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书到用时,酸甜自知
作者:迷糊又无奈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最新章节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四百零五章书到用时,酸甜自知
    对于冯一博所避讳字,林姑姑倒是没多想。
    只以为他有什么长辈用了这个字。
    她抬头仰望星空,沉吟道:
    冯一博连连点头,还笑着赞道:
    一旁薛母一听,跟着笑道:
    女儿为冯家生了儿子,她这个做母亲的也跟着开心。
    此时还憧憬起冯灿长大的情形。
    李孟氏见冯一博喜欢这个名字,也笑着点评道:
    ,亲家姑姑这个名字取得好啊。」
    这诗是文天祥所作,全句是。
    林姑姑一听,明白这是在暗指宝钗和黛玉。
    当即她也笑着朝李孟氏点头,回到:
    听到二老夸赞,众人也都纷纷附和起来,一个劲儿的夸赞这名字好。
    ,此名应了冯家开枝散叶之貌。」
    李婶娘也是李家人,自然不会为李家丢人,张口也来了句诗。
    一旁尤二姐儿憋了半天,奈何胸无点墨,只能附和道:
    尤三姐儿见姐姐说得干干巴巴,就想好好夸赞一下。
    可张口前多了个心眼,悄声问身边的香菱道:
    她想说的是,夜空群星璀璨,应了冯家枝繁叶茂。
    可又感觉似乎有些不对,便问了一嘴。
    见香菱连连摇摇头,她顿时有些讪讪的道:
    」额?不是啊……」
    一旁迎春见她如此,忍不住在旁提醒道:
    尤三姐儿哪知道这是《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一时只恨自己平日不用功。
    不过这个时候后悔也晚了,也只能如姐姐一样,连连点头道:
    只可惜,黛玉、妙玉都不在。
    剩下的妻妾,或是文化有限,或是不善言辞。
    一时间也很难夸出什么新意了。
    冯一博面对众人的夸赞,又满意的重复一遍。
    心中默默想着,自己将来的目标是要征服大海。
    但儿子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正胡思乱想之时,门又开了。
    刚刚几个产婆已经收拾好东西,带着几分谄媚和众人施礼告辞。
    莺儿也跟着出来,笑着对冯一博道:
    不用莺儿叮嘱,进屋的人都自动放慢了脚步。
    等众人轻手轻脚进了里屋,发现宝钗已经沉沉睡去。
    奶娘见众人进来,便抱着小冯灿朝这边迎了上来。
    冯一博连连一摆手,身子一侧,让过迎上来的奶娘。
    只在擦身而过时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儿子,就奔着床上的宝钗而去。
    身后众人见此,都是微微一愣。
    长辈们反应过来,大多会心一笑,便都识趣的围过去看孩子。
    尤其薛母,看着冯一博的背影,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女儿和姑爷感情好,比多了个外孙更让她欢喜。
    妾室们犹豫一下,便都跟着冯一博走到床前,先探望一下这位冯府的女主人。
    只见宝钗此时睡得很沉,对于屋里进来一群人毫无察觉。
    冯一博俯身看着脸色苍白的宝钗,心疼的抬手。
    他想帮忙整理一下那纷乱的发丝,可又怕惊扰到她。
    抬起的手迟迟没有落下,而是小心翼翼的受了回来。
    这一幕看在妾室们眼中,都露出羡慕之色。
    当下,几人对视一眼,也都识趣的都折返回去,和长辈们一起围观刚刚出生的小冯灿。
    莺儿含笑搬来一个软凳,让冯一博坐在床边。
    没过多久,几个长辈就带着冯府的妾室们退了出去。
    奶娘在莺儿的吩咐下,将睡着的冯灿放在宝钗身边。
    随后二人也含笑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了这一家三口。
    妙玉院里,黛玉因为心系宝钗,一直烦躁的在屋里踱来踱去。
    直到林姑姑回来,随行的丫鬟才将刚刚的事讲了一遍。
    听到母子平安,黛玉顿时松了口气,随后又有些复杂的道:
    不得不说,这话说的很有格局。
    妙玉和林姑姑闻言,都一脸欣慰的看着她。
    可惜,这样大妇的风度只维持了片刻。
    她就又微微撇嘴,看向身边的妙玉道: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钗微微动了一下。
    这一动立刻牵动了伤口,低吟了一声。
    宝钗也在撕裂的感觉中醒来。
    没想到,入眼竟是自己的丈夫趴在枕边。
    冯一博也感受到异常,抬头揉揉眼睛。
