份。
    “都怪我!都怪我!昨晚,彦吉给我说他心里像着了火一样难受,抓耳挠腮的,我让宫医瞧了,说是脉象平和,就以为是想他父皇想出了癔症,没料到今天就晕了过去……”
    心里像着火……抓耳挠腮……昏迷……
    方从越听越觉得情节有点像他上辈子看过的某本小说。
    钉头七箭书!
    是一种咒术。表面看不出任何病状,也不见邪祟痕迹,更无法救治。
    封神中,姜子牙就是用这玩意咒死了赵公明,哪怕圣人都没有办法解救。
    不会真是这类玩意吧?
    他也是大意了,以为对方的首要目标是皇妃,却没想到几次失败后,干脆换成了泾王。
    可惜前身的年岁不大,没有完整学习过修仙常识。只能靠自己推测。
    首先,不管是钉头七箭书,还是别的什么咒术,施术者必定不会太远。
    毕竟是炼气期的东西,无限距离施法,根本说不过去。
    其次,肯定会有祭坛,草人,生辰八字之类的玩意。
    据他所知,所有咒术都一定具有这些要点。
    那就只能从这入手去查。
    想到这,方从立刻去扶皇妃,看似劝解,实际在使眼色。
    皇妃会意,假装伤心欲绝的怼天怼地,把包括宫医属官太监宫女在内的所有人都撵出寝宫。
    “皇妃,虽然不能保证,但我看,泾王是中了一种咒术。”
    时间紧急,等人一走,方从赶紧脱口而出。
    皇妃有些惊疑不定,不由看向老道。老道心下一狠,点头说:“不错,正是如此,刚刚人多口杂,却不敢多言。”
    心下想得却是,泾王救不活,大家一起玩完,不如死马当活马医一次。
    “那要怎么办?”
    “凡此类邪术,必要知晓生辰八字,还要设祭坛,扎草人,所以,只能全城大索。任何有可能藏下祭坛的地方,都必须查一遍!而且要快,可能只有七天时间。”
    书中,赵公明是21天才死,但这是人间界,泾王又毫无修为,方从决定往保守了说。
    “好,本宫来签令,调集所有军队,关闭临阳城门,连同王府,官衙一起搜查。哪怕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害彦吉的奸人找出来!”
    实际上,私自调动驻军是违制的。
    但母亲保护孩子的决心,却不能以常理而论。
    很快,王府便铁骑四出。凡王令所到,无不立声遵循。
    城门禁绝。
    一列列披甲执矛的军队源源不断到来,连同城防军,七府衙役一起,将整个临阳隔成了一个个网格。
    搜得过程非常粗暴。
    有阻拦者,抓,有空墙者,砸。
    其他诸如井底,地窖,甬道,暗门,更是被翻出无数。
    这一天,临阳城内所有的富豪都在瑟瑟发抖。而那些作奸犯科之人眼看秘密暴露,全都奋力反抗。
    只可惜,王府早就料到这招。
    随时待命的戍卫府,见有反抗一律格杀,留活口都嫌麻烦。
    可即便如此,将城翻了一遍,还是没有任何线索。
    “挖!可疑的地方都挖开,大树也爬上去,看看有没有空洞!”
    皇妃的第二道命令紧随而出。
    如此,又忙了半日,还是没有找到邪修。
    中间,泾王倒是醒了一次,大叫道:“娘我要死了!”
    然后吐血三升,再次昏迷。
    霎时间,皇妃国舅,连同老道一起,脸如金纸。
    “会不会……灯下黑?”
    一直沉默的冷宗师,突然开口。
    “宗师是说,王府?”
    老道吃了一惊。如果敌人就潜伏在身边,那就太可怕了。
    “不止,还有官衙署廨,军营大牢。”
    “搜!我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有可能都要彻彻底底搜一遍。”
    实际上,这样做已经形同造反了。但此时殿内,泾王系焦急万分,宗师系事无所顾忌,老道是国相,早已跟泾王彻底捆绑,方从则看热闹不嫌事大。
    只有国舅小声道:“可是,让外人进入内宫,恐怕对清誉有损。”
    皇妃顿时哽咽:“彦吉都快死了,我还管那些个闲言碎语做什么。他们爱传,就让他们传,大不了就说我在宫里偷汉!”
    唉!
    国舅知道这事很难两全,只能出门安排。
    他也是有心的,城内官衙署廨安排了驻军,军营则安排了衙役。
    自家王宫,则交给了宗师冷百川。
    “国舅放心,没有也就算了,但凡有,本座绝不会留它到明天。”
    听口气,竟是要亲自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