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亏欠
作者:唐阿谣   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最新章节     
    “好,宝宝是宝宝,都是宝宝。”
    陆远征摸着二宝头发,眉眼和煦含笑地望着大宝。
    那会儿在外人面前,他的笑里总有几分做戏的意思,这会儿却是真心实意地笑。
    两个孩子白净可爱,跟童子似的,养得是真好。
    丫头眉形和眼睛随了他姑娘,小子嘴唇随了他姑娘。
    双胞胎乍一看很像,熟悉的人却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其中差别。
    就比如陆远征。
    过去看女儿看了十几年,现在再看外孙、外孙女,他就能轻易分辨出来。
    女儿小时候的事迹,随着时间推移,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晰了。
    陆远征心底存了一丝无可言说的遗憾。
    对着和女儿血脉相连,模样肖似的外孙和外孙女,他心底仿佛有个声音一直在说亏欠,让他想疼他们,想多疼疼他们。
    似乎这样,就能填补女儿缺失的那一部分……
    路上周折两天,还带着两个孩子,陆淼确实累惨了。
    身体上的疲倦压缩了进食的欲望,陆淼吃了半碗炸酱面,就先洗漱上楼睡觉去了。
    原本说带大宝二宝一起上去,唐梅见孩子没哭闹,就说让孩子在楼下玩,守着炉子暖和。
    陆淼想着行,就自己上楼去了。
    傅璟佑食量大,吃完了自己那碗炸酱面,又把陆淼剩下的扫了。
    唐梅后面说锅里还有,给他又盛了一碗,他都吃完了。
    后面洗漱上楼,房里媳妇儿已经睡熟了。
    二楼没有炉子,温度明显比一层低。
    陆淼缩在被窝里,蜷成一团,看着就还没暖过来。
    傅璟佑脱了军大衣搭在被子上,揭开被角躺了进去。
    男人天生体热,以前天冷陆淼就爱贴着他睡,这次他一躺下,她更是像小兽似的往他怀里钻。
    “捂严实一点,有风……”
    傅璟佑会意,将她捞进怀里。
    把她后脖颈一块的被子掖好,利落调整姿势把她冰凉的脚丫夹进腿弯。
    怀里的人软乎乎长舒了一口气,睡得深沉。
    傅璟佑搂着她轻拍,暖好被窝跟着眯了两个钟头。
    再次醒来的时候,他摸了一下陆淼暖呼呼的脚,小心揭了被子穿上衣服又起身下楼去了。
    他们上午十点多到的京市,这会儿睡了一觉从楼上下来,一楼长柜上的座钟正好指向两点一刻。
    大宝二宝早就睡熟了。
    他们在楼上睡觉,唐梅没去打扰他们,加上一层暖和一些,唐梅就把孩子抱她那屋睡了。
    大宝二宝随了亲妈,在屋里都不爱穿厚衣服,在一层带着也好,免得上去冻病了。
    唐梅坐在厅里挑拣年前晒的干豆角,傅璟佑坐过去直接问:
    “姨妈,家里有没有富裕的工业券?我跟你换两张。”
    进京之前,傅璟佑把手里的地区粮票、布票、副食品券等等。
    能换成全国通用的,都换成全国通用的了。
    像工业券、外汇券这种,都是限定地区使用,没有全国通用一说,他就拿去了黑市跟人套现了。
    现在手里杂七杂八的票有不少,工业券、外汇券他真没有。
    “才刚来,要工业券做什么?”
    “楼上冷得厉害,我寻思出去买个炉子回来。”
    傅璟佑也不藏着掖着,如实相告。
    “瞧我,先前光想着铺盖的事儿了,把这个给忘了!”
    唐梅顿了顿,反应了一下,忽然正色起来。
    “工业券,你要买炭炉?那个不好……”
    唐梅指指厅里的烟囱炉,“也装个这样的,这个没烟,暖得快,也不耽误烧水什么的。”
    她说着话,就想去跟陆远征说这事儿。
    “姨妈,不用那么麻烦。”
    傅璟佑赶紧拦下她。
    “这都已经开春了,冷不了几天,买个炭炉先对付一下就行,免得再去开墙凿壁的,麻烦又不安生。”
    后面等天再暖一点,烟囱炉基本就闲置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陆家,傅璟佑不想太大张声势。
    这要是自己的家,他肯定就不怕麻烦,妻女怎么舒坦怎么来了。
    煤炭炉子也是一样的,在下面院里点起来再拎上去,也没什么烟。
    过去在南边那边,就是这么过来的。
    “那行吧……你爸年前发了几张,家里什么都有,那券攒着都用不出去,正好拿给你。”
    傅璟佑态度坚定,主意正,唐梅只好作罢,起身给他工业券。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是个孝顺孩子,也是真心疼小宝的,以后这家里的东西都是你们的,可不兴再说什么换不换的话,让人听着伤心。”
    “……”
    傅璟佑静默一瞬,轻轻点头,“是。”
    唐梅给他拿了三张工业券,又给他指了东花市街道的方向。
    说那边有国办杂货市场。
    炉子、煤炭之类的,那边都有零售点儿。
    “你沿着主街往那边去,要拐角的地方就竖着市场牌子。”
    “好。”
    傅璟佑沿着唐梅指的方向走了十几分钟,果真在马路右手边看见一块用黑毛笔字歇着“东花市杂货市场”的路牌。
    路口来往的人有不少。
    傅璟佑手插大衣口袋,拐进巷子里看了看。
    说是巷子,里面空间其实很大,头顶上都是铁骨架子撑起来的棚子,有十多米高。
    东西也多,卖菜的、卖肉的,还有卖副食品、修理自行车、修理座钟的,等等等等。
    傅璟佑边走边看,大概意会过来,这处之所以叫“杂货市场”,就是因为副食品站和农贸市场。
    还有修理站之类的国营单位,都集中在一块儿了。
    北方天冷,市场上除了大白菜和红薯、土豆以外,再看不见别的东西。
    肉联铺上摆着几细条的肉,都不怎么新鲜,想也是的。
    肉是紧俏的东西,但凡送来都要被疯抢,没人卖就说明真的不这么好了。
    路过家禽区,摊位里面的笼子里关着几只鸡鸭。
    大概是天冷和活动范围受限,几只鸡鸭看着也都病恹恹的。
    傅璟佑沿路打量,很快找到煤炭零售点。
    炉子也有,都是捎带着卖的。
    这边买煤不要票。
    城中区首都人一般都有供煤证,拿着证来买,蜂窝煤五分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