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后朝议(4)以犒赏稳军,以科举取士
作者:不吃猪饲料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最新章节     
    一番安排下来。
    三大主要机构皆是被调动了起来。
    力度之大,可以说算得上大夏全员出击了。
    不过,这也是必然。
    凡大战过后,必有人懈怠,而且有功的士卒往往也得不到好的妥善处理,这是古往今来的惯例。
    大家都忙着分润功劳了,何人会管这些埋骨沙场的将士?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很难想这么多。
    即便就算有人管了,那也是标准天差地别。
    就拿战死士卒的抚恤来说,若是中低层官吏从中作梗,那岂不是寒了这些烈属的心?
    再有受伤者一事。
    既然大夏这边判定为不适宜留在大夏军了,绝对是很严重的伤势,目前肯定是治不好了。
    但往往就是在这个群体身上,却得不到妥善安置。
    有关系的,那就是混迹在各大好机构,待遇优渥。有的人甚至会钻制度的漏洞,拉帮结派,培植党羽。
    没关系的,却是落得个孤独终老的下场,晚年凄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他从来不敢奢望大夏是一汪清塘,个个都是秉公执法、毫无私心、刚正不阿的圣人,这是典型的乌托邦式想法。
    人的私心是克制不住的,就算是圣人都是如此。
    但现在既然他做主了。
    这一点必须要改,能够压制一分就是一分。
    只要上面压力够大,下面的人就不敢乱来,如此也能少一分不公正的事发生。
    至于罚罪军按照同样标准执行一事,那也是他想了又想才下的决定。
    打造崇英雄、尚英雄的环境是必然的。
    如今异族人口占大夏总人口的一半了,若是在搞以前那套歧视的办法,必然会引起大夏境内的动荡。
    若是被有心人煽动之下,这将是一场巨大的风暴。
    与其如此,倒不如打破常规,将一切强制拉到正轨上去,只有让这些异族彻底融入大夏,忘记自身的种族限制,才能一劳永逸。
    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行。
    “吾王圣明,万民之福!”文武百官躬身回应。
    这个决定,没有人能够提出异议。
    大夏历来都是极为重视军中之事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夏这边军方的力量一直对朝堂有不小的影响。
    若是敢有人出来质疑。
    恐怕会站在整个大夏军方的对立面。
    秦天纵点了点头,示意群臣起身,随即看向了诸葛亮继续道:“孔明,‘凶兽之王’活动进展如何了?”
    “回禀王上!活动开展以来,大夏境内有大量凶兽之地,皆是被民众屠灭,极大的增强了百姓的尙武意识,民间近些日子,目前积分最高者已达三万余积分。”诸葛亮汇报道。
    闻言。
    秦天纵倒是惊讶了一番。
    没想到,竟然有人到三万多积分了。
    这个层次恐怕修为最低的都到凝真了。
    要知道,大夏除了有爵位的修士和文武百官才享受气运加持外,百姓可是没有这个福分的。
    如此情况之下竟然能够诞生凝真修士,属实算天赋异禀了。
    “不错!此活动再持续三日,便可结束。涸辙而鱼,对大夏有损,凶兽不应该彻底屠灭。”秦天纵想了想道。
    凶兽虽然在如今的大夏境内算是很危险的,但他并没有打算全部猎杀。
    在这个世界,有凶兽的威胁,百姓也能够提升修炼积极性。
    若是真全部杀光了,那以后百姓如何修炼?
    “王上圣明!”诸葛亮躬了躬身,沉声问道 ,“王上,太府寺这边已经将其他一应物资准备好!只是兑换清单上,还差一批血脉之力该如何处理?民间已经有许多声音需要兑换了。只是太府寺一直缺相应物品,并未开放兑换通道。”
    提起此事。
    秦天纵略微思虑了一番,才说道:“待三日后活动结束自然会有物资下放,此事不用着急。”
    他并没有将手中的血脉之力一股脑的拿出去。
    其一,大夏这边还有许多善后工作需要进行,若是这些官员都去吸收修炼去了,那后续的善后抚恤事宜谁来掌握?
