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文忠的惊骇,断头山要断头?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四十二章:李文忠的惊骇,断头山要断头?
    “退……,退兵了?”
    战场上,随着战鼓声响起,李文忠的眼中闪烁着浓浓的不可思议。
    元人其实并未伤及根基。
    主力的骑兵连伤亡都没有什么。
    可为什么他们退军了?
    无数元人调转马头,步卒也纷纷丢下手里的长刀转身而逃。
    明军这边还没摸着头脑,元人就已经逃出了百丈。
    “陆亨,派人跟着他们,看他们去哪!”李文忠下令道。
    “是!”
    下一刻,明军之中爆发出欢呼声。
    “万胜!”
    “万胜!”
    “万胜!”
    此战,持续了数天,明军伤亡接近一万。
    正是因为如此的高压,在得知敌军退军的那一瞬间,明军将士们感受到了一股释放的快感。
    终于,退军了。
    和林外,数万尸体,匍满旷野。
    明军欢呼着,高喊着。
    五万大军入草原,如今只剩下两万多人。
    而且,尽皆负伤!
    此时,李文忠望着缓缓走来的那只银色铁骑,目光之中满是深邃。
    大明,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只怪物?
    此时,明军也逐渐安静下来。
    浮屠营,缓缓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定!
    再看浮屠营,那银色的战甲已经布满鲜血,上面是敌人的血。
    “李文忠,谢将军救命之恩!”
    李文忠缓缓拜下。
    不管是谁率领的这一支军队,他都当得起自己的这一拜!
    哗啦啦啦……。
    李文忠拜下,身后的陆亨也拜下,随后!
    两万明军,尽皆拜下。
    “谢将军救命之恩!”
    在众人的眼神下,那为首的人缓缓摘下了自己的钢盔。
    随后,露出来的一张……显得稚嫩,显得青涩的脸蛋。
    李文忠错愕的看着那露出真面目的人。
    近乎颤抖,近乎哽咽。
    近乎嘶哑的挤出几个字:“晋王殿下……!”
    ……
    徐达处,和扩廓已经僵持在这里足足快要一个月了。
    他也收到了来自朱元璋的手谕。
    ‘救下老三老四,此战功过相抵。’
    收到这个手谕的时候,徐达先是苦涩,随后苦笑。
    自己这样,算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吗?
    算是吧。
    就算是最后结局失控,可到底,自己还是达到了目的。
    只是,死了那么多将士。
    “大将军,元军又开始擂鼓了!”
    唐胜宗披甲入营,沉声道。
    “汤和到什么位置了?”
    “差不多到了断头山了!”唐胜宗回答道。
    “断头山?那里怕是也有元人的伏兵啊。”徐达道。
    唐胜宗面色有些沉重。
    ……
    断头山,位于岭北西南。
    汤和率领一万明军到了此地,目的是想要借机穿插侧面,实现一个大迂回战术,从侧面击败扩廓。
    可扩廓绝非常人啊!
    汤和到达此地之后,刚刚入峡谷,就和元军爆发了遭遇战。
    此时,已经是战斗开始的第二个时辰末端。
    “杀!!”
    元人爆发出震天怒吼,面对明军毫无畏惧。
    而明军这边,稍显混乱的匆忙迎敌,此时已经死伤过半!在面对元人的冲锋,尤其是峡谷这样的地形!
    明军没有办法抵抗。
    “轰轰轰……。”
    战马奔腾声响起。
    一番冲杀,明军大败。
    汤和持剑立定:“不可退!一退身后便是草原,除了骑兵,步卒根本无处可逃!”
    “快,快构建防御!”
    命令不断的下达,可由于地处狭窄的峡谷之中,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布置,往往是前面的人被挤到后面,然后人挤人的朝着后面堆积。
    可汤和又不敢直接退出峡谷,退出峡谷那可是茫茫草原,届时他们就是元军手里的牛羊。
    元人喜欢用绳索在马上套牛羊,而在战争之中,元人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对付明军的斥候。
    往往明军在前面跑,后面的元人夜不收就骑着马用绳索去逃马背上的斥候。
    而被抓到的斥候,下场会很惨。
    可以说,这是元人的惯用伎俩。
    “杀!!”
    正面在厮杀。
    汤和亲眼看到指挥同知张存道战死。
    看着气势汹汹的元人,汤和心里一阵无奈。
    自己自幼是贫困,长大后跟徐达一起参军,自己当千总的时候,现在的皇帝朱元璋还是马夫。
    后来,几兄弟在亳州城重逢,立志要建立一番功绩。
    当时何曾想到可以达到今日的地位?
    当时想的是能够当个将军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可没想到啊,朱元璋此人天生帝王相,竟是一路带着兄弟们建立了这个大明王朝!
    自己骄纵过,怕过。
    也因此受到了惩罚。
    被封为征南大将军那几年,是他这辈子最沉稳的几年。
    他其实已经想好了,等这次战事结束,就请旨告老,回老家凤阳养老。朝中局势他是一天比一天看不透。
    文臣武将,你来我往,他已经是疲倦了。
    不如回老家颐养天年,种点田地,养点猫狗儿来的好。
    只是这一次,他似乎回不去了。
    “将军,你快走!”参将方鸣谦牵来战马,急切的道。
    “走,走去哪儿?今日,我与你们同生共死。”汤和淡笑一声,淡然的拔出手里的剑!
    走不掉了,那就死吧。
    “侯爷!”方鸣谦痛哭流涕,不明白汤和为什么不走。
    “鸣谦!你父亲托我照顾好你,可我食言了,这扩廓确实是个妙人啊,步步算计。”
    汤和感叹道:“要怪,还是要怪勋贵们太贪了,急于自污,竟是被扩廓抓到了把柄。”
    “你走吧!骑上马,快走!”汤和转头道。
    方鸣谦的父亲是方国珍,也是元末浙东农民起义的领袖,在至正十七年投降朱元璋。
    如今在应天府南京颐养天年,不过身体一直不怎么好。
    方鸣谦算是个很有出息的儿子,自幼参军,靠着自己的本事立下战功,一路升迁至千总,名副其实的六品武官!
    这一次,随军出征,朱元璋也是看在方国珍这些年一直老老实实的份上,给了方鸣谦一个参军的位置。
    而汤和领一万人的时候,特意带上方鸣谦,是因为方国珍拜托过汤和,让他多多照料自己儿子。
    而没曾想,自己的有意照付,居然害了方鸣谦深陷重围。
    方鸣谦拒绝,咬牙道:“晚辈乃是大明将士,岂有逃跑的说法?”
    “将军,咱们跟元人拼了!”
    汤和刚想要点头,可下一秒,就听到有轰隆隆隆的声音传来。
    “什么声音?”
    方鸣谦也听到了,错愕的回头。
    随即,他脸色大喜:“龙旗,是咱们大明的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