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语惊四座
作者:西百草   地洞的天空最新章节     
    他的策略英明与风险并存,令人心思大动又心神震荡,无怪乎要引发潮水般的议论了。
    果然,城楼上的温丝羽沉思片刻后,首次主动发问道:
    “文公子的策略确实奇妙,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哀家尚有一事不明,如果彻底放弃与敌军正面交锋,敌军毫无阻隔,拍马即至,立刻形成围城之势,而我军要迂回至蒙古草原,突袭鞑子国都,尚需时日,如若在此期间鞑子已攻破京城,又如何是好啊?”
    文公子似早有计较,当下微微一笑道:
    “太后思虑周密,小臣深感佩服,不过就此小臣也考虑过了,小臣刚才即言,军力对比并不悬殊时,胜败之势,往往取决于军心、信念和气势,目下我京城包括守军、御林军、禁卫军、侍卫队,人数尚有数万,又有内外城墙之坚,打的又是较攻城战兵力投入要少的守卫战,最重要的是广大兵士因为我军不日即将突袭敌人国都扰乱敌人的根基,因此拥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从而军心稳定、士气如虹,再辅之以京城坚实深厚的粮草辎重给养,坚持到我军突袭鞑子国都之日根本不在话下,我军在奔赴蒙古草原的征途中,也可大肆放出风来,令围城的鞑子大军早日知晓,鞑子兵忧患家中父老妻儿,归心似箭,无心进取,还何谈什么攻城拔地?”
    文公子这话又立刻引发一轮潮水般的议论,不过经他这一铿锵有力的解释,议论声中持正面评价的基调还是占了主导。
    温丝羽沉吟片刻后,还是颇为赞赏地点点头,欣然道:
    “文公子此奇计虽有一定风险,但较之范公子提出的举城南迁计谋牵涉面还是要小一点,不至于引发太大震荡及增加无形影响,如果接下来露二公子不能提出更好的计谋,就以文公子的计策为准吧!”
    比试局势发展至此,不知不觉当中基本就是由温丝羽来决定谁是神威大将军了,温丝羽一个温柔娇弱的女子,能够拥有如此控制大局的能力和威势,看来这大汉国,还不至于大厦将倾。
    遵照温丝羽的暗示,评委们的分也打出来了,文公子得了三十八分。
    文公子满脸得色,好不威风,和城楼上他满面春风的父亲相得益彰、遥相呼应,心高气傲地行礼后,趾高气扬地下了台。
    在他们看来,他提出的计谋已经是当今形势下穷尽所有可能思路后得出的最佳方案了,露五渊想压倒他,门都没有。
    遗憾的是,如果露五渊也是和他们同时空生存的人,那还真很难再有超脱于他们的思想,只是他们不幸运,碰到了露五渊这个学过毛泽东无往不胜的军事思想的中国人。他们远古有知的话,也该自认倒霉、含笑九泉了!
    文公子一下台,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凝聚在露五渊身上,他是本场考试当之无愧的明星,是惊世骇俗的奇迹制造者,是众望所归的万流之宗,人们在他身上渴盼着终极信仰。
    露五渊早已酝酿成熟,又因为有前几轮的声势依然萦绕胸腔,象文公子说的那般正是士气如虹要打胜仗的时候,他朝四周的英雄同道们淡淡一笑,嘴角挂着适意的浅笑,甩了甩胳膊腿,歪了歪脖子,悠然上台。
    他施施然给城楼上及台上的各位大官行了礼后,就双手交错、置于胸前,怡然而立,微笑不语。
    罗大人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看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静静等待,便沉静地点了点头道:
    “露二公子请开始吧!”
    露五渊环视左右,泰然一笑,侃侃而谈:
    “太后、皇上、各位大人、天下英雄同道,晚上好,感谢您们给我这个上台的机会阐述我的一些观点,有冒犯之处,还请某些人看在我一心为国的份上多多担待。刚才某人提到,范镇雄公子的策略过于保守示弱,有损国威,那我现在借题发挥就要说了,某人提出的放弃正面抵抗、集结所有军队远赴蒙古草原的主张,则犯了右倾冒进主义错误,过于刚愎自用,将大损国力。某人别急,我自有说法,其实某人这一策略于缓解当下京城危急还是颇有奇效的,只是着眼点过于短浅,一时的危局解除换来的却是将来的无穷后患,这话怎么说呢?
    试想啊,我大军是以步兵为主,孤军冒进到遥远的蒙古草原,围困人家的都城,一方面军需给养将不再那么顺畅,另一方面当鞑子大军回师救援时,以骑兵为主善晓骑射的鞑子兵在自家草原上那还不是如鱼得水,本来我军利用丘陵山地还有与敌人周旋的能力,如此一来就等于送到一马平川的草原上供敌人任意宰割了,那时都城内外的鞑子兵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滚滚铁蹄会将我大军全部碾成草原上的牦牛肉酱,敌人全歼我军之后,再略作休整,即可再次挥师南下,此时我北部已无可用之军,鞑子直可摧枯拉朽,京城唾手可得诶!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换取京城一时的安全,待到再调遣其它地区的部队前往北境驻防为时已晚,这样的后患,如何不让人心惊?
