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人在囧途
作者:老杨半仙   我在非洲当酋长最新章节     
    现在龙国高铁发达,五六百公里路程基本上就是两三小时的事情,但是在没有高铁的话那是什么概念?
    去阿钦斯克一共184公里,火车直接跑了三个小时。
    说白了就是当年龙国的绿皮皮火车。
    这一路上说舒服吧?确实挺舒服。
    俄罗斯的火车都是宽轨火车,真比龙国的火车要宽敞很多,这班火车上都是包厢,里面空间很大。
    不过这火车噪音那叫一个大。
    坐过绿皮皮火车的人一定对这火车非常亲切,全程‘咣当、咣当’的响声。
    这里的噪音还不是最无奈的,最无奈的是经常有女人敲门,问他们需要不需要服务……
    亚历山大告诉他们,有一些女人会算好时间专门在阿钦斯克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铁路线上干活儿。
    每周只有一天正好是两辆车在这里交错,她们就会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上火车,然后再阿钦斯克下车,再坐着返程的火车从阿钦斯克回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到了阿钦斯克他们首先去找了个酒店睡了一晚上——因为第二天才有去列索西比尔斯克的火车。
    到了第二天他们又坐上了火车,这次更悲催。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阿钦斯克由于是干线,用的还是电气火车头;而到列索西比尔斯克由于是支线用的则是柴油机车火车头,还是chme3型柴油机车。
    这种火车头在1991年就已经停产,但是到了今天和另外一款更古老的tem2型柴油机车依然是俄罗斯主力调车机车,两种火车头加起来占了俄罗斯调车柴油机车车队的九成以上的数目。
    他们还很有创意的在冬天的时候会在火车头前方安装一个像是推土机似的的尖锥型大铁铲子防止铁路积雪,
    就坐着这款火车,一群人咣当咣当的又坐了四个小时,终于到了列索西比尔斯克。
    然后他们又睡了一晚上。
    这是因为到了这里的时候距离目的地还有二百多公里路程,如果这时候开车赶路的话就需要赶夜路。
    在这个季节赶夜路约等于找死。
    等到第二天一早,他们开上了五辆早就准备好的加满油的拉达‘尼瓦’就开始赶路前往捷亚。
    这段路程大概一百五十公里。
    萧鹏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亚历山大要准备五辆车!
    他在非洲体验过很多的‘烂路破路’,但是那起码的还算是路!
    而在这里呢?
    由于下雪的缘故,这里的路压根就不能算是路!
    这里的土地都被冻得比钢铁还硬,他开车走的每个坑都担心减震会断掉或者底盘会断裂!
    这样的车速根本走不快,在这里能保证时速二十多公里就很不错!
    但是这就要给尼瓦这车点个赞。
    能在这里跑?真的很结实啊!
    “鹏鹏,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念的是什么?”对讲机里传来了杨猛的声音。
    他们每个人一辆车,就是通过对讲机联系。
    萧鹏拿起对讲机不解问道:“怀念什么?”
    胡二愣的声音传来:“他怀念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姑娘吧。”
    小穆的声音又响起:“二愣子,你是不是对‘姑娘’这个词有什么误解?那个大妈差不多六十岁了吧?你和猛子加起来也没她重。”
    胡二愣道:“或许猛子喜欢这一口呢!”
    亚历山大的声音传来:“我认为胡二愣说的有道理,这肉肉的抱起来也舒服啊!”
    杨猛气道:“你们瞎扯什么呢?我现在最怀念的是那辆副驾驶上安装炉子的尼瓦!我的天,我冻得膝盖疼!”
    萧鹏问道:“你没把毛毯盖在腿上?坚持一下吧,这毕竟是俄罗斯车!”
    这老款尼瓦确实很耐操皮实,但是就像萧鹏说的那样——这是俄罗斯车。
    俄罗斯人的风格就是不管什么东西,能用就行。
    车子能开,皮实,那就是俄罗斯汽车的全部存在意义。
    这辆车没有空调只有暖风。
    而那个暖风……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里太冷的缘故。这车的暖风不能说是个摆设吧也是个聊胜于无。
    他们开车的时候那都需要‘全副武装’,穿的那叫一个厚实,帽子手套靴子一样不能缺。
    就这样也冻得人受不了。
    杨猛一愣:“毛毯?哪来的毛毯?”
    “我靠,就在你副驾驶的包上!”杨猛道。
    “找到了找到了,这样好多了。亚历山大,你们俄罗斯人也真能受得了这里的环境!”杨猛道。
    亚历山大道:“我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感觉小时候在这里的生活比现在好太多。那时候路坏了有人修,现在路坏了也就坏了。”
    萧鹏无语道:“亚历山大,你就别在那里给自己脸上增光了,这还叫做‘路’吗?”
    在萧鹏眼里,他们现在走的地方绝对不能叫做是‘路’,他们都有一种在海边礁石上开车的感觉。
    亚历山大道:“这里算是冻土带,冬天的时候土地结冰,等到天气温暖的时候道路里就会充满水分变成烂泥道路就会变形,等到冬天再次结冰路就变成这样子了。不过放心,到了捷亚那边路会好走很多。”
    “为什么?”萧鹏不解。
    亚历山大却失去了声音。
    “嗯?亚历山大?”萧鹏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没声音了。
    对讲机里传来小穆的声音:“老板,他在打电话。”
    “哦。”萧鹏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后对讲机里又传来了亚历山大的声音:“萧,我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什么坏消息?”
    “拉尔夫-西蒙斯好像死了。”亚历山大道。
    萧鹏还没说话,杨猛急了:“你说啥?拉尔夫怎么了?”
    拉尔夫-西蒙斯,摩萨德在埃德度假村的工作人员,一个非常不像情报人员的情报人员。
    上一次见他还哭着嚎着让萧鹏带他赚钱。
    亚历山大道:“他回以色列,在斯代罗特遇到了哈玛斯的袭击,尼姆罗德-阿洛尼少将被俘。根据他的供词称,在第一轮火箭弹袭击的时候不少人被杀,名单中包括拉尔夫-西蒙斯。”
    对讲机频道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尽管拉尔夫有摩萨德的背景,但是在埃德度假村很多人都有特殊背景,这点儿并不重要。
    亚历山大也不是什么老实人。
    他们和拉尔夫的关系其实非常的不错。
    年龄相仿,又都是爱玩的人,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
    突然听到他的死讯萧鹏等人都有点儿无法接受。
    杨猛首先打破了平静:“不对啊!亚历山大,你说事情发生在斯代罗特?而且以色列还有一名少将被俘?你在逗我么?那不是以色列境内的城镇吗?而且尼姆罗德-阿洛尼这个名字我听着怎么这么熟?”
    以色列没有‘大将’这个军衔,所以‘少将’其实就是第二高的军衔。
    亚历山大道:“前几年以色列对巴军事任务一直是由尼姆罗德-阿洛尼负责的。这次哈玛斯来了一个突袭——三百千多枚火箭弹饱和式打击后特种人员渗入,无人机、动力伞之类的都用上了。很多以色列士兵都没出兵营就被灭了。”
    萧鹏倒吸一口凉气:“我靠,这是要开战的节奏啊。搞不好又是中东战争了,看来咱们的速度要快点儿了。话说哈玛斯的作战水平现在怎么突然进化了?”
    杨猛也不解:“一次发射三千多枚火箭弹?哈玛斯哪来的这么多火箭弹?”
    亚历山大解答了杨猛的疑惑:“东乌啊。你们那里不是也有来自东乌的火箭发射车吗?你以为北约的那些武器都用在战场上?早就卖遍北非中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