    见宝钗正诧异的看着他,便笑着道:
    原来,他执意要留下陪着她们母子。
    中途莺儿和女医过来几次,宝钗都没有反应。
    他坐在软凳上一直守着,最后趴在床头睡着了。
    莺儿这时听到声音,叫了女医一起过来。
    没等宝钗回应,女医便道:
    冯一博闻言连忙起身,朝宝钗点点头,才去外屋候着。
    随后丫鬟打来热水,女医为宝钗挤压恶露。
    屋里不时传来压抑的痛呼,让冯一博听得心惊。
    等一切结束,莺儿将宝钗被子盖好,才出来喊他:
    这边一进屋才回到床边,冯一博还未开口,宝钗就先道:
    她的声音有些虚弱,实在是使不上力气。
    冯一博一边笑着摇头,一边又坐回软凳上,轻声道:
    宝钗心中感动,却轻轻摇头,拒绝道:
    产妇生完孩子,每隔一会儿就要排恶露。
    在这个时代,这都是被视为污秽的。
    对于这些,冯一博自然不会在意。
    可在宝钗看来,自己丈夫不顾产房污秽,陪她这么长时间,直到她从昏睡中醒来还不肯走。
    她感动之余,却必须要出言劝阻。
    这也是平日里贤惠惯了,养成的为丈夫着想的惯性。
    当然,别看她嘴上劝阻,心中却是对冯一博的举动感动不已。
    丈夫能在这里守着她,她的心中被甜蜜灌满。
    冯一博闻言,也没急着回应,而是先帮她掖了掖被角,才笑道:
    宝钗平日的贤良淑德,惠质兰心,冯一博都是看在眼里的。
    冯府后宅正是因为有了宝钗这样的女主人,才让他这个男人没有后顾之忧。
    此时在她最虚弱的时候,冯一博自然也要尽一份丈夫的责任。
    他帮不上什么忙,能做的也只是守在一旁。
    即使如此,这个时代也很少有男人能做到了。
    宝钗依旧是拒绝,而且眼神充满了坚定。
    冯一博能做到这个地步,对她来说很是感动。
    但身为冯家的女主人,她想要维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地位,还有后宅的安宁。
    这一次,冯一博守在这边。
    那下一次有人生孩子,冯一博是守还是不守?
    毕竟刚刚生产完,体力还没恢复。
    刚刚说了许多,都是强打精神。
    此时她一张口,更显几分虚弱。
    冯一博见
    此,抬手帮她理了理鬓乱的头发,哄劝道:
    宝钗本来就已经快睁不开眼睛,闻言放松了下来。
    她努力的看了看冯一博,似乎要把他的模样带到梦里。
    又看看不远处的儿子,露出一丝宠溺的笑意。
    很快,她就带着这丝笑意,心满意足的坠入梦中。
    不知过了多久,等宝钗再次醒来,发现冯一博依旧还在身边。
    不过这次她没再出声,而是嘴角弯折,很快又沉沉睡去。
    这一刻,她只觉别无所求,人生已经圆满。
    第二天一早,女医又为宝钗挤压恶露。
    奶妈将小冯灿抱到一旁准备喂奶。
    等喂完奶,冯一博才有机会仔细看了看儿子。
    小冯灿刚生下来的时候,不像很多孩子那样黑湖湖的。
    而是粉都都的,十分惹人恋爱。
    可第二天一看,像泡水了一样,不少地方都开始蜕皮。
    不过,即使如此,也能看出他的眉眼和宝钗很像。
    看来儿子长大了,定然是一个小帅哥。
    冯一博越看越是喜欢,口中不时喃喃:
    白天的时候,女人们又都过来嘘寒问暖。
    宝钗也恢复了不少精神!
    按照女医生的叮嘱,她还尝试着下地。
    冯一博扶着她在屋里走了几圈,才算放下心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不是看着儿子发呆,时不时发出些感慨。
    要么就是扶着宝钗在屋里走几圈,有助于恶露的排除和避免内脏黏连。
    直到几日后的朝会,文武百官分列太极殿外候场。
    冯一博的脸上都还带着笑意。
    这几日他没去坐班,家中的事早就传开了。
    百官都知道冯府人丁单薄,如今有了儿子定然欣喜异常,便纷纷过来恭贺。
    面对百官的贺喜,冯一博满面笑容的一一拱手:
    随着侍班官员开始主持上朝的仪礼,元春带着小宣治登上丹陛。
    礼毕,侍班官员开始宣布议题。
    原来王子腾携倭国赔款的重赏回归九边,立刻得到了边军的拥护。
    边军向来就是如此,谁能要来钱谁就是大爷。
    王子腾自然不会浪费这个机会,当即便制定战略,命多处边地主动出击。
    在这个不算寒冷的冬天,想要给鞑靼各部上了一课。
    不等群臣有什么反应,元春就道:
    她也得知了宝钗产子的消息。
    从上朝开始,就一直看着下面的冯一博。
    此时心里难免五味杂陈,根本没听清侍班官员的宣读。
    她习惯性的想问冯一博的意见,却差点将两字脱口而出。
    好在紧要关头她终于清醒了过来,又忙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