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蜀王的噩梦成真 7
作者:胖虎她爸   我在明末,波澜壮阔的一生最新章节     
    当晚,成都无眠!
    见识到了贼寇威武雄壮的军威之后,成都的诸位大人谁还睡得着?
    巡抚衙门内灯火亮了一整夜,被巡抚刘汉儒召集起来的诸位大人们也商量了一整夜。
    性命攸关之际,大人们纷纷献计献策,无数的奇思妙想被想了出来。
    最后所有的计策都汇总到刘汉儒和党崇雅的手中。
    两人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汇总,眼光中满是欣慰!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万众一心,必能排除万难!”
    两人顾不得多做感慨,各自翻看起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只是没多久刘汉儒脸上的表情就变得僵硬起来。
    在一篇不知具名的建议中,某位大人豪情万丈的提出:趁贼寇,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之际,调集所有人马,全力出击,毕其功于一役!
    “要是打的过,本官还用得着你来提这建议?”刘汉儒无奈的摇了摇头,翻看起了下一篇。
    才看了一眼,刘汉儒的脸色就发绿了,某位高才建议:鉴于贼寇势大,敌强我弱,不如趁贼寇尚未完全封锁成都周边,全力突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看了一连两篇截然相反的建议,让刘汉儒心中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重新黯淡下来。
    他对剩下厚厚的一叠“计策”不再抱有幻想,能被诸位“高才”讨论后放在最上方的,都只是这等成色,剩下可想而知会是什么货色了!
    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继续看了下去。
    不出所料,接下来的那些计策,都是些不知所谓的胡言乱语,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
    最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党崇雅,希望能从那里得到一些靠谱的“良策”。
    而党崇雅此时的表情,非常奇怪,有愤怒,有惭愧,有欣喜,总之非常奇幻,刘汉儒从未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到同时存在那么多表情。
    良久之后,党崇雅回过神,对刘汉儒使了个眼色,刘汉儒知道他必然是有所收获想和自己私下商量了。
    刘汉儒强忍心中的热切,举头看向堂外的天色。
    此时已是四更天了,堂外天光已微亮,而堂中的众位大人也已经累的不行,刘汉儒索性让众人都回去休息。
    满堂的大人们离开后,不等刘汉儒说话,党崇雅就已递过来一张纸:“宪吾兄!这份建议你先看看!”
    刘汉儒迫不及待的接过看了起来,不久之后,看完整篇建议的他终于理解了党崇雅的表情为何那么奇怪。
    这位不具名的大人提议:为了拖延时间,建议巡抚大人用银子去贿赂城外的贼寇,让他们不要急于攻击成都。
    若是贼寇们不同意这点,就和他们谈花钱买命,需要多少钱才能不杀朝廷官员,一级一级的谈,知县,知府,巡抚。。。各是多少钱!
    不要怕丢脸,只求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只为成都能坚持到杨嗣昌赶来。
    若没能坚持到杨兵部赶到,那至少成都城内官员的性命还能保全。
    “此计。。。甚好!”刘汉儒此时也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评价这个建议。
    随后他又有些好奇的问:“于姜兄!这是哪位大人的提议?”
    党崇雅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
    刘汉儒老脸一红,知道自己失言了,提出这样的建议谁会署名?一旦被人知道了,怎还有脸活在世上?
    可以想到,这纸上的笔迹肯定也是故意为之的。只要是科举正途出身的文官们哪一个不擅长临摹多种笔迹?
    办法是好办法,可派谁去和贼寇谈又是个大问题!
    这个人要有一定的地位,可想而知成都城内有此等身份的大人,谁会愿意?
    而不论是刘汉儒还是党崇雅都不愿派自己的心腹去办这件事,因为一旦此事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沉思良久之后,两人不约而同的说出了侯良柱的名字,可怜的侯良柱再一次被赋予了“重任”!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总兵官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可在大明的文官们眼中,总兵官也就不过是个大一点的武夫,没有世袭爵位的武夫,又算得了什么?能替大人们效力,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别不知好歹!
    当侯良柱被从城头招回到巡抚衙门,再次被“面授机宜”后。
    他心中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了!
    “合着你们这群王八蛋都要脸面,就老子不要脸?你们给老子等着!”
    不过他也知道此刻还不是翻脸的时候,他脸色难看的勉强点头道:“末将这就派人去!一定不负大人之托!”
    “让侯采去!其他人本官不放心!”刘汉儒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吩咐道。
    “末将遵命!”侯良柱低下了头,眼中露出噬人的凶光,随后转身离去。
    城头上,当侯采得知侯良柱此行经过后,也被气的浑身发抖。
    若是按照刘汉儒的话去做,不管成还是不成,对他们父子俩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可以预料,一旦事成,功劳全是刘汉儒和党崇雅的。
    不成的话,则是自己父子因为贪生怕死所以擅自和贼寇谈判,与大人们没有丝毫关系。
    不管何种结果,自己父子俩的名声彻底完蛋!
    “父亲大人!他们既然不当俺们是人,俺们又何必再为这帮禽兽卖命?儿子这就去城外,引贼寇进城!”
    “是义军!”侯良柱此时对这个朝廷再也没有一丝的留恋。
    “是!父亲您说的对!是义军!”侯采重重的点头,随后向城下走去。
    没多久,侯采孤身一人骑着马,出城而去。
    五更天,蜀王府。
    “都收拾好了吗?”满脸倦容一身商人打扮的朱至澍对着身穿管家服饰的季迎春问道。
    “殿下!按您的吩咐,最贵重的都收拾好了,那些带不走的,都找地方先埋起来了!”
    季迎春做梦也没想到,蜀王殿下压根就没相信过任何人。
    包括派他去找侯良柱,所有的一切都是掩人耳目的把戏。
    虽然季迎春不知道蜀王的具体计划,不过他知道他兢兢业业侍奉数十年的蜀王殿下绝对属于深藏不露,以往表露出来的模样只是他故意给旁人看的。
    “那就好!咱们动身吧!”朱至澍最后留恋的看了一眼金碧辉煌的承运殿,快步走向寝宫。
    此时寝宫内,蜀王妃,蜀王世子还有几个朱至澍最宠爱的妃子,儿女还有十多名侍卫早已等候多时,所有人已换上了平民的衣衫,脸上都露出忐忑不安的表情。
    最让人意外的是,良医正凌子玉这个朱至澍口中的庸医居然也在场。
    此刻的凌子玉愁苦满面,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心中有多么的不愿意。
    “殿下!您来了!”
    一看见朱至澍进来,所有人都围了上去。
    “都记住!没有什么殿下!都叫老爷!朱老爷!”
    朱至澍面无表情的冷声道,随后快步来到了寝宫的角落,伸手转动了墙上的一个烛台。
    一阵沉闷的声音响起,墙角的地上一块巨大的地砖消失不见了,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地洞,在烛光的照耀中一条悠长的阶梯隐约可见。
    “都随我来!”朱至澍头也不回的顺阶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