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问题大了
作者:追赶时间的小蜗牛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最新章节     
    等文武百官走后,张牧看着只有刘大嫂一人在家,自己身为男子再待下去很是不妥,也就走了出去。
    张牧带着任空英沿着镇中的水泥路慢慢的往田地一边走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此时张牧注意到路边的草丛里有不少蚱蜢,就问着任空英说道:
    “英叔,这蝗虫是一直这么多还是最近才有?”
    “小牧,你不说叔差点忘了。自从去年发现蝗虫比以前多,叔就一直盯着这事。虽然现在蝗虫和去年差不多没有增加,可是和往年相比,还是多了不少。去年临近冬天,草木枯干,蝗虫没法存活,不用担心?可是现在不同,现在是春天,天气会越来越热,而且万物复苏,草木长开,蝗虫会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很可能会出大事。”
    张牧:“……………”
    “英叔,我们收购的粮食一定保管好,万万不能有差池。万一真有灾害过来,一碗饭就能救一条人命。”
    “小牧,你放心,我们庄稼人如何能不懂粮食的重要性。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蝗灾,那些粮食,我们全镇人吃十年都吃不完,一直放在仓库里会烂的。”
    “无妨,等到今年小麦收上来,如果没有灾害,那些粮食都拿出来酿酒。”
    听到张牧这话,任空英大吃一惊。
    “小牧,万万不可。前几年战乱,大家都吃不饱饭,太上皇曾下令,不得大规模酿酒。如果你一下子拿那么多粮食出来酿酒,少不得要被弹劾。”
    听到任空英这话,张牧不以为然的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
    “那就免费送,免费送给附近的村民,直到送完为止。”
    任空英:“…………”
    有钱真任性。
    接下来一段时间,张牧天天到五侠镇指点村民种白叠子。这可是新品种,没人种过。
    作为后世标准的八零后,张牧哪里会没种过棉花?
    对于棉花的种植,张牧门清。
    在后世,虽然后来棉花都集中在新疆种植。可是刚开始随着国人口粮问题解决,东部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棉花就是其中之一,张牧家里种过。
    等棉花种植完毕,张牧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这天,张牧闲来无事到城外晃悠。
    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北方只要到了冬天,到处光秃秃,一点绿叶也看不到。
    此时正是春季,万物复苏,熬了一冬天的枯燥乏味日子,终于迎来了绿油油的冬天,张牧心情大好。
    就在张牧诗意大发准备抄一首唐诗出来装逼之际,突然发现前面迎面走来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乞丐。
    看到这,张牧愣住了。
    大唐还是穷啊,虽然李老二现在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可是百姓还是穷的一比吊糟。
    等那帮乞丐走到张牧面前时,张牧这才仔细的看着这帮人。
    有男有女,有年纪大的,有年纪轻的,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子。人数可不少,总有好几百。
    不得不说,这帮乞丐真敬业,连乞讨都是拖家带口的。
    看着一帮乞丐从自己面前走过,连招呼都没打,张牧不满的喊着:
    “你们怎么回事?怎么不向我要钱?是不是瞧不起我?”
    …………
    听到张牧这话,那群乞丐将信将疑的停了下来。
    此时这帮乞丐是真懵逼,一路乞讨走过来,什么人没见过?这种想着让自己向他乞讨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公子,不是我们不向你乞讨,实在是你这样的年轻公子哥不讲武德,我们见多了,你不会施舍的。看你仪表堂堂一脸的正义相,也不是贪财好色之辈,不会买我们的闺女。所以,向你乞讨只会浪费我们的口水和力气,没用的。”
    张牧:“……………”
    仪表堂堂,一脸正义?
    不得不说,人家这眼光真好。
    “大爷,你们乞讨就乞讨,还带卖闺女的?”
    听到张牧这话,为首的大爷有气无力的说道:
    “公子,能否给口吃的,待我们吃饱喝足了再说?实不相瞒,我们已经已经好多天没有吃饭。”
    听到这,张牧二话不说带着众人往五侠镇赶去。
    本来五侠镇村民看到这帮乞丐很是排斥,可是碍于是张牧带来的,众人纷纷从家中拿吃食过来,到五侠镇广场上尽心尽力的帮着张罗。
    乞丐嘛,也不讲究,能吃就成。
    一个时辰后,几百人吃饱喝足,舒舒服服的打了个饱嗝,这才有了精气神。
    吃饱喝足后,还没等张牧开口询问,几百人为首的大爷就赶紧说道:
    “公子,你是好人,三个月了,我们终于吃了顿饱饭。公子大恩大德老汉没齿难忘,公子……………”
    还没等这厮说完,张牧就打断说道:
    “停,我不是听你说感谢话的,你说说看,你们为何要卖女儿?”
    “儿子也卖,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那大爷说完就拉过一对八九岁的儿女冲张牧继续说道:
    “公子你看,老汉的儿子眉清目秀,为奴为婢做书童正合适。还有老汉的闺女,肤白貌美大长腿,养个几年照样为公子生儿育女。”
    张牧:“………………”
    “老头,我的忍耐性是有限的,你赶紧说正事,为何要卖儿卖女?是不是受了欺负?有难处你说出来,实不相瞒,我专打各种不平事。”
    听到张牧这话,那大爷定睛看了张牧一眼,然后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泄了气。
    “公子,实不相瞒,我们不是乞丐。我们是江南道苏州府人,这些都是老汉的乡邻。我们有家有业,有田有地,日子过的倒也滋润。可是从去年秋天开始,我们江南连日阴雨,那雨跟不要钱似的往下倒。一下就是两个月,可怜田里的稻谷颗粒无收。秋天,又霜杀稼,作物冻死一空。我们没法子,只能往北逃难。”
    张牧:“……………”
    “既然去年秋天开始你们江南就遭了难,那你们为何到现在才过来?”
    “家中余粮吃完了,本来想着雨会停,我们一直在等。可是一直等,一直下,后来雨终于停了,又来了个霜杀稼。家中余粮也吃完,没法子,我们只能往北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