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宏论滔滔
作者:西百草   地洞的天空最新章节     
    但见空中剑气纵横、白芒闪耀,阵阵无形气浪波翻云卷,激荡得围观众人的衣襟都凌空翻飞,只消得顷刻功夫,那三十颗稻草脑袋如同被一个巨大的气旋席卷一般,纷纷离颈而去,在空中激旋不已,朝着露五渊手中的惜花剑呼啸而至,飞在最前边的三颗脑袋贯穿在惜花剑身上,其余脑袋沿着惜花剑指向的直线方向,依次坠落,竟在地面严整有序地排列成一条粗大草绳,如果飞来的不是这么大的脑袋,而是一小片一小片轻柔娇细的粉红花瓣,则惜花剑此时将缀满了美丽的花饰,原来不经意间,露五渊竟使出了惜花剑法第二式,“虹剑霓裳”,露五渊此前也使用过好几次惜花剑法了,但每次产生的效果都只是“落红满径”,没想到一旦内息外力融汇贯通在一起,惜花剑法的神妙也自暴涨了一层,看来这内功外术,也如同化学药剂的交互作用一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三十颗稻草脑袋在地上铺排齐整时,战鼓手的鼓点也才敲完一半。
    露五渊无需移动身形,实在是节省了大量时间。
    不过战鼓手的鼓槌高举在半空,也擂不下去了,只是瞠目结舌地望着场中排列成串的稻草脑袋,一脸不可思议之情。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包括场中的露五渊也翻转着手中的惜花剑,犹自不信五百年内力的正确使用会有如此神奇效果,场中一时鸦雀无声。
    直至范镇雄走至尤令基身侧,轻拍一下他的肩膀道:
    “尤大人,请给我大哥判分吧!”
    尤令基才如梦初醒,鼓足声气大声宣布道:
    “露二,本轮得分三十分!”
    那嘹亮的声音如同引信一般引爆全场,轰地一下,场上欢声雷动、彩声如潮,经久不息。
    有人高声大呼道:“露英雄本轮应该得六十分,因为他的时间只用了一半!”
    一呼百应,立刻就有很多人跟着呐喊号召。
    又有人大声宣扬:“露壮士已经不是战士,他是我们心目中的战神!”
    一石激起千层浪,成百上千的人跟着欢呼助威:
    “战神,战神!”
    无疑,如果说宋大洪等割下十几颗脑袋凭借的是武技,范镇雄和文公子等有数几个高手能尽斩三十颗脑袋凭借的是武艺,那露五渊展露的自然可称得上更高一层级的神术了。
    如此开眼,让人如何不震惊欢腾。
    总之,武场都快沸腾了,人们纷纷往第九区奔涌,而被远远隔绝在武场外的围观群众被巨大的声浪所强烈吸引,奋不顾身地往前拥挤,差点将兵丁们威武之躯编织成的严密警戒线冲垮。
    就在场上局势差点失控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陡然一声震天价的怒吼,这一声大吼气壮山河,如同平地一声春雷,挟持风雷之势,四散开来,直贯场上每一个人的耳膜,激鸣轰响、震耳欲聋,如同一股冷冽的寒风直入心血,顿时令所有人的热情和冲动凝结成冰,并有呼吸窒涩、头晕目眩之感。
    露五渊心中凛然,纵使有五百年内力护体,依然身心飘荡,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他突然悟起,这一声惊天呼喝,竟与自己在中国看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影时经常耳闻目睹的佛门神功狮子吼有几分类似。
    他强自抑制浮荡的心神,抬头看向声音来源,才发觉城楼上的文大人满脸怒色,宽袍大袖无风自鼓,很显然,这一声断然怒吼发自他的内心。
    露五渊下意识地再望向他身旁的皇帝和皇太后,青年皇帝面如土色,龙身还在微微颤抖,而温丝羽虽然柳眉含怒,也是粉脸煞白,包括城楼上的其他王公大臣一个个都战战兢兢、形如筛糠,显然,他们距离更近,波及更深。
    场上突又陷入沉寂,热浪滔天的海洋瞬间变成天寒地冻的冰川。
    好一忽儿,还是温丝羽最先从巨大的超声波中醒转,她桃腮复红,妙目寒芒一闪即逝,抬起凤袍大袖,芊芊素手轻拢鬓丝,冷冷一笑,声调平淡、语气厚重道:
    “众英雄们感佩于露二公子的神功绝技,而由衷欢呼雀跃,却不知文爱卿为何要横加阻断啊?”
