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造纸成功
作者:爱吃臭豆腐的铜锣兽   穿越原始做女酋长最新章节     
    宋妗突然灵光一闪,笑着对他讲:
    “对,你回去告诉他后,还能去周希文那,领到一份发现新事物的奖励呢。”
    说完又对其他道:“大家回去后记得告诉家人和朋友,以后部落里的人,无论是谁;
    外出外时只要发现新的东西,都能拿回来去周希文那里鉴定,只要确定是有用的东西,都可以按有用程度,领取对应奖励的。”
    通过今天青年发现铜子果的事,宋妗想到一个通过激励族人帮忙寻找新东西的办法来。
    现在只靠她带人专程找东西,效率慢不说还费时费力。
    如果通过激励族人们外出时,顺便留意一下周围,将新事物带回来的话,可就好多了。
    这个决定于族人而言,并不需要专门去寻找,只要看到时顺便带回来,有用就能得到一笔额外的奖励,何乐而不为呢。
    相信这样双赢的结果大家都会喜欢的。
    果然,当她刚讲完,就得到大家举双手赞成,说回去一定会跟家里讲的。
    青年没想到这次出来还有这样的收获,喜滋滋的收好桐子果。
    又跑去捡果子的地方看了圈,确定好方位这才跑回来休息吃饭。
    **
    接下来沿着向阳的丛林找了几天,终于在一个山谷旁边发现了构树的身影。
    也许是从来没有人砍伐过的原因,这里的构树还挺多,大大小小的长了一片。
    听到宋妗讲,眼前这些树就是他们辛苦一个多月,要找的造纸树时,众人都高兴极了。
    纷纷问酋长接下来要怎么做。
    宋妗指着那些构树对大家说道:
    “我们先把构树片扒下来吧,记得扒那种大根点的树皮,像那种刚长出来的就不要了。”
    听到扒树皮这么简单的事,男人们立即将随身携带的刀子掏出来。
    找到合适构树,沿着树身环切一圈,再竖切两道口子,
    然后挑出树皮头,往上用力一拉,一大块的树皮就从树上被扒下来了。
    等扒得差不多了,她又叫大家把树皮的内瓤剥下来,放到临时搭的木架上晒着。
    宋妗他们一边扒树皮一边晒。
    忙活了七八天,这才将晒干的构树皮打成小捆挑回家。
    因为太久没回家,赵京墨小朋友还闹了回脾气,
    说妈妈一定不爱他了,才会这么久都不回家看他。
    为此宋妗特意做了好几顿爱心餐,加上赵氏兄弟帮忙敲边鼓,这才哄得他原谅了自己。
    休息了几天,她又开始投入到工作当中来。
    首先就是找建址厂的地方。
    因为造纸需要用水,所以宋妗在部落里转了一圈。
    在部落靠近平原的地方,找了块空地建造纸厂。
    那里有条小河,取水很方便。
    确定地址就要开工建厂房了,
    她先请了几个工人从陶瓷厂那边,搬了些大陶缸过来放在空地的一边。
    叫他们将晾干的构树皮放到里面,压上大石头浸泡半个月。
    吩咐他们在这期间,要隔几天就换一次水。
    趁着浸泡树皮的时间,她让孙搏找人建厂房。
    厂房建好,在建里面造纸而需要用到她捞纸池,还有用木架和竹子做的捞纸等工具。
    又叫人在厂房一边建了蒸树皮的灶,还有捣树皮的石臼等。
    造纸厂完工时,构树皮也浸泡好了。
    宋妗让人架锅加水,浸好的树树皮放进锅里,加上草木灰开始蒸煮。
    足足煮了十个小时这才捞出来做清洗,去杂质等工序。
    然后放进石臼里捶打成块状。
    再用刀切碎彼,继续捶打捣成浆。
    再把浆倒进捞纸池里用木棍搅拌,使纸浆散开成泥膏。
    这时就要进行抄捞的工作了。
    她找了个沉稳的工人试做。
    其他的人就站在旁边观看学习。
    工人在她的指令下,把早就用绳子固定再抄捞池上方的木架取下来,铺上薄薄的竹帘。
    又用手抓住抄捞工具和竹帘的端固定,往抄捞池里一放一抬,让纸浆均匀地铺在竹帘上。
    反复几次之后,将竹帘从抄纸架上取下,放到一边的放纸台上。
    用又圆又直的木柱挤压出水份,然后小心地将竹帘揭下,再重复抄下一张纸。
    刚开始因为没有经验,工人抄出来的纸有时薄有时厚的,很不好。
    但这人显然也是个会思考的,他捞了几张不合格的纸后,想了想就在力度和捞纸的次数上做了调整。
    调到合适的纸厚度时就定好,然后其他捞其他章时,也按这个力度和抄捞次数来。
    渐渐的他抄捞出来的纸薄厚就非常一致了。
    随着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放纸台上的纸张也越放越厚。
    旁观的人嘴里也发出惊叹的声音,没想到这纸还真的给造出来了。
    他们跟着看了半天,确定学会之后,就自己去到旁边的抄捞池里开始操作起来。
    刚开始手脚生疏,难免有些做不好。
    后面经过指点,上手就快了起来。
    一张张的纸就从他们手里出来,放在了搁纸台上。
    等纸堆到差不多厚度时,宋妗叫停了他们。
    吩咐大家往纸堆上,压一块早就准备好的平滑木板
    再往木板上压一块几人抬的的大石块,用来压干纸的水份。
    压干水后的纸张还要经过分纸,扫纸这些细致工序。
    当心男人耐心度不够,宋妗请了几个女工专门做这两道工作。
    女人们用一根小木棍轻轻挑起纸头,将纸一张张分开,然后贴在早就准备好的木板上,用扫帚扫平。
    当纸干透时就从木板上揭下来摆放整齐,这造纸的步骤就算完成了。
    看着眼前摞起来一叠叠的纸张,宋妗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将纸造成功了。
    从堆上拿起一张做好的纸打量,纸张是四四方方的形状,厚薄度还可以。
    只是纸张有些粗糙而且点软,颜色也有些泛黄,不如后世的洁白。
    不过管怎么讲,这也是纸呀!
    想当初刚来到这里时,连取火用的都是最原始的钻木取火。
    何曾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她竟然真的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带着这些原始人,从喝生血穿兽皮的野蛮原始社会,走进如今有衣穿有纸用的文明社会。
    这可是飞一般的进步呀!
    照这个发展速度下去,她们以后的生活水平,只怕都快要赶上后世的七十年代了。
    虽然说还只能做出最粗糙的纸。
    但既然路已经走出来了,那离以后的康庄大道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