    是以,为了长治久安,我军的策略必须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达到彻底摧毁敌人的军力使其元气大伤再无可用之兵为目的,一时的城池和土地的得失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按照这个思路,本来范镇雄公子的策略是相当可取的,以暂时放弃京城为诱饵以达致全歼敌人的战略目标,不过某人又提出不能损了大汉国的面子否则会对将来的邦交造成无形影响,虽然在目下千钧一发的紧张局势下还有人死要面子有点可笑,不过他这种提法也确实没错,那么好吧,就由本人来提交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吧。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蒙古鞑子以骑兵为主,骑射冲击,威力无穷,在开阔的地方与其正面冲突,莫说他现在气势如虹,就是两军势均力敌,这种做法也是在自寻死路,现在好了,他既然已经深入到了我北部山区,那可真是天助我也,山地坎坷崎岖,不利于战马突击行进,我军利用有利地形与其展开游击战,那反而就是我军如鱼得水了,顺便批评一下,象某人说的那样再把他们引回草原作战那可真是愚蠢之极啊,现在各位大概已经知道我的抗战策略了吧,对托,也就是既不象范公子主张的退却,也不象文公子提出的冒进,而是充分利用我军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敌人开展敌后游击战。
    所谓的敌后游击战,就是一样地不与敌人正面交锋,而是在敌人后方搞破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敌人摸不着头脑,要遵循如下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过咱们从来不要去与鞑子大部人马交锋,而是埋伏在各个有利地势里等待机会,瞅准鞑子军队里落单的小队人马,集中我军优势兵力,一举歼灭之,必须速战速决,不给鞑子大部人马增援的机会,我们就这样一小撮一小撮地消灭,直到把鞑子大军搞得晕头转向、莫辩东西,将他们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对了,这里要解释一下,我们游击战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依托人民,那就是遍布于北部山区的老百姓,鞑子的入侵给他们造成了侵扰,他们肯定是与我军同仇敌忾的,而他们又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对山形地势的细微之处了如指掌,是我们最得力的帮手,将他们彻底组织发动起来,形成游击队、民兵、敌后武工队,既是我们的向导,也是我们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我们要对他们仁爱,让他们看到朝廷保护他们的坚定信念,这样他们就会坚定地追随我们,配合我们作战,就这样全民皆兵,敌人前后左右、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我们的军队,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随时可能给他们迎头痛击,待到他们集结力量予以反击时,又完全找不到我军的影子,弄得他们筋疲力尽、焦头烂额,在我人民战争的苦海里挣扎沉浮,进不得进、退不得退,叫苦连天、后悔莫及,以至疲顿不堪、逐渐衰减,彻底湮灭在人民军队的汪洋大海里。
    当然,这种战争形式说起来美好,但却是旷日持久的,因为要把敌人从精锐部队拖垮成残兵败将再挨个歼灭,一定需要永恒的耐心,但是没关系,我们的军队亦军亦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愁给养,另外还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作战中,与当地老百姓建立深厚的感情,通过他们向老百姓实施仁政,令老百姓感受朝廷的恩德,更加坚定坚决追随朝廷的信念,如此军民一体、朝野一心、国民合力,别说区区一场抗击鞑子的胜利了,大汉国的长久治安、千秋万代,从此便再无担忧!
    好,我的抗敌策略就说到这里,说得不好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露五渊说完之后,全场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露五渊心中略觉忐忑,抬眼四顾,发现所有人几乎都一种表情,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包括文公子及他的拥趸们,文大人及他的幕僚们,也没人叫嚣了。
    城楼上的太后、皇帝、王公大臣们,则一个个眼中还闪烁着惊异的色彩。
    露五渊还怕自己顺带着关于朝廷仁政爱民的论述有借题发挥的嫌疑,触怒了皇族,被人揪住小辫子不放呢!直至看到温丝羽清亮的美眸中突然滚出灼灼的热光,那明显是一种喜极而泣的热泪之光,他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总算放了下来。
    温丝羽沉浸在情绪中好一会后,终于摆脱出来,她轻舒玉臂用袍袖抹了一下温柔的眼角,大声呼出一口如兰之气道:
    “露二公子的抗敌策略战略与战术并重,并且融合治国安民的思想,可谓空前绝后、举世无双,今后必定光耀千秋,哀家现在即宣布将其定为我大汉国的国策,诸位如无异议,立即着翰林院写入史册!”
    “轰”地一下子,全场沸腾了,震惊于露五渊的奇思妙想而集体惊愕的广大人民群众,如同被激发了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叫啊,跳啊,欢欣鼓舞,将心中的震撼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哪里还有人会有异议,文大人和文公子震惊过后,气得嘴唇哆嗦,脸上十万分的不甘,不过他们再权势滔天,在如此群情激昂、万众一心的时刻,他们哪还敢放出半个屁来,露五渊刚刚告诉了他们人民战争的强悍力量,他们颇为知机,可不想立刻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热烈的气氛沸腾了好久,一直传至遥远的天际,罗大人站起身来挥手制止了好几次,都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只能无奈地等待人民群众的呼声自然平息。
    人们虽然内心依然热情似火,终于还是平静了下来,评委们的分毫不犹豫早打出来了,罗大人适时站起来高声宣布道:
    “露二,此场得分四十分!”
    这是朝廷顺应了民意的充分表示,所以这一结果一宣布,场上民众又再次激动万分,他们高呼着:
    “大汉国万岁!”
    “吾皇万岁!”
    “神威大将军万岁!”
    “露二将军万岁!”
    “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
    这高亢嘹亮的呼声,震山撼岳,响遏行云。
    比试最终结果:露五渊 神威大将军;文成英 威武大将军;范镇雄 真武大将军。
    其他取得高分的各考生,悉数被吸纳,记入兵部名册,各有任用封赏,不在话下。
    由于大军压境,局势紧张,因此神威大将军选拔出来后,皇庭不再举行盛宴庆祝,而是明日直接参加皇后选举赛会,与皇上同台一起选中心仪的美人后,后日即刻午门点兵、授领帅印、开拔出城、统军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