    文大人冷然看了皇太后一眼,眉头微皱,冷声道:
    “禀太后,鞑子大军随时可能兵临城下,眼下正是枕戈待旦的关键时刻,尽快选出神威大将军,领兵出征,驱除鞑虏、扬我汉威,乃当务之急,眼见场上诸多年轻人不识时务,竟然还有心情将时间耽搁在无谓的呼喊叫嚷上,老臣深感忧心,急切之下,故此失声,再者,军队统帅应以指挥谋略才能为重,初通一些花拳绣腿,对战局的变化未必能有多大影响,故此也不值得如此渲染,是以,老臣建议尽快将比试推进到最后一轮军事指挥才能的考量上吧!还请太后定夺!”
    温丝羽优雅的唇角浮上一丝清冷的笑意,玉臂轻挥道:
    “好,文大人言之有理,当此危急时刻,选出神威大将军迫在眉睫,我等确实有点得意忘形了,那就请罗大人继续接下来的比试吧!也请各位英雄好汉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在无谓的地方耽搁时间!”
    罗大人得令,立刻下达给场中各分区监考官。
    比试遂得以继续进行,此后比试的考生中偶也有出色表现者,但由于有文公子及范镇雄的惊人表现及露五渊的神奇表演在先,一切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再激不起什么声浪。
    第二场比试结束,得满分者仅有文公子、范镇雄、露五渊三人。
    由此可见,神威大将军基本就要在此三人中产生了!
    各分区监考官将各自考区的成绩汇报于武台上的评判席,经罗大人领衔的评判席汇总后,提取排名靠前的五十人予以当场公布,前三名由于得分一致,因此并列第一名。
    公示约一盏茶时分,再无人提出异议,罗大人当机立断,决定性的第三场比试便开始了。
    这最后一轮比试顺序则是反着进行,如同现代奥运会比赛一般,种子选手总是最后上场。
    第五十名正好是来自第九区的董上波,他大概是没想到自己会进入决赛阶段,脸上满是兴奋神情,又因为第一个上台面对一众面目肃然的考评官,个个都是平日绝难一见的大人物,台下又是万众瞩目,尤其是头顶城楼上还有金龙玉凤的皇威昭彰,自有一股掩饰不住的紧张神色跃然脸上。
    董上波微微颤悠着端立台中后,罗大人朝众评委伸手做了个示意,然后掉头冲董上波面无表情地清咳一声道:
    “就如何解除目下蒙古大军对我大汉国的威胁,请提出您的解决方案,开始吧!”
    董上波忙不迭点头,似乎早就准备好了,又似突然遭遇了难题引发了慌乱,一张口就开始结巴:
    “太...太后,皇...皇上,各 ...各位大人,小...小的董上波,关...关于抵御鞑子贼军,谈一些浅见,还请大人们多多指教。是这样的,小的自幼熟读兵书,尤其精擅阵法,于排兵布阵之法,颇有心得。依小的看来,鞑子来势虽然凶猛,但都是些边荒野民,未受教化,于行军布阵之用兵之法,更无从谈起,徒逞匹夫之勇而已,只要我煌煌汉军,与鞑子大军两军对垒时,列出奇阵,演出无穷变化,呈现万千气象,进可猛攻、退可固守,令鞑子贼兵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自然就会心胆俱寒、溃不成军,我军再乘胜追击,直捣黄龙,大局可定也。
    小的在此便以十大阵法的相生相接、层层演化为例加以说明,首先,我军可摆出一字长蛇阵,敌军若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尾或侧翼等任何一方,我军阵头、尾或头和尾同时掉转过来,形成二龙出水阵,阵中队伍再向前突进,或合击或合围,形成天地三才阵,敌人慌不择路时,再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然后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令敌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再乘势依循六丁六甲布局,演变成六丁六甲阵,变幻莫测,当敌人晕头转向、难辨东西的时候,一半队伍突然拉成弧线,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又形成规规整整的北斗七星阵,敌军看出眉目、萌生希望时,我军队伍突然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生成八门金锁阵,敌军希望陡生,正待四散突围时,我军阵型突变,兵走九宫方位,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演化成九字连环阵,倏忽间断绝敌人全部退路,敌军在心理的大起大落中精神困顿不堪时,我军阵型再顺势演变成十面埋伏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令敌人彻底失去信念,精神完全崩溃,我大军直可摧枯拉朽,全歼敌军,大获全胜,鞑子国元气大伤,我大汉国境从此秋毫无犯也!”
