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烧掉老狸子的肉,找向导
作者:怒火冲天的苏小雨   盗墓:七岁小爷,开局发丘天官最新章节     
    当然了,昨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本来也是惊心动魄,十分诡异和惊恐的。
    加上陈玉楼的口才非常的好,日后在从公园里面忽悠老头老太太的那套本事,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有模有样了,相当厉害了。
    所以讲到精彩的地方,让罗老歪等人都是吓得一惊一乍的。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陈玉楼主要还是突出了自己的本事,而且把除掉老狸子的过程,的绝大部分功劳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还好陈玉楼还是比较讲义气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把徐浪的功劳往上面提了提。
    显得徐浪在整个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鹧鸪哨以及花铃,还有老洋人三个人三个人搬山道,人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却已经没有多少了。
    基本上所有的功劳都被陈玉楼分给自己和徐浪两个人。
    徐浪听着也是十分的想笑,但是强忍住没有笑出声。
    最后按照陈玉楼的说法那是搬山道人出现之后,苦苦地邀请陈玉楼和徐浪两个人,还有自己的手下,这些人一起去瓶山盗墓。
    而且还苦苦哀求,让他们先去瓶山探查一个。
    究竟你一定要等他们回来之后大家一起配合再去瓶山古墓里面看个究竟。
    说到这里整个故事里面到底谁更厉害,已经完全被陈玉楼给为扭曲。
    如果是不是徐浪亲眼见识过昨天晚上的事情以后,还以为陈玉楼是一个非常厉害,特别有人格魅力,吸引的搬山道人等人倒头便拜的那种人物了。
    当然啦,陈玉楼也知道自己吹的有点过,所以看一下徐浪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一点不好意思。
    而且还把其中一些比较有光彩的事情也分给了徐浪。
    徐浪既然听到这些,就知道陈玉楼已经够意思了。
    自然不会戳穿陈玉楼。
    而是也享受着红姑娘花玛拐以及昆仑摩勒等人崇拜的目光。
    先说这也算是一种好事情了,省得自己再在这些人面前建立形象。。
    陈玉楼都已经帮自己吹好了。
    而且陈玉楼吹的还相当的夸张,估计现在在红姑娘罗老歪以及花马拐哭眉毛了几个人心目中,徐浪也已经是那种非常厉害的高人了
    是不是高人倒是无所谓,到时能够听徐浪的话就好了。
    这个时候陈玉楼看看,天已经快亮了,其他人夸自己也已经听的差不多了,所以现在陈玉楼开始装的毫不在乎,而且觉得自己做的只是一些非常轻松的小事。
    不过接下来的举动渠道还是感觉到陈玉楼这个人基本的是非观念还是有的,而且总体上来讲除了爱吹牛之外,其他的都还挺好。
    因为陈玉楼接下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的手下,尤其是花玛拐把耗子二姑的耳朵给贴回去给。
    耗子二姑留了个全尸。
    然后再做成站僵装敛,居然放到棺材里面。
    这个过程,说句实话,如果是那种单纯的爱慕虚荣,一点没有同情心的人是不会做的。
    估计光是吹完了之后其他的不管不顾了,但是陈玉楼并不是这样。
    陈玉楼虽然有些爱慕虚荣,有些爱吹牛,但是这个人本质确实还可以。
    到了之后这个时候还能做到不忘初心。
    记得自己出去到底是做什么的。
    还是要把耗子二姑弄了一个全师,然后入脸放在棺材里。
    整个事情才算做完。
    之后陈玉楼又让昆仑摩洛将那个老狸子直接包皮剔骨。
    肉是不敢吃的,直接放在火堆里面烧掉。
    而且那个肉烧起来还有一股腥臭的味道。
    幸好现在天已经亮了,众人已经不打算在这个义庄里面再呆了。
    所以烧的虽然已经非常臭,而且冒出一阵阵的黑烟,倒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老狸子的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这只老狸子的皮已经秃了不少了。
    所以看起来并不是很好。
    但是这个老狸子的骨头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
    所以陈玉楼也让昆仑摩罗把这个东西仔细的装好,有机会的话要把它晒干。
    然后再磨成粉,就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了。
    把这些东西都安排下去之后,几个人再随便的拿出了自己携带的一些干粮,放在火上烤热。
    之后煮了点茶,吃了点东西。
    然后又要返回到寨子里面,打算找一个苗人作为自己的向导。
    这也是昨天晚上陈玉楼看到鹧鸪哨等人用娘家的打扮,在山里面行动得到的启发。
    既然如此,还是要找一个苗人向导,在瓶山里面活动才会比较方便一些。
    不过找苗人的向导也是有一些技术性的。
    并不是所有的苗人都愿意给外面的汉人作为向导。
    而且湘西以外的苗人里面是分得比较清楚的。
    有生苗和熟苗的区别。
    对于这一点,很多生活在湘西以及黔东南很多地方的人都比较清楚。
    所谓的生苗就是那些居住在深山老林里面,比较独立而且比较封闭的苗人。
    这些苗人基本上保留了上古时期,蚩尤后代苗族后裔的这些一些风俗习惯和传统。
    所说的语言也是非常古老的苗话。
    这些生苗跟汉族人之间很难沟通。
    因为语言不通,而且对汉人也有很深的戒心的。
    毕竟古代苗人的祖先跟汉人一直是打仗的。
    甚至从中原地区一路打到了西南地区。
    而所谓的熟苗就不太一样了。
    这些熟苗是可以说汉话的,跟汉人非常熟悉,接触的非常多。
    对汉族的风俗习惯也比较了解。
    同时对汉族人也没有那么的敌视。
    甚至有很多熟苗实际上是跟汉人通婚的,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汉化。
    只是这些熟苗还保存着很多苗族人的一些生活习惯风俗和文化传统。
    同时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会说苗话,也会说汉话,是非常好的翻译和向导。
    因为这些熟苗对于湘西一带的大山也是非常熟悉的。
    陈玉楼等人出来之后,马上就到寨子里面去找向导。
    陈玉楼找的向导是熟苗里面的熟苗,已经非常的汉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