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旨撕逼
作者:林羽乐   红楼:庶子称雄最新章节     
    第329章奉旨撕逼
    熙丰帝脸一黑,又来个要钱的,忍不住瞪了贾琮一眼。
    贾琮忙朝旁边退了两步,离冯胖子远些,示意与自己无干。
    “此案乃锦衣卫私案,查找赃物理应归入内帑。”熙丰帝淡淡道。
    冯远早有准备,朗声道:“虽是私案,却是公情。本案由空仓案而起,空仓案中犯官贪墨的,乃是户部的仓禀钱粮,而后又遭锦衣卫侵吞。
    虽过了两次手,追根溯源,总是户部的银钱,理应归入国库。”
    “冯侍郎所言有理,臣附议。”
    “臣等附议。”
    贾琮暗道自己太单纯,方才求了一成下来,都千难万难。
    冯胖子倒好,要一勺烩了。
    看着又和自己打擂台的冯远,熙丰帝有些头痛,侧头瞪着贾琮,道:“贾琮,这是你办的案子,你来分说清楚。”
    啊?贾琮被点名,看着冯胖子一脸无耻的样子,暗道还好留了一手。
    因忿忿不平地道:“冯大人,本案查抄出的赃款赃物,主要是当年被冤枉的士绅人家所有,并这些年北司查办案件贪墨的赃款,与你的仓禀有何干系?如何就要归入国库?”
    熙丰帝点点头,心中甚慰,对付无耻之徒,还就得用无耻之徒。
    冯远眼睛瞪得溜圆,狡辩道:“此言差矣,当年入库的才是含冤之人的家产,仓禀之财被北司众犯留在了家中。如今,正等着这笔钱入库冲抵,还得发还苦主。”
    众官员无不暗叹冯远的下流功夫,齐声道:“此言有理。”
    贾琮哂笑道:“有理个屁。”既然熙丰帝让自己出头,也只能得罪这些官了。
    “放肆,御前竟敢口出污言秽语。”众人斥道。
    贾琮暗道老子辛辛苦苦办案子才得一成,一张口就想通杀,哪有这等好事。
    如今是替熙丰帝吵架,贾琮哪里会怂,冷笑道:“冯大人说这笔钱是仓禀来的,本同知说这笔钱是苦主家产,两人各执一端,又无旁证,按律皆不得采用。
    就当是无主之物,本案既是锦衣卫内案,理应归入内帑。”
    “此言有理。”熙丰帝微笑点头。
    冯远急了,忙给贾琮使眼色,咋的,要耍赖?说好给户部一半。
    贾琮没好气白了他一眼,你再使劲啊,老子总不好放水太过。
    两人目光略一碰撞,已然明白。
    冯远道:“自有证据。当年查抄入库者不过区区200万银子,而仓禀亏损上千万两,试问,缺额何在?”
    “此言有理,有理。”众官松了口气,这句话极有分量,讨价还价还得看冯胖子。
    贾琮故作为难,道:“虽如此说,可仓禀之银与苦主家产合二为一,难以甄别。冯大人有何妙计?”
    冯远伸出一只手,道:“经测算,至少要入库500万银子,方可略补当年损失。”
    熙丰帝一惊,脸色已然沉了下来,才被贾琮弄去150万,这个更狠,开口就是500万。
    贾琮冷笑道:“冯大人应深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嗤,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次查抄所得,总数还没有五百万,莫非你还想让皇上倒贴些给你?”
    贾琮松了口气,还好自己只透露给冯胖子500万这个数,否则按冯胖子的贪婪,定被皇上看破我二人私相授受。
    熙丰帝点了点头,贾琮这小子倒也机灵。
    冯远道:“既如此,400万罢,虽不足够,我紧一紧裤腰带也就过了。”
    贾琮摇头道:“太多,仓禀之银,绝无这个数。毕竟这些犯官,可不光贪你一家。”
    “三百万如何?”冯远道
    “三百万会不会太少了。”
    “三百万着实太少。”
    众官忙附和。
    只有六大枢臣,一言不发,老神在在,稳坐钓鱼台。
    贾琮摇头道:“冯大人说的轻巧,以后不如您来锦衣卫办案罢,300万太多,琮无法交代。”
    冯远皱眉道:“也罢!君子常存歉然不足之心,本官再退一步,250万。若少一分,吾死谏,请廷议。”
    你死个看看!贾琮撇撇嘴,朝上拱手道:“臣才智不足,无法决断,请圣裁。”
    熙丰帝看着底下数十双嗷嗷待哺的眼睛,叹道:“就这么办罢。”
    “皇上圣明!”众人忙大拍马屁。
    只有贾琮暗笑,这一回,皇帝心里总得记自己一功罢?
    “都退下,吵得朕心烦。”熙丰帝摆摆手。
    “臣等告退。”
    众人依次退出。
    “老冯,今儿你真有万夫不当之勇,佩服佩服,你看我那河工银子何时拨下来?”
