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注射激素只为不喝醉
作者:老杨半仙   我在非洲当酋长最新章节     
    萧鹏起床的时候直接戴上了痛苦面具。
    昨天和亚历山大‘喝美了’,代价就是起床后头疼欲裂。
    “老板,醒了?”左伶端着温蜂蜜水走了过来:“喝杯蜂蜜吧。”
    萧鹏接过蜂蜜水一饮而尽,他看了看周围:“我怎么回来的?”
    左伶道:“昨天你喝醉了后非要带着林诺夫斯基先生去找快乐,结果刚一出门风一吹你就睡过去了。然后我们就把你带回来了。”
    萧鹏叹气道:“每次跟亚历山大喝酒都是这个结果。”
    在浴缸那里低身忙碌的右伶道:“林诺夫斯基先生对这个事情特别感慨。他说你绝对是个好朋友,对他没有任何提防的心。老板,洗澡水已经好了,你过来泡一会儿吗?”
    “当然。”萧鹏直接翻身下床走到浴缸泡在里面闭目养神。
    衣服?什么衣服?
    果睡万岁!
    “亚历山大怎么样?昨天他喝醉了没有?”萧鹏还有点儿不服气:“这家伙每次都灌的我找不到北!”
    右伶道:“哦,你不用替林诺夫斯基先生担心。他还好,没有什么问题。”
    萧鹏瞪大眼睛:“我特么的是替他担心吗?这家伙每次都把我灌的这么惨,我特么的不能接受!”
    双伶对视一眼后道:“老板,我建议你今后还是不要和林诺夫斯基先生喝酒了。”
    “为什么?”萧鹏不解。
    结果双伶都面露难色一言不发。
    萧鹏突然笑了起来:“你们想说的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激素的事情吧?”
    双伶异口同声道:“你怎么知道的?”
    萧鹏道:“亚历山大告诉我的啊!你们从小都会注射激素提升两种酶不是吗?”
    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两种霉素就是事关酒精对人体的影响的,这两种霉素含量多少就决定酒精对人类的影响多少。
    世界各国很多谍报人员都会注射激素提升酒精耐性。
    很多人都以为那些从事谍报工作的人员都像007那样走到哪里都光彩耀人美女相伴,或者各种渗透盗窃,其实真正的谍报工作真的没有那么高大上,基本上就是花钱买、喝酒套、美人计、翻垃圾箱……
    二战时期几乎影响了战争格局的德国超级间谍伊萨亚斯-巴兹纳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说当时德国的谍报工作不是那么烂,如果二战时期德国能多重视这哥们的情报,估计现在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在唱德国国歌!
    当时伊萨亚斯几乎获得了英国的所有重要情报,而且全部交给了德国。
    但是就这么一个从英国手里窃取了超大量绝密情报的超级间谍,却连基本的英文都不会说。
    这哥们出生于现在科索沃地区的普里什蒂纳一个阿尔巴尼亚地主家庭,十四岁时候举家搬迁去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以为他成绩过于不好,所以被送到伊斯坦布尔的军校上学,然后一年之后,只有15岁的伊萨亚斯就参加了法国陆军。
    他怎么会加入法国陆军?
    这就要说下历史背景:一战结束奥斯曼帝国被肢解,当时法国和英国军队驻扎在伊斯坦布尔,换句通俗易通的话说:伊萨亚斯当了‘二狗子’。
    而他当二狗子的时候就干出一件相当神奇的事情:他发现英国的仓库看守松懈,于是带着几个人就溜进英国仓库偷走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然后顺手再偷一辆英国卡车,把东西装车后一起打包带走。
    主打的就是‘空手而去满载而归’。
    当然,他这么做还真的不是因为什么家国情怀,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在伊斯坦布尔有人暗中不限量收购这些东西。
    收购这些武器的人是谁?
    就是今天人们说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那个时候英国的仓库就是他的自主超市,他用这样的办法几乎搬空了英国仓库。
    但是常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一次他被英国人当场抓住差点儿被活活打死。
    关键时候伸出援手的是法国人:我家的二狗子让你打死是什么事?
    本来英法两国人就不对付,所以法国士兵冲进了英国军营抢出来了伊萨亚斯。然后法国人干了一件很法国的事情:他们判了伊萨亚斯三年的劳动改造,但是劳改地点却放在了法国马赛。
    他就这么免费出国了。
    然后在法国这哥们也没怎么坐牢,而是在马赛找了个锁匠的工作,后来又去干机械维修,一直到1925年才回到了已经独立的土耳其。
    由于当年他卖给凯末尔不少武器,尽管他就是为了赚钱,但是也算是支持了土耳其独立,于是土耳其也没亏待他:让21岁的他进入了交通部工作成为中央部委的一员。
    按理说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前途无量,但是玛丽萨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人不轻狂枉少年’,年少多金有权有势的他迅速过上了新闻里的贪腐官员的生活,什么以权谋私,包养情妇……
    没过多久时间东窗事发,被赶出交通部送到了消防队。
    这个事情让伊萨亚斯非常不满,开始旷工消极对待,最终结果就是失去公职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但是这个职业反而成就了他——非常善谈的他就通过和乘客聊天的方式,在几年内掌握了阿尔巴尼亚语、土耳其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法语几种语言。而且由于和乘客聊的太开心,在1933年的时候还被一名德国歌剧演员带他去学了歌剧。
    二战爆发的时候,由于在一战时候土耳其吃了大亏,所以这次他们选择了中立。
    但是他们的战略位置又过于关键,所以不管是盟军还是轴心国都大力拉拢土耳其,各国谍报人员齐聚安卡拉(土耳其首都),白天唇枪舌剑,晚上暗杀刺探,外交战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局面。
    那时候的土耳其到底有多热闹?
    当时德国驻土耳其大使叫帕彭,他家附近曾经连续七天发生爆炸案!而英国大使许阁森爵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被人连续炸了五天!
    由于那时候外交战实在过于激烈死伤过于严重,所以各国大使馆都面临着人员缺口,很多岗位就不得不面向社会招聘。
    这也让伊萨亚斯看到了机会,跑去安卡拉找工作,他觉得自己会好几门语言应该没问题。在外国大使馆的收入肯定比开出租车高得多。
    事实证明他想的没错,到了安卡拉后他成了香饽饽:南斯拉夫大使馆看好了他的语言能力准备聘请他当门卫,干了一段时间瑞士大使馆又看中他的驾驶能力要聘请他当司机,过了一段时间后漂亮国大使馆又看中他曾经的入伍经历聘请他去当保安……
    他几乎在安卡拉的大使馆干了一个遍——反正谁给钱多他去谁那里。
    而他在各国大使馆工作的丰富履历最终让他得到一份薪资相当不错的工作:成为德国商人阿尔伯特-詹克的跟班。
    这个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妹夫不是一般人,名字叫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没错,就是那个促成轴心国同盟、和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德国外交部长,后来还直接参与了闪击波兰、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二战后被直接判处绞刑的那位。
    詹克作为德意志上三旗的老贵族,给伊萨亚斯的薪资待遇相当不错,给他当跟班用一句话形容就是‘钱多事儿少美滋滋’,结果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伊萨亚斯即将飞黄腾达的时候,他却又丢掉了工作。
    而他丢工作的原因……
    真心令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