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弹劾,文官崛起的势头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五章:弹劾,文官崛起的势头
    李善长真的走了。
    辞官加离开,一天不到。
    当李善长的马车出金川门的时候,浙东文官群体,纷纷欢畅起来!
    而同一时间,一封杨宪升任中书省右丞的圣旨,也下发了。
    这一下子,浙东文官群体更是吆喝起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
    第三天的早朝,由参知政事,右都御史汪广洋弹劾淮西勋贵众人私养家仆,并且不少人利用职务之便,不上职,在家中饮酒作乐。
    “草你姥姥!”
    人堆里,冯胜盯着汪广洋骂了一句。
    一旁的傅友德梗着后槽牙:“二哥,你开个口,咱干特娘的一顿!”
    冯胜白了傅友德一眼:“甘妮娘!奶奶的,人家现在是春风得意,你是个啥?”
    汪广洋站在中间,高声道:“启禀陛下!”
    “老臣还要弹劾郑国公常茂,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等勋贵十余家,包娼庇赌,于秦淮沿岸春意楼之中大肆挥霍!并以年轻女子为乐,袒胸露乳,是以狎妓之地!”
    “多数女子还以轻纱为衣,不着片缕,往来以淫秽之语揽客,行龌龊之事!道德沦丧,人神共愤!实乃重罪!”
    呃……。
    满堂的勋贵都愣住了。
    朱元璋挑眉:“朝宗,你怎知的如此清楚?”
    汪广洋面色一正,慷慨道:“老臣去……老臣接到下属禀告,秉着眼见为实之事,故在秦淮河对岸远观过。”
    “去你姥姥的!”李文忠翻着白眼。
    “特娘的秦淮河二百多尺宽,你特娘的,你拿锤子看,你当自己千里眼啊。”
    朱元璋看着几人,疑问道:“此事当真?”
    真的。
    别说朱元璋知道是真的,满朝文武都知道是真的。
    但这事其实一直都是拿来禁止文官去的,毕竟文官没什么钱。
    对于这些个富可敌国的有钱土老帽,一直都是无视的。
    人家有钱,你还能不让人家去?
    再说了,青楼合法啊,每年给你朝廷缴纳上万贯税收,你既然合法,人家用自己个的钱去,你总不能怪吧?
    但汪广洋弹劾的点就在于,他没直接说是什么罪。
    而是说道德败坏。
    那到底是轻拿轻放,还是雷霆手段,就要看朱元璋的理解了。
    这时候,这些公侯的怨气快升上天了。
    那些文官瞪着眼睛去看那些勋贵,只见这些个人捏着拳头,出气如牛,眼眸猩红,一双嘴皮子不断的动着……,可……,可就是听不着声。
    反正他们也知道,不是啥好话。
    比如人堆里面的华高。
    他经历上次的事儿,儿子没了,老婆也换了,虽然苦,但是换了个年轻貌美的媳妇,也算是个好事。
    这不,一高兴,就在春意楼请诸位老兄弟大干一天一夜。
    结果反而被这些个大脑袋给惦记上了。
    此时华高嘴里就不断冒出怨气无比的声音:x你姥姥……x你姥姥……。
    “你特娘念经呢?”一旁的勋贵拍了他一下。
    常茂也是撸起袖子,嘴里还咬着一根牛肉干,道:“诸位别着急,待会下了朝,随便找一个揍一顿,出出气!”
    最终,还是冯胜这个老二哥站出来承认了这事。
    朱元璋摆手道:“此事影响不好,你们身为朝廷勋贵,游历此等烟花之地,有失身份!”
    “凡是去过的,领军帐三十仗,再把……再把论语抄十遍!”
    靠!
    一群老军侯顿时无语住了。
    一双大眼睛看着皇帝陛下,简直快流出泪了。
    抄论语都来了。
    朱元璋这时候也心里暗笑。
    还是老三的主意来得好。
    “别想着找人代抄,你们那狗刨的字,咱清楚得很,找到一个别人代写的,咱就叫你们把纸给吃咯!”
    朱元璋淡淡道。
    朝会结束之后,朱元璋叮嘱了一下科举的事,便拂袖而去。
    群臣们则是心思不一。
    但毫无疑问,文官集体,这一次是大获全胜。
    勋贵们全部到了宫门口挨军仗。
    “邓老二,我曰你姥姥,老子是你二叔!”
    “草,你特娘的真打啊!”
    站在一旁的邓铭睁着大眼睛,看着冯胜,傅友德几人趴在椅子上挨军仗,一张脸板正却涨红。
    “陛下说,不打你们,就打我!”邓铭憋出一句话。
    十几个勋贵赤裸着上半身趴在长凳上挨军帐,这场面,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李善长昨儿个刚走,淮西这边就已经落了下风。
    这就是党争!
    文官集体这边,以汪广洋、杨宪、陶凯、詹微、宋濂、吕昶等人为首,很快就对淮西勋贵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
    说是报复,其实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杨宪拜丞相之后,入驻京城丞相府,这丞相府,即便是李善长都没有来居住过。一直住的是朱元璋赏赐的韩国公府。
    丞相府府邸巨大,装潢更是秀丽繁华,前后是一间五进五出的大院,院中有荷池,鱼塘,杨柳!
    而杨宪也是春风得意,连摆三天流水席,朝中大臣来拜贺者不计其数!
    其中最多的,是那些一直沉寂的读书人。
    李善长的离开,在他们眼里标示着淮西勋贵的落寞,胡惟庸虽然是淮西人,但是和淮西勋贵的关系还没到那。
    他只是尊称李善长为老师。
    但是实际上和这些淮西勋贵没有什么交情。
    “恭喜恭喜,恭喜杨公位极人臣啊!”
    “杨公于扬州牧守五年,如今是拨得乌云见明月,一片忠心在帝心!这杯酒,我敬杨公!”
    丞相府,热闹极了。
    流水席的桌子摆出了丞相府后门,一直摆到了后面的街道。
    并且后面的流水席是真的按照民间流水席的形式来办,三百桌宴席,一个时辰换一桌,虽然吃的一般,都是些白面馒头和一些炒的素菜。
    但只要你来了,就可以坐下来吃,到了第二个时辰,那就麻烦您哪来的回哪去。
    当然,也没人会在意这种赶人的行为,毕竟人家请你吃流水席,总不能还恼主人家吧?
    百姓还是很守礼的,来吃流水席的人,多多少少都要送上几句吉利话。
    说句杨老爷万福金安,那也是贺礼不是。
    而杨宪的嚣张,其实更是浙江群体乃至于整个大明文管体系的嚣张!
    并且,在接下来的科举上,他们更是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