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打螺丝都没人要
作者:老杨半仙   我在非洲当酋长最新章节     
    萧鹏是真的没想到,就这么一件小事儿,结果生生耽误了萧鹏半个月的时间。
    厄立特里亚纺织部长已经到了贝宁,在龙国大使的斡旋之下,两国初步达成了关于棉花——成品布的贸易合作项目,下一步可能还需要贝宁的粮食出口。
    萧鹏这时候才知道,原来龙国从1972年开始就在帮助贝宁进行农业项目发展,别看贝宁这个国家不大,现在竟然是个粮食出产国。
    这在西非国家真的挺少见。
    一个国家局势稳定才能发展。
    这个事情真的是三国都乐呵——除了萧鹏。
    这段时间萧鹏差点儿累死。
    天天就是科托努——波多诺伏俩城市到处跑。
    就这么个小国家竟然俩首都!
    一个是科托努,一个是波多诺伏。
    而且这俩首都还是‘邻居’,两地相距也就是三十五公里。
    什么各国机关、机场之类的都在科托努,可是总统府却在波多诺伏!
    这事儿就要说他们的首任总统了,
    那哥们上任后折腾了好几年,折腾出来的钱就是为了建个豪华的总统府,而这个总统府就是建在了波多诺伏。
    然后这个国家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这纯属脱裤子放屁!
    而萧鹏这段时间为了促进这笔生意,就在这里两地跑。忙的不是不亦乐乎。
    毕竟他才是促成这笔生意的核心,也要跟着谈判才行。
    这时候,坐在萧鹏身边的罗永强开口道:“鹏鹏啊,今后谁在跟我说非洲人办事效率慢我跟谁急!咱们这边倒好,纺织厂还没开始投产,原材料就已经搞定了。”
    罗永强也从厄立特里亚赶到了这边。
    毕竟术业有专攻,他现在是萧鹏那边纺织集团的负责人自然也要负责参与这次谈判。
    萧鹏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那还不是为了钱嘛,有钱能让磨推鬼!”
    这时候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沈秘书接到一个电话,他说了两句话后挂断了电话,然后回头对萧鹏道:“萧先生,孙大使打电话说,你需要的事情我们全力提供帮助。”
    萧鹏点头:“那就好。”
    结果沈秘书补充道:“当然,你们进行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跟国家无关。”
    “啊对对对!”萧鹏点头道。
    罗永强好奇问道:“鹏鹏,你们不跟我一起回去?那你要做什么?”
    萧鹏道:“我们在这里还有点儿事要做先不回去,忙完了我们再回去。”
    他要干什么?当然是办正事!
    来这里他是为了黄金而来!结果却为了这些破事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他把这里有黄金的事情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乔安山,然后由他决定怎么做。
    这倒不是萧鹏大方,实在是他需要帮助。
    二十多吨黄金听起来是真的不多,但是他单凭自己是真的没法运回去。
    萧鹏突然那理解德纳尔为什么要把黄金藏在这里不能运走了。
    二十吨这个重量不上不下,但是要运走真的很麻烦。
    走空运?小飞机运不走,大飞机他没有。
    而且就算他有大飞机,想要不声不响的把二十吨黄金不声不响的运走那基本属于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用车运?
    生活不是电视剧啊!
    经常看到影视作品里有什么提着一箱子金条逃命的桥段。
    他们都是超人吗?
    黄金这玩意超重的,一个大点儿的行李箱就能装两吨黄金!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提的起来的!
    全都是天生神力吗?
    二十吨的黄金虽然体积不大,但是真的要用重型大卡车运。
    所以萧鹏让大使馆帮忙跟这边军方借了一辆‘解放’6x6大卡车。
    这里的军队装备基本上都是龙国货。
    有了大卡车怎么运回国?
    最好的办法是海运,用原油船运回去。
    这边常年都有龙国的运油船。毕竟这里属于‘几内亚湾’所在地。
    说起来贝宁这个国家挺让人纠结的,换成龙国的话来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几内亚湾位于西非中部,有丰富的海底油气资源,初步探明的石油储备就有八百亿桶,几内亚湾的各个沿海国家基本上都有石油。
    贝宁也不例外。
    一个有黄金有石油的小国还能穷了?
    贝宁告诉全世界——可以!
    说出他们贫穷的原因还真的比较可笑。
    总结起来就仨字:没文化。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苏联对他们的援助真的是到位了。
    当时苏联给他们几个选择:要不然种棉花,种多少苏联收多少;你们想搞工业?反正你们自己有原材料,那可以帮你们搞纺织业;而且这里非常适合建造水泥厂诸如此类的基础工业。
    最不济你们这里还有黄金,可以搞采矿业。
    结果‘变色龙’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于是纺织厂建起来了,水泥厂建起来了。
    而且他们对此还很不满足:要求苏联帮他们发展石油业。
    对这个事情苏联是绝对不愿意的,因为他们自己也要卖石油啊!
    但是为了这个‘小兄弟’国家他们真的是尽力了:还帮建起了海上油田、炼油厂之类。
    而且他们是真的教贝宁人啊,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一批又一批的苏联专家玩命的往贝宁跑,玩命的教贝宁人怎么发展工业。
    奈何他们根本教不会!
    当时贝宁人的受教育水平基本上都是属于胎教水平的,他们可不知道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教给一群文盲什么叫做‘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平纹布’、‘斜纹布’、‘纬编针织物’、‘热熔’、‘粘合’之类的区别,那根要了他们命差不多!
    龙国现在发展到今天做出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非洲逛了一圈萧鹏认为是:九年义务教育!
    扫盲运动真的很重要!
    当年苏联人在这里教贝宁怎么发展工业,虽然所有厂子都建起来了,但是一大群人压根学不会每人操作工厂的设备,生产的棉布跟擦屁股纸差不多,生产出来的水泥用来盖猪圈都不达标,用不了几年,纺织厂也荒废了,水泥厂也荒废了,
    至于他们寄予厚望的海底油田?到了1982年才打出第一桶油,而那时候国际油价已经惨不忍睹,更扯的是他们明明有石油,可是炼油厂却无法高效生产,只能靠着出售原油再购买成品油,结果算一算赔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迄今为止,贝宁这里发展的最好的是什么?农业、棉花种植、矿产!
    说到底都是一些不用文凭的基础产业!
    甚至说当年龙国来教他们怎么种粮食都吃尽了苦头:他们连怎么使用化肥都不会!那是各种浪费,真的是需要手把手的教给他们使用的化肥种类、时限、剂量。
    要不然能给土地上盖一层化肥!
    虽然现在这边受教育的人变多了,像纺织业之类的一些基础工业也有了,但是产业技术还真的是很落后。
    落后到什么地步呢?
    明明这里有棉花有纺织厂,成品布却要靠进口;明明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有水电站,整个国家却有八成的电量需要进口。
    开火锅店的胡青云有一个汽修厂。
    那个汽修厂里面有一台五吨级的起重机,就是汽修厂里常见的可以把车举起来维修车底的那种。
    就这个五吨级的起重机竟然是科托努的‘宝贝’:整个贝宁这个国家,五吨级的汽修起重机加起来不超过五台。
    到了非洲才能理解什么叫做‘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不夸张的说:整片非洲大陆上那些文盲们,你让他们去厂里打螺丝都没人要!
    唉。非洲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