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斯自荐
作者: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成蟜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地便昏睡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腹中空旷,饥饿感袭来,才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睛。
    入眼便看到一个人影,好似一座蜡像,一动不动地站在不远处。
    待到那人容貌逐渐清晰起来,成蟜才坐直身子,有些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在这儿?”
    “斯在等公子醒来。”李斯答道。
    成蟜抬头看向窗外,只见烈阳高照。
    温热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让他轻微有些汗感。
    成娇松开束腰的腰带,扯了扯领口,灌进去一股凉风。
    慢慢地放下有些发麻的双腿,轻轻地按揉着小腿肚,说道:“还有什么事?说吧!”
    “斯茕茕一生,只为寻一明君,一展毕生所学,此前被吕不韦的权势遮蔽双眼,浑浑噩噩数载岁月,竟一事无成。”
    “公子昨日一番话,犹如晴天霹雳,将斯从迷茫中唤醒,使斯重见本心。”
    “故而特来恳请公子,向王上举荐,斯必用尽毕生所学,辅佐我王扫清寰宇,实现宏图伟业,成为天下共主。”
    李斯跪在地上,情绪激动,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举过头顶:“此乃李斯所写,秦扫灭六国之战略,还请公子过目。”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斯。
    在他说出这番话之前,成娇完全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然而,真听到李斯的自荐后。
    成娇又觉得,合乎情理。
    这才是真正的李斯。
    一个为了实现心中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实现个人私欲,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攀附权贵,可以摒弃个人道德底线的人。
    历史上,李斯为了政治前途,可以背叛吕不韦,为了保住在秦地位,可以杀害同门师兄韩非,为了手中相权,可以篡改遗诏。
    那么今日,李斯为了摆脱平庸,向痛打过自己的成娇自荐,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成娇不问政事,却是秦王手足,确实符合李斯现在的需求。
    尽管李斯黑点众多,可也有更多的可取之处。
    能够成为秦帝国的丞相,绝非泛泛之辈。
    至少,他眼光毒辣,敢赌敢做。
    不过一天的时间,他就抛弃了侍奉数载的吕不韦,转投成娇门下。
    一个被打了脸,却依旧是秦国第一权贵的吕不韦,一个行事无状,身份尊贵却又危险的成娇。
    李斯的选择,怕是要惊掉整个咸阳城的下巴。
    可那又与成娇何干?
    “你有着超乎寻常的政治嗅觉,却又有着比政治抱负更加重的私心利欲,我不知道这一次王兄用你,对秦国是好还是坏。”
    成娇踩实地面,站起来走到李斯旁边,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道:“但,我愿意再给你一个机会。”
    公子为何说再?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不解,随即俯身拜道:“多谢公子!”
    “你去外面看看,蒙恬若是还没来,便等他到了之后,与之一同入宫,若是来过了,就让李信陪你入宫一趟。”
    李斯蹉跎半生,终于等到入宫面王的机会,内心的激动难以压制,脸上带着真挚的喜悦。
    他再次弯身跪谢:“斯谢过公子,绝不会忘记公子今日的提携之恩。”
    成蟜伸手把跪在地上的李斯拉起来,淡道:“我不需要你感谢我,只希望你收敛私心,以秦国为重,莫要错负了我王的信任和委重!”
    先秦时期,跪拜之礼存在,但不盛行。
    即便是面对君主,也只是微微弯腰行礼即可。
    也只有在遇到十分重要的事情,或者是祭拜天地祖宗等重大场合,才会行跪拜之礼。
    而李斯跪谢成蟜,算是表明态度的一种方式。
    李信被成蟜托着手腕拉起来,内心再起波澜。
    倒不是因为成蟜将他扶起来,而是因为成蟜说的一些话。
    秦王的信任和委重。
    目前,李斯还没有见到秦王,成蟜就如此肯定地说,秦王会信任与看重他。
    不免让他联想许多,也许是成蟜在秦王面前提过自己,还得到了秦王的某种暗示。
    毕竟,结合成蟜那日痛揍他时说的话,可以看出,成蟜是欣赏他才能的,只是不满他委身于吕不韦府上,不为秦国出力。
    想归想,现实无从得知。
    李斯如此猜想,只是给自己的疑惑,找到一个合理的缘由。
    并不会完全相信这凭空所想。
    “公子举荐之恩,斯定然不会忘怀。”李斯站在成蟜面前,长揖到地。
    成蟜的态度不冷不热,在扶起李斯之后,便朝着屋外走去。
    他是饿醒的,自然要去找些吃食,安抚一下受了委屈的肚皮。
    刚走到门口,李斯便从身后追了上来,神秘兮兮地说道:“公子,还有一事,武王丞相甘茂之孙甘罗,年仅十二,正在吕不韦府上做门客,担任少庶子,欲出使赵国,劝说赵王割让城池于秦。”
    “既是劝说,便不会大动刀兵,对秦赵两国都是好事。”成蟜表现地不是很有兴趣,只是随口敷衍道。
    甘罗出使,十二岁拜上卿。
    这个典故,在后世广为流传。
    至于,拜为上卿后,甘罗如何,史书中并没有一字记载。
    或昙花一现,泯然于众,或不幸染病,英年早逝,谁也不知道。
    但他也没有对秦国造成危害,因此成蟜便对他不感兴趣。
    每个人能都有自己的命运,要是他凭借后世的上帝视角,每个人都想插手一下,岂不是要累死?
    李斯小步快走,拦在成蟜面前,目光扫向屋外,确认近处无人后,方才凝声开口:“甘罗年幼聪慧,此去应有所得。”
    “然,其意气风发,便容易行将差错,若被他人利用,或危及秦国,或危及王上,还请公子留意。”
    李斯开口之前,成蟜的想法很简单。
    甘罗自荐出使赵国,一为自己谋名谋利,二为祖父甘茂正名,告诉秦国上下,当年的那个甘氏回来了。
    成蟜目光幽幽地看着李斯。
    他若是没有听过李斯的话,那么这件事,他就可以让这件事按照历史走向,正常发展下去。
    可是,李斯偏偏说了出来。
    无论他是故意拉成蟜下水,还是真心思虑秦国,成蟜都不敢大意慢怠。
    先秦时期的历史资料太匮乏了。
    很多事情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如成蟜的结局,在史书上只有一句话: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没有任何缘由,没有任何过程。
    这样一个不好的结局,一直是成蟜心中的一根刺。
    不搞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就难以阻止它的发生,而成蟜最终也难以逃脱宿命,更别说在大秦做一个闲散富贵的王室公子。
    偏偏李斯的话,勾动了成蟜最隐晦的内心深处,使得他生怕错过什么,从而宿命难改,,结局凄惨。
    “事关重大,斯同样会告知王上,但请公子莫要大意。”
    等到成蟜回过神来,李斯已怀揣他那视为珍宝的灭国良策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