    董上波一开始还结巴着,说着说着来了意气,竟然侃侃而谈起来。
    露五渊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听了董上波的宏论依然觉得好笑,按他的意思,就好像鞑子大军非要自动送上门去进入他的奇阵让他痛打一顿一样。
    不过他看各位考官面目严肃,底下众人也没人表现嗤笑神情,所以也只是憋在心中暗笑不已。
    评委们的打分还是公开透明的,很快董上波的得分就由罗大人唱念而公示出来,二十分。得了一半的分数,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水准,大概是评委们看在他阵法背得熟悉的份上给的友情分。
    没有什么反响,有人稀稀拉拉地象征性地给了一些掌声赞助。
    第四十九名是来自第三区的一位考生,倒是风度翩翩,走上台时也是神情自若,台中立定后,罗大人一发令,立刻口若悬河:
    “在下郭和云,在此特向太后、皇上及各位大人、天下英雄同道一起探讨御敌之道,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由是观之,鞑子大军一则劳师远征,久战必竭,一时的勇武不过换来暂时的气焰,再则其入我汉境,无非杀人越货、攻城掠地,作战目标极其短浅粗略,已是犯了用兵大忌,足见其不过一群未经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何足为患?
    我泱泱大国、煌煌汉军,文化传承数百载,深得仁义之道,精擅用兵之法,岂能简单以盾制矛,尽显其拙?先辈已有言在先,上兵划谋,其次划交,依在下看来,我军不能与鞑子正面交锋,以暴制暴,而是应先施仁义于天下,令鞑子暴行汗颜于天下,兵士但生愧疚,军心必乱,不战而敌军自溃尔!又或者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深入敌营,示以宽仁、晓以利害,外面佐以大军之威,令敌军身心俱受震荡,内外交迫之下,理屈而势穷,溃退指日可待,又何愁夷狄为患?此则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在下愚见,请各位大人裁夺!”
    这一番滔滔宏论,文采斐然、高屋建瓴,虽然考官们依然面目井然,却把郭和云自己说得神采飞扬、顾盼自雄。
    露五渊环顾四周,发现有观众已经憋不住掩嘴偷笑了。
    露五渊感同身受,对郭和云的军事策略也是哭笑不得,敌人都已经快要骑在自己脖子上拉屎了,他还在这里高谈阔论仁义得天下的大道理,等到普天下军民都得到教化,理解了他的仁义思想而愧疚不已时,大汉国早已经沦陷为鞑子铁蹄下哭泣的肉酱。
    典型的读死书死读书、不能理论结合实践的书呆子,露五渊在心中给郭和云下了定论。
    评委们的分打出来了,还好,看来大汉国的这些军队管理者还不是一帮饭桶,仅给出了二十二分,分值与郭和云脸上的恣意汪洋神色是极不相称的,因为跟心理预期严重不符,郭和云的脸色略略一暗,不过终究要比董上波高,毕竟是目下场上最高分,说不定评委们给分非常严格,二十二分是最终的最高分也说不定,所以他脸色瞬即平复,躬身向评委们致谢后,依旧飒然走下台来。
    果然如他所料,此后上台连续四十多位都没有得分比他高多少的,因为都是些比他还要食古不化的书呆子,要么就是夸夸其谈目前形势下毫无实用之处的军事理论,要么就是大谈特谈具体某一场对战中如何伏击、如何包绕、如何断前截后、如何支援、如何开展心理战等毫无战略价值可言的战术,甚至诸如火烧大漠、水漫金山之类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都横空出世。
    露五渊直听得暗自摇头不已,苦笑连连。
    这样的局面直至来自第五区的第四名获得者上台,这名好汉貌相粗犷,身着军服,面目严肃,本身可能就是名军中将领,上台躬身抱拳行礼,自报家门后,得知他竟是来自征西将军麾下的一名叫葛庆全的低级武将,他昂然而立、张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