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难民(3)
作者:呆某讲故事了   火红大明最新章节     
    “结果现在兴华公司不仅能保证登莱两地60万人的吃食问题,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那些杂学,兴华公司那三个孩子启荣最大,也就年长你三岁,在万历三十八年的时候他亲自已经带着十几个公司的护卫队在登莱两地四处和土匪拼杀了……不说这些了。”董遇时摆摆手。
    “现在你去年龄实在是太大了,与比你小七八岁的认一起学习你也不会适应,不过学习还是要有的,这件事情我安排。”董遇时答应了下来。
    “过御史请用茶。”陶朗先看着下人拿过来的茶水邀请到。
    “福建的新茶确实不错。”过庭训亲了一口夸奖到。
    “不知过御史这次巡查山东如何?”陶朗先明知故问。
    “我从三月份进入山东,所过之处百姓确实困苦,这几年天灾不断,山东干旱蝗灾肆虐,百姓食不果腹,各个州县大门紧闭。这安抚百姓只是实在难为,青州兖州又是白莲花作乱,唯一还算不错的就是登莱两地了,不过莱州初定百姓刚有饭食,情况也不太好。”过庭训说完又喝了口茶。“在户部时,我看过陶巡抚关于登莱两地的奏报。四十二年与四十三年时白莲花叛乱比之青州兖州更甚,不知陶巡抚如何运筹得。”
    “过御史四十二年时登州已经干旱多年,万历四十年时海防四所与各地卫所军寨,只有威海卫董指挥与吴千户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实行一条鞭法情况稍缓,其余各个卫所军户逃脱无数武备废弛,大明的卫所机制已经名存实亡。到四十一年我上任登州知府的时候,奏报朝廷登州现状,请求圣上暂解海禁从辽东地区购粮以缓解登州灾情。圣上开明允许,登州灾情稍缓。随后我与威海卫董指挥百尺崖守御千户所的吴千户来垦荒地,开发沿海各个岛屿安置百姓才将将安抚,到四十二年末,莱州灾情毫无缓解,以至有大量灾民涌入登州府,此时莱州灾民食不果腹瘦骨嶙峋,登州府各县设立粥棚赈灾难民。结果莱州府白莲花参杂于百姓之中,加之靖海卫守御松懈致海盗进入我登州府。以致我登州府大乱丢失多处县城,仅文登县荣城幸免,得益于文登营主官刘大人继任后重整军备训练士兵,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平定登州府白莲花。此后我上书朝廷恳请减免登州府三年赋税,圣上与朝廷诸公体恤百姓英明果断,命我登州府驰援莱州,此时莱州地区已经大部被白莲花所占,而我登州文登营经过平定登州地区骚乱后兵力缺失,装备不足,便下令从登州莱州两地难民中挑选青壮组成新军。莱州白莲花狡诈灵活,文登营刘大人与我等登州府配合多次急人之危,解救莱州府,可惜白莲花里应外合我文登军千里驰援只能保住几处不失。经过数月苦战我文登军伤亡惨重,终于得以平定莱州府。随后我登州府协力得以稳定莱州局势,但莱州府与登州相同多年干旱,又经白莲花作乱,此时圣上与朝廷诸公又将登莱两地全权托付于我,圣上之盼,百姓之苦我只能尽力保证百姓有食,我也无计可施只得将登舟缓解之法施于莱州。登州士绅富户商贾忠于朝廷乐善好施得以筹集部分粮食救急。”陶朗先说了一大段意思很明确,登莱两地苦的很,我也是化缘才解决了问题,你过庭训现在是山东监察御史,带着朝廷和皇帝的命令来的,你要化缘可比我好使的多。
    “哎……大明士绅商如同登州一般那安抚百姓不过尔尔,可我从济南到青州只见富户士绅家家闭门紧锁,见济民如同瘟神。商贾更是趁机抬高粮价趁百姓之危,我等食君之禄,遭时之难怎么可能看着百姓流离失所。陶巡抚之法虽有成效不过所需时日,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君命之重百姓殷殷期盼我却无能为力实在是……哎……”过庭训长叹口气。从直隶到青州,过庭训也不是没托关系没威胁州县商户开仓放粮结果就是没结果,他来这里就是因为陶朗先虽然是浙江人可是从不参与党派而且为官清廉,登莱两地三年免税州府内应该有粮,七八万石很艰难两三万石应该是可以的。
    “过御史,朝廷没有拨付救济粮吗?”陶朗先也很好奇,这过庭训空手来的?
