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打上门的陌生大妈
作者:老杨半仙   我在非洲当酋长最新章节     
    萧鹏在外国那么久看了不少地方,他现在有一个结论。
    在‘民生’这方面,龙国就算不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也绝对是第一梯队。
    现在的龙国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是高价的收购粮食刺激国内粮食生产,确保龙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另外一方面则大量进口国际低价饲料粮来增加龙国的肉类产量,让老百姓吃的满嘴流油心宽体胖……
    而支撑这一切的靠的是什么?
    钱!
    和印度做个对比就行,难道龙国人天生饭量就是印度人的两倍以上?
    除了这一个理由之外真的无法解释两国的粮食产量和进出口数量如此异常。
    事情就是这样:龙国进口粮食不代表国内缺粮;印度出口粮食不代表印度粮多。
    老祖宗都说‘民以食为天’,龙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老百姓吃饱了肚子!
    别看龙国天天呼吁节约粮食,这并不是因为缺粮,而是龙国在‘吃’这方面连万分之一的险都不愿意冒!
    考虑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单凭简单点粮食进出口数量数据来看是看不出来的,而是应该从老百姓的腰围和体重上去判断!
    别看印度人天天喊着他们是‘超级大国’,天天说他们肯定超过龙国,说他们现在年轻化能吃到人口红利之类的。
    谁信谁傻x。
    所谓的‘人口红利’真不是人多就是‘人口红利’,一个平均年龄五十多岁的国家能不年轻化嘛……
    印度这个国家真的是穷,全方位的穷。
    那为什么很多人却觉得印度是个‘超级大国’?
    吹的,吹牛吹多了自己都信了那是真的了。
    还记得有个黑框眼镜天天拿着扇子的胖公知说他最喜欢的国家是印度,说喜欢印度的平和。原话是:‘印度整个社会的平和,到处看不到警察,然后贫民窟那么大但是犯罪率很低,几乎见不到小偷’、‘乞丐眼神中都很平和’等等等等。
    反正从他嘴里的印度是什么样子呢?之所以他们战争输了是因为印度性格平和不爱打仗,说他们国家以佛教为主所以平和,说他们因为平和连奥运会的奖牌都不争不抢;说印度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说街上很少看到警察也没有小偷……
    印度人听后都震惊了:这样的印度在哪里?我也想去!
    印度人不爱打仗?几次印巴战争?出兵吞并锡金,周围邻居打了一圈!
    印度人以佛教为主?现在去印度看看还有佛教吗?那边可是官方灭佛!
    他们去奥运会不抢金牌是因为不想抢吗?说他们夜不闭户……
    这倒是真的!
    因为大量的印度人压根就没房子!
    他们就住在街上!
    不过想一下那个胖子倒是也能理解,他这个人嘛,去了加拿大说那丽福利高人们有礼貌;去了英国就说英国人有风度很绅士,去了霓虹国说那丽人们谦虚街道干净,不过对他生活那么久的北都?他嘴里没有一句好话。
    不过那时候吹印度的还真不止他一个人,当时吹印度那基本上是公知必修课。
    那时候真的把印度吹上了天,天天鼓吹什么‘龙象之争’,在那些公知嘴里,印度是‘民之之母’,龙国最大的对手巴拉巴拉,
    吹也就吹了,问题是还有很多人真的认为龙国的产能可以转移到印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确实,印度人和人一样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是龙国的劳动力和印度的劳动力是一回事吗?龙国的市场和印度的市场是一个级别吗?
    这就好像《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也教过郭靖也教过耶律齐,可是这俩人功夫是一个水平吗?
    周芷若也学过九阴真经,那让她去找找同样学会九阴真经的郭靖去比比啊!乔峰会降龙十八掌,史火龙也会降龙十八掌,两人打一架估计他连乔峰一掌都接不下!
    龙国和印度就是这么回事。
    其实‘世界工厂’这个名头在世界范围内转移过很多次。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厂’,漂亮国也曾经是‘世界工厂’、霓虹国和德国也曾经是‘世界工厂’,现在轮到了龙国。
    不是什么国家都能成为‘世界工厂’的,想要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全部工业体系;第二,大一统的国家,第三,庞大的受过中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这才是人口红利!
    以上四个国家都是当时所处历史时期能满足这三点的国家。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英国已经没落,霓虹国让漂亮国给拆分了;德国那边绿党折腾了几年搞起了去工业化;漂亮国产业空心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建国喊了几年让工业回归,可是到了今天他们不采购外国零件连辆自行车都造不出来!