    其二,事情办好了才有奖励。
    给他们三日时间缓冲,处理一应抚恤事宜,三日后再下发血脉之力,也算是对百官的奖励。
    当然--
    若是期间真有人徇私舞弊的事发生,他也会酌情削减这些人的资格。
    血脉就这么多,僧多肉少可不是谁有人都有机会的。
    能者居之。
    “是!”诸葛亮回应。
    “科举一事准备得如何了?”秦天纵再度问道。
    诸葛亮看向了陈平。
    礼部掌科举之事,各司其职,理应有陈平应答。
    作为礼部尚书的陈平站出身回应道:“王上,科举事宜已经准备完毕!按照您的要求,此次开国第一次科举选贤举能都以此为标准。
    如今报名的学子已经超五十万,定能为大夏选得一番人才。”
    秦天纵昂首。
    他对科举是有要求的。
    古代八股取士,对于目前大夏的情况而言,已经不合时宜了。
    只有针对性的选贤举能才可尽可能的选拔人才。
    所以,在题目的设置之上。
    多是一些现代的应试之法,当然这不过是初考罢了。
    且都是贴近实际治理的。
    其中也不乏实操题,如同工匠的考试等等,毕竟许多部门是需要能做的人,而不是能说的,这实操便是成了关键。
    不过这只是文官的选拔。
    与之相对的便是武官的选拔。
    武官采取的是武举的形式,也就是比武的法子,以及兵棋推演。
    如此综合之下,才能真正的算得上选贤举能。
    至于题目一事嘛。
    他倒是不怕有泄露的风险。
    因为出题一事,他参与了,而且是在气运真灵秦小真的全力辅助之下。
    当然,题目的难易程度也还好。
    早在许久之前,大夏就有相应的书籍下发了。
    想要考试的考生若是真好好准备了,自然是没有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三日后开考吧!考官一事,通知到大夏所有官吏,考官的选择,最后一日会公布的,所有人皆有可能。”秦天纵沉声道。
    第一次科举,他可不想有什么丑闻出现。
    这是大夏选贤举能的第一次,若是真有什么幺蛾子出现,这将极大的打击民间之人的信心。
    果不其然。
    当秦天纵说出最后一日才公布考官一事后。
    有的眼里不觉的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
    到目前为止,他们连题目是什么都不知道。
    如此就算了,如今就连考官都藏着掖着,这就少了极大的操纵空间了。
    要知道,在历朝历代这绝对保密的考试都是不存在的。
    手眼通天的人,随便都能搞到一些消息,固然不准,但也能推衍个大概。
    但如今呢?
    有气运真灵的存在,一切都严密了许多。
    没有任何操纵空间!
    当然,若是作为君王的秦天纵愿意泄露,那还有可能。
    但这现实吗?
    “是!”陈平回应。
    心底倒是松了不少。
    近些日子,朝堂有同僚有意无意的试探,让他不胜其烦。
    如今王上在朝堂表态了,自己的压力就少了许多。
    不过,他倒是能理解这些官员的做法。
    谁家没个亲戚熟人的。
    想要入朝为官,这科举就是最适合的路。
    要知道刑部尚书一职如今还是尚书令姚崇暂代的!
    若是没错的话,这次开国科举的状元必定是担任那刑部尚书无疑了,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想想!
    若是家族出一个三品大员,那又是何等场景?
    大夏目前世家还没成形,但这是个必然的趋势,没有办法避免。
    若是有三品大员的支撑,那该家族迈入大夏世家的路就会好走许多。
    但现在。
    这些人的小心思就断了。
    大夏子民皆有希望搏一搏这三品大员之位。
    不论是将门之后,还是官吏之家,亦或者贩夫走卒,皆有可能一步登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