    “朝廷确有拨付救济粮,不过仅河南一地便消耗殆尽。陶巡抚与辽东多次购粮不止能否协助?”过庭训出想法了。
    “我已多次从辽东购粮,现辽东运粮恐不足山东之食。”陶朗先说的是实话,几次购粮一次比一次贵,且不说你花多少钱买粮食?你从哪儿弄钱?弄钱陶朗先是没办法还不如烂摊子交给兴华公司。
    “哎……确实辽东不足,即使购粮也需要时日。现山东百姓嗷嗷待哺需从近处调度。陶巡抚还有何建议于我?”过庭训看着陶朗先。
    “国有难,我怎可能袖手旁观?听闻山东受难,我登莱同属也是心有凄苦。不过登莱刚刚恢复府库也捉襟见肘,不过我等为官怎么可能无动于衷,登莱最多拿出石粮食,可是这也杯水车薪。”陶朗先的话让过庭训惊讶随后开心的大笑起来。(陶朗先你真是鬼精的很,已经安排了还让我和你在这里苦情一会。)
    “石确实不少了,可是山东灾情太重,如同滴水入海啊。不知登莱士绅商贾能否救国家之难。”听了这话,陶朗先脸上笑嘻嘻,心里#@%}。
    “此事需要我与众人商议还需过御史静候。”陶朗先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其实陶朗先已经知道吴起荣已经拿出粮食来,只是现在就告诉过庭训不合适,自己已经拿出石粮食完全可以堵住过庭训的念头,如果能顺顺利利的给他石粮食,不是让过庭训觉得登莱两地这么容易就能拿出粮食是不是可以拿出更多的?
    时间到了,五月十九日,等待了六天的过庭训终于是接到了陶朗先得消息,陶朗先告诉过庭训,东洲地区的乡绅富贾愿意拿出石粮食,不过现在只能拿出石粮食给过庭训,其余的还需要时间,陶朗先告诉过庭训最多五天时间就有8000石可以送到,不过需要海运到济南北部。虽然对于粮食只能通过海运才能到达山东地区,过庭训其实还是有些不太高兴,不过现在已经是有多少拿多少的事情了,考虑不了那么多的过庭训对于这个消息的大喜过望,表示自己一定要给陶朗先美言!一顿给陶朗先放彩虹屁。虽然这个消息让过庭训很开心,不过更重要的消息到了,此时已经来不及多在登州府做过多的停留,内阁来消息了让他立刻前往东昌府。于是过庭训先头出发,石粮食紧随其后。
    这次对于山东救济灾民的情况,在兴华公司记录属于很特殊的,因为这次参与的部门很多,跑的地方也很多,情况总体比较复杂,记录上的内容是从五月三十日兴华公司护卫队保护第一批粮食到达青州府时候,路上已经陆陆续续接纳8000难民,在那里待了三天时间等到了第二批粮食后,到六月二十日运输队到达济南府,路上不仅仅收录济民人还浇灭了三支土匪队伍。而时间到了七月末到达东昌府时候,过庭训请求朝廷在东昌府截流40万石漕粮的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东昌府灾情已经稳定,而从河南地区跑过来的难民也有几万人,兴华公司在冠县,濮州,朝城地区开设的粥蓬接待了他们,后续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万人,到赈灾行动结束时的腊月,此时陆陆续续从济南北部青州南部,通过海运拉走了超过人,也就是每个州府都走了多人,这些还都是青壮年,儿童经过统计安全到达台湾与库页岛的有6000人,而适婚年龄的女性更多有差不多人。二河南地区的难民一直到万历四十五年正月初三才送最后一次1500人规模的难民离开。
    看到运到库页岛毛皮加工厂的800女性,杨向东嘴巴都快乐开花了。现在为了给库页岛安排婚事杨向东都快愁死了,为此杨向东还从日本与朝鲜用工业品换了1000多。(这是私下的安排,毕竟兴华公司命令禁止人口生意。)更多的人其实被安排到了台湾地区,老宋在台湾的纺织厂接到了杨向东花了三年多时间改良的新设备,而老宋经过这几年的摸索终于掌握了一批熟练的工人,这批人一到老宋可不考虑男女比例,(台湾地区情况比库页岛好,移民来的都是一个家庭,基本上保证男女平衡。)直接给他们安排到了纺织厂,茶田,这些地区,老宋心心念念的丝绸制品厂终于是开业了,而他们的第一批的产品就是各种关于天主教与新教图案的成品布料。而老二已经在台湾南部地区紧锣密鼓得开始准备进军吕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