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先知还是先烈
作者:咖啡就蒜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最新章节     
    事情的起因说白了就是领导意志,下面的人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把意志落实,充实,完善,开花结果。
    所以当有了领导意志这条缝,李乐开始琢磨着怎么能把这条缝扩成隧道,然后把车开进去。
    原本临安那边的服务区,还只是李乐筹划中脱离传统服务区快餐、超市、厕所、加油站的“老四样”,增加功能性和提升服务品质的2.0版本。
    但毕竟存在客观条件限制,距离市区稍远,周边没有能够增加容客时间的条件,而阳澄湖这里不一样。
    往北是待开发的旅游度假区,往南不到一公里就是唯亭镇,往西,除了今后几年园区外扩的厂区之外,还有围绕青剑湖周边大范围的地产项目。
    这么一圈盘算下来,阳澄湖服务区在经过基础设施,周边环境改造,增加休闲娱乐、文化服务、商贸购物一些项目之后,就会变成承载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并能服务周边的商业体。
    十几二十年后的那几家网红服务区,并不是因为一开始就有了规划,而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想拿下这个“日进斗金”的服务区,李乐发现,需要的是将这个结果,提前规划并展现出来。
    但是这么做,就得把“地主”,姑苏工业园区给拉进来,牵扯到的方面,从苏省高速和自己的长乐高速服务两家,变成了三方。
    可这三方里,两公一民。
    李乐这时候有些庆幸当初把小雅各布给拉上了船。小雅各布个人或许没什么,但是他背后呢?而且,园区里还有姓瓦伦堡的爱立信、伊莱克斯以及现在叫阿斯特拉,后来改名的阿斯利康。
    不过,也不一定保险,牛逼的公司在国内败走麦城的也不少。
    李乐寻思着,要不要之后再给这项目拉个背书。
    “刘师兄,你不觉得这里,是个藏风聚气的好地方么?”
    “藏风聚气?”刘向皱了皱眉头,“风水?”
    “其实就是地利。”李乐起身,走到那张园区规划图前。大长胳膊一伸,在阳澄湖服务区的位置点了点。
    “背靠阳澄湖,面向园区,处在沪海进出姑苏的隘口,周边是待开发厂区和居民区,如果这里形成一个集风景旅游,度假,周边居民生活,商务集中的区域,这个服务区的功能是不是能重新升级呢?”
    “业态进行重新规划,统一运营和监管,改造成除了服务区功能之外,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的集合体。”
    “客流从单一的高速路上的旅客,变成了游客,兼顾周边市民三个部分。”
    “既能满足高速公路的要求,又能满足面向园区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远比只提升形象的内涵和意义要大的多吧。”
    听完李乐的几句话,刘向捏着茶杯,盯着地图,拧着眉头,陷入沉思。
    而董泰和李泉,也有些吃惊,这些,好像在来的路上,李乐没和他们说过吧。
    又是一拍脑袋的想法?
    可听着,怎么也不像。
    尤其是董泰,把李乐说的几个点在心里过了一遍,犹豫道,“李乐,这个不就是hopsca?”
    “hopsca?”刘向扭过头,问道。
    “啊,就是集合了酒店、办公、公园、商场、会展和公寓的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刘向喃喃着,看向李乐。
    李乐摇摇头,“其实说不上是标准意义上的商业综合体,毕竟六大功能里,没有高速功能服务区,我倾向于叫服务商业集合区。”
    “还有,我们是高速公路服务商,不是地产商,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
    李乐又加上一句。地产,谁特么爱沾就沾。
    “园区里有邻里中心了。”刘向说道。
    “师兄,菜市场、小超市、生活服务攒在一起的邻里中心的性质、服务人群、包含项目和中间的纠葛,你不比我更清楚?这里主要服务人员,还是旅客为主,是周边居民的一个选择。”
    接下来的谈话,变成了刘向问,李乐答的模式。
    到了最后,刘向抱着膀子,坐在那,闷了好一会儿。
    “李乐,你这些东西,能不能成文?”
    “计划书加ppt?”
    “对。如果你想和把这个加入到园区的规划方面,得有个书面的东西。”
    说到这,李乐知道刘向已经被勾起了心思,于是一点头,“成,我回头拟一份出来,给您看看。”
    “也不是都给我看。呵呵。”
    “啊,谢谢师兄!”
    。。。。。。
    回去的路上,知道李乐和董泰肯定有话要说,李泉自告奋勇,当了司机。
    李泉自觉有时候脑子还是跟不上自家弟弟,执行些具体事务还行,其他的,还得修炼。
    “计划有变?”后座上,董泰问了句。
    “也不算有变。只不过是给省高速一个新型的商业开发和盈利模式的选择,就看廖局那边怎么想了,毕竟这个规划里,多了个工业园区,这种公对公的事情,谁都说不好他们怎么想,但是,往这方面努力最好。”
    “你这,两头忽悠?”
    “哎,你这新学的词儿可不能瞎用,怎么能叫忽悠?这叫描绘美好蓝图,大家一起合作,共赢。”
    “那些美好咱们先不说,就说几个问题。”董泰掰着手指头给李乐分析。
    “第一,你说的周边的区域开发,现在还都只是在规划里,在刘师兄那里看到的,都是草图,具体开发时间和执行计划,没的。以后有什么变化,你能说的准?别忘了,一任领导一套规划,朝令夕改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二一个,现在的阳澄湖服务区这边的高速客流量,是不是能支撑,园区自己都是刚起步。”
    “还有,按照你的计划,这个就不是简单的服务区承包和运营。牵扯到大量资金、设施、人员的投入,后续商铺的招商。”
    “咱们资金是不成问题,盖个二十层大楼都够。人员,招聘培训就是,但是固定资产的投入建设之后,如果不成,怎么办,不就变成给省高速盖房子的了?”
    “兄弟,领先半步是先知,领先一步成先烈!!”
    董泰的话说完,李乐脸上也慢慢从刚才的笑意盈盈,逐渐变得平静,再之后,皱起了眉头。
    车子里,一时间,寂静的只能听到发动机的抖动声。
    一路,就这么闷着回到了宾馆。
    “李,你这个计划,就像董说的,前置时间有些太长了,而且为什么,没提前和我们说?”
    小雅各布在听到李乐的计划后,琢磨琢磨,说了句。
    “你,什么意思?”
    “我记得你说过,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小雅各布耸耸肩,“实话讲,我不同意。”
    听到小雅各布的话,李乐眉毛拧得更近了些,“你也这么想?”
    “或许我比你知道更多,过于超前的商业产品,或者商业计划最后失败的案例。我觉得你这次,很不好,最起码,没法说服我。”
    “投资或者项目,一定要选择好时机,提前一步准备,在市场刚刚好需要的时候发力。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回报,时机,你这个,呵呵。”
    又是一阵冷场。
    “我再想想。”李乐点点头。
    “ok,为了纪念我们第一次对一件事有了分歧,我提议,喝一杯去!你需要清醒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