    “老冯,今儿多亏了你,否则这笔钱又没了,我那修葺贡院的银子可得早些。”
    “老冯,咱今日可给你撑足了场子,你好歹把军饷先拨了。”
    众人一路走,一路围着冯远要钱。
    贾琮呵呵一笑,从旁边擦肩而过。
    冯远正有些得意,一见贾琮神色,忍不住一拍大腿,这卑鄙无耻、奸诈狡猾的小子,哄我!
    眼见贾琮去得远了,冯远又没法解释,脸色顿时沉下来,道:“公事改日再说,银子都还没到手,急什么。”
    说完一甩袖子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冯胖子果然属狗的,说咬人就咬人。
    ――
    夏守忠托着一封奏章,战战兢兢进了乐寿堂。
    午后明媚的阳光,丝毫没驱走他心中的惶恐。
    “圣皇,这是军机处呈上来的折子,上有陛下批红。”
    太上皇正斜靠在炕上小憩,缓缓道:“可是万晋、唐炎的案子?”
    “是。”
    “军机处说什么?”
    “军机处禀明了案情始末。”
    “皇帝说了什么?”
    “陛下朱批:呈请太上皇御览圣裁。”
    太上皇叹了口气,儿大不由娘,皇帝既然想要锦衣卫,就给他罢。
    为此等小事动摇朝纲,非吉兆。
    因淡淡道:“万、唐二人咎由自取,罪不容赦,犯下此等惊天大案,朕即便想法外开恩,又如何堵天下悠悠之口,让皇帝按律严办罢。”
    “是。”夏守忠松了口气,当年锦衣卫贪墨的银子,相当一部分都送给了他。死道友不死贫道,忙退了出去,自去传谕。
    ――
    却说贾琮快马加鞭赶回家,自忖迟了,哪知道众人都等着他开席。
    “老太太,你们等我作甚,饿坏了,岂不是琮的罪过。”贾琮拱手笑道。
    “今儿你是大东主,你不来,谁敢吃呢?”凤姐儿笑道。
    “休得胡说,哪有老太太等我的。”贾琮道。
    贾母笑道:“今儿是宝丫头的生儿,总要一家人团团圆圆才好。你也不必说了,快坐下,忙了半天,这早晚定饿了罢?”
    贾琮虽知这是贾母的笼络之术,仍不禁心中一暖,笑道:“本来饿了,看到宝姐姐今儿打扮得赛过嫦娥,我又饱了。”
    众人皆笑,宝钗也笑着白了他一眼,“胡吣什么。”
    贾环凑趣道:“这是为何?”
    贾琮笑道:“古人云秀色可餐,不懂么?”
    众人大笑。
    独黛玉暗啐了一口,下流坯子,只会说些花言巧语。
    贾母笑着摇了摇头,命人传饭。
    众人吃了饭,便要点戏。
    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
    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的《大闹天宫》。
    贾母十分喜欢,又让薛姨妈,薛姨妈见宝钗点了,不肯再点。
    贾母便命凤姐儿点。
    凤姐儿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
    贾母果真更又喜欢,然后便命黛玉点。
    黛玉又让薛姨妈、王夫人等。
    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乐,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她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她们不成?
    她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她们点呢!”说着,大家都笑了。
    黛玉方点了一出。然后宝玉、史湘云、迎、探、惜、李纨等俱各点了。
    至上酒席茶果时,贾母又命宝钗点。
    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贾琮有些奇怪,轻声道:“宝姐姐,此世也有鲁智深?”
    鲁智深是北宋人,这时空自唐以后就全变了,竟然也有这人。
    宝钗疑惑地看了他一眼,笑道:“鲁智深是前朝的大和尚,后落草当了土匪,后又报效朝廷,不受封赏,看破红尘而去。你没听过么?”
    贾琮干笑道:“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我如何不知?”
    “嗯?你说的我却不知了,都是什么故事,我倒孤陋寡闻。”宝钗低声笑道。
    额……贾琮愕然,看来时空还是变了许多,即便有这个人,事情却不是同样的事情了。
    “以后再和你说。”
    宝钗笑着看了他一眼,琮哥儿肚子里故事倒多,前儿《笑傲》还未说完,今儿又多了鲁智深的故事。
    黛玉见两人旁若无人,窃窃私语,有些不忿,便拈起一粒花生朝贾琮丢去。
    “琮哥哥,有什么故事,也说给我们听听。”
    贾琮笑道:“说鲁智深呢,你要听,以后讲给你听。”
    黛玉笑着白了他一眼,才算放过他。
    宝玉摇了摇头,道:“鲁智深一个粗鲁汉子,有什么好故事。”
    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不说其他,单是《醉闹五台山》这出,排场又好,词藻更妙。”
    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
    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这出戏中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