    那么印度为什么会人觉得世界他会取代龙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人多,而且他们有很好的工业基础。
    当年的印度工业基础真的领先龙国几十年!
    他们原来是英国殖民地,二战时期英国进行了工业大转移,在印度建立了工厂、铁路和供电系统。对了,当时厄立特里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意大利在那边也建设了很多工厂,而英国人离开厄立特里亚的时候也发挥了他们一贯不做人的作风,把那些工厂都拆了全部送到了印度。
    这都为印度打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
    当年印度还有一个叫做罗易的跑到龙国来‘援助革命’,因为在他眼里,印度是文明的工业国,龙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他来援助龙国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等到龙国建设后,印度的工业化程度也是远超龙国的,那时候他们的钢产量是龙国的接近十倍,生铁产量超过五倍;铁路里程是龙国的两倍!
    一直到1994年,龙国的铁路总里程才刚刚超过印度!
    最可怕的占比是工人数量:龙国刚建国的时候只有120万产业工人,而印度呢?超过六百万!
    而且他们还有120多万的在校高中生,同期的龙国只有26万,那时候的gdp龙国不到印度的一半。
    那时候的龙国多穷?5.4亿人口,人均gdp只有23美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6美刀,在印度面前真的就是个‘弟弟’。
    那么现在呢?两个国家早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就连曾经印度人引以为豪的钢铁产量,现在也不足龙国的十分之一:现在的情况和当年正好反了过来。至于发电、是有、铁路、电子工业……那是全方位的碾压,他们想取代龙国成为‘世界工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口红利不是说人多就行!也要讲究质量。
    关于印度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他们其实只有一亿人口。
    那剩下的十多亿呢?
    那是贱民,压根就不算人。
    那为什么不推翻这个制度?
    谁推翻?
    高种姓的贵族、精英自己推翻自己?
    底层连自己命运都无法主宰还谈个屁的政治!
    除非印度爆发一次革命,否则都是这样子。
    这还真不是瞎扯,英国当年为什么强大?通过‘圈地运动’和‘劳动救济’获得的土地和自由劳动力;漂亮国是通过‘南北战争’、‘废奴运动’和‘西进运动’得到的这两样。
    他们这些运动说白了都是‘土地改革’,把农奴从地主手里解放出来,经过教育、培训成为产业工人,这样国家才能实现工业化,然后有了工业化的化肥、农田水利电力、农用机械、交通运输这方方面面来反哺农村,这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而印度呢?说是有十年义务教育,其实大量农村人口和低种姓儿童无法入学,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入学率就不到60%,五到八年级的时候辍学率则高达50%!而且大量的女孩压根就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这样的情况有什么人口红利?
    “我在非洲最愁的就是培训那边的工人。那真是手把手的教还不一定教的会,印度比那边情况好不了多少。就这样还以为龙国行他们也行?做梦呢!”萧鹏下了个结论:“涵涵,好好上学,今后出去走走看看,那时候你就……”
    他得话没说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
    “谁啊?”萧鹏一联懵,他这是在酒店里,有谁会这么砸门呢?
    这时候陈芸站了起来:“我去开门。”
    萧鹏想要拦住她,结果陈芸更靠近门的位置所以直接起身去开门,过去的时候还给萧鹏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有危险的话做出反应。
    由于卢卿涵在旁边,萧鹏也不能制止她,于是盯着门口想要看是什么情况。
    陈芸也保持警惕,侧身打开房门,结果开门后门口站着一个陌生大妈。
    “你找谁?”陈芸看到陌生面孔转头问萧鹏:“萧鹏,这是找你的?”
    萧鹏也是一脸懵:“我不认识啊!”
    就在他们以为这是找错人的时候,那个陌生大妈突然喊了一嗓子:“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你们快来啊!”
    说完她直接揪住了陈芸的衣服,然后朝着陈芸脸上就打了一巴掌,陈芸反应也快,直接抬手格挡住了这一巴掌。
    “你是谁?你要干什么?”陈芸一脸怒色。
    说起来也巧,那个大妈的这一巴掌正好打在陈芸抬起的手肘上,疼的她惨叫一声,然后却一脸怒色的看着陈芸:“你还敢挡?你勾引别人老公还有理了?姐妹们,快点儿来,打死这个不要脸的j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