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天时、地利与人和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钱亦文匆匆忙忙跑到燕京,关注了一下苏冠宇的工程进展,又把南教授给约了出来。
    这次,钱亦文没有选择去留贤馆,而是亲自驾车,把南教授接到了他在中关村的公司。
    留贤馆,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而此时的中关村,正在悄悄酝酿着一场巨变。
    中关村,即将成为一个奇迹,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太监坟场,因为国家科学院要建立于此,由“中官坟”改成“中关村”后,命运变化会如此之大。
    围绕着科学院、工程院,周边又有像燕京、清华这样的众多高等学府,可以说神州最顶尖的技术人才都汇聚到了这里。
    这条件,就连最早开放的那些沿海城市都比不了。
    一边是浓浓的商业气息,一边则全是科研氛围。
    故而,说中关村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并不为过。
    1988年5月,中关村科技园已经成立。
    将由卖磁带的电子一条街,变成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
    当然,大批的新型人才将在这里露出头角,大批的新兴产业也将在这里孵化。
    例如,觉得用刻录机刻光盘挣钱少,要在网上卖东西的强哥……
    90年代,一位精神小伙儿在中关村卖光盘
    还有,因为私自在校外补课而被燕京大学处分后而发现商机的洪哥,会在这里创办一所大东方学校,由一个教英语的变成一个真教英语的……
    当然,此时漫步在街头的钱亦文和南光宇,还不会在任意一个街角突然收到一张大东方的宣传单。
    还听不到“托福、雅思了解一下?我们的讲师,可都是燕京大学出来的”……
    更不会在哪个屋子里碰到手捧一杯奶茶盯着屏幕上进度条的强哥。
    钱亦文把车子远远停下,陪着南教授一起走向他的分公司。
    0.5公里,距离不远,但可以牵出很多话题。
    “南先生,科技园成立了,展望没有什么大动作?”钱亦文问道。
    南光宇说道:“在面向高校招收人才。”
    招收人才?
    展望那位和造航天器的花旗人比业绩赢麻了的下一任,要出现了?
    任专志和他的继任者,低吟浅唱“君为娇杨我为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试问天下谁敌手”的日子,不远了……
    这对于钱亦文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为什么呢?)。
    南光宇想了想,又接着说道:“招收人才,这是展望近期最有意义的两项举措之一。”
    钱亦文问道:“南先生,另一件是什么事?”
    本来,他想要问的是:“招什么人才?是科技型的,还是营销型的?”
    但想了又想,终没有问出口。
    南光宇说道:“另一件事,是打算要去渔圳发展。”
    钱亦文朝着前方一指:“南先生,前边那栋小楼,就是我的分公司。
    “英多科技燕京的公司,准备就落户在这里。”
    南光宇脚步略停,瞄了一眼小楼,问道:“原来是干什么的?”
    “原来比较杂乱……”钱亦文笑笑说道,“是英多车队的联络处,是老边烧锅驻京办事处,还是松井精密设备的分公司。”
    “哟,是够杂的。”
    钱亦文说道:“等科技公司成立后,这些就全撤出去了。
    “那些事儿,去庞各庄租个大棚都能干。
    “唯独英多科技公司,必须落户中关村!”
    南光宇点了点头,那些活儿,是不比种西瓜难多少。
    抬眼看了看钱亦文,南光宇问道:“渔圳的公司,要撤?”
    “不!”钱亦文说道,“要的,就是这种南北呼应的局面。”
    南光宇说道:“你和任专志,倒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你们俩刚好是拧着来。
    “他从燕京起步,现在要去渔圳;
    “你是从渔圳起步,现在要来燕京。”
    钱亦文笑了笑,南教授说我和仁专志英雄所见略同,这是在夸我吗?
    南光宇又接着说道:“做一件大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现在看,你仿佛比他们占了点先……”
    钱亦文难得听南教授说了一句和商业有关的话,不免心头奇怪。
    忍不住由衷夸赞了一句:“南先生,本以为您一意醉心于科研,对生意上的事儿是懒得讨论的。
    “想不到说起生意经来,还这么在行。”
    南光宇微微一笑:“家父曾供职某知名大银行,是前朝某高官的董事会秘书……”
    钱亦文微微一愣,这个还真不知道……
    接着,细琢磨了一下南教授的话,钱亦文又笑了。
    南教授夸他,他倒并没有很高兴。
    明摆着的事儿,只是被南教授复述了一遍而已。
    但是,南教授在提到展望的时候,使用到的称谓是“他们”,这很值得偷着乐呵一下。
    有了这一步,以后在称呼钱亦文和他的英多科技时,离使用“我们”还远吗?
    钱亦文谦虚了一句:“南先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不敢这么说……
    “南先生,这边请,我的办公室。”
    一间简陋的办公室,是钱亦文嘱咐大春儿给临时安排的。
    这里,不需要有他的办公室。
    接待南先生,也不需要讲排场……
    南光宇一边环视周遭,一边落座,回答了钱亦文的问题:“还要怎样才算占尽先机呢?
    “国家86年公布了3号计划,现今正是大力扶持科技创新的时候,这是天时;
    “南北呼应卖东西,这是地利;
    “有你家姐和姐夫做技术支撑,又有说话硬气的领导帮着拿下了银行的大单,这还不算是人和吗?”
    钱亦文点了点头,要说这人和,没有南教授的加入,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听南教授说出了银行系统的事儿,钱亦文故意开口问道:“南先生,我拿下了银行的单子,您是怎么知道的?”
    南光宇说道:“你三姐要问我的问题,就是关于银行系统通信拓扑的事儿。”
    钱亦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大老远的,把先生折腾过去,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
    南光宇淡淡一笑:“不是什么大事情。
    “再说,在你三姐那里,也有很多是我需要学习的。”
    钱亦文赶忙说道:“南先生,您这么说,我可得替三姐说两句了。
    “我听她多次说起,要向您多学习。
    “您看,这刚从abm归来的新生代王招娣都解决不了,不还是得请您?”
    南光宇笑了笑,没言语。
    闷头搞科研的,是“痴”,可不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