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震惊奉天殿
作者:张六阳   回到大明写小说最新章节     
    奉天中,朱棣着冕服正襟危坐,在大臣行礼之后,才抬头道:“诸位卿,平。”

    朱棣话音落下,站在其旁边的刘生便出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刘生拉长的声音还未在大之中响彻完毕,在文臣行列中,一着绯色官服的大臣手里持着玉圭,躬道:“臣有本要奏。”

    朱棣扯起一道笑容,开口道:“陈卿请讲话。”

    没错,此人便就是大理寺祭酒陈昌文,也是陈明的老爹。

    秦光远只是一小小伯爵,在武将行列中,比他爵位高的人比比皆是,因而秦光远位班中坚之处,与朱高煦相差甚远。

    朱高煦站在首位之处,冲着相距甚远的秦光远挤眉弄眼的。

    秦光远就当做是没瞧见一般,根本就不做任何搭理。

    他正愁没办法把朱元璋亲笔写下的那张书名展现出来呢,现在既然有人给他送来了这么一个枕头,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现在的他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只听得,陈明缓缓开口道:“臣要弹劾新城伯。”

    朱棣朝着秦光远投来一道意味深长的笑容,笑着道:“新城伯可在?请出列!”

    朱棣这意思就明显了,不论陈明弹劾之事是什么,皆都交于他自己去解决了。

    秦光远回了朱棣一道大大的笑容,笑嘻嘻的道:“臣遵旨。”

    走了几步站在大中央朝着陈昌文一笑,问道:“秦某昨才回了京师,不知陈祭酒要弹劾秦某什么?”

    陈昌文冷哼一声,道:“新城伯是不在京师,可京师的士子却时刻受着新城伯的荼毒。”

    荼毒?这么大一个锅秦光远他可不背着。

    收敛起了笑容,沉声道:“陈祭酒这话可就严重了些,秦某一向恪礼守法,洁自好,上下那些世子中有何人能与秦某相比,就京师那些整流连在秦淮河之中的纨绔之地更是不能与秦某相比了,不言秦某对那些士子坐了表率,也断不能说他们受了秦某的荼毒吧,朝堂之上,陈祭酒还需谨言慎行才是。”

    本来,陈昌文是要弹劾秦光远的,却被秦光远巧言令色的教训了一番,发抖的手指指着秦光远,道:“老朽所言并非此事…”

    陈昌文话还没说完,朱高煦便在一旁起哄道:“秦淮河你可不止一次去了,本王子就能做这个见证,若是不行的话,本王子还能为你找来十个八个证人的。”

    朱高煦绝对是猪队友,他本意是想帮秦光远混淆局面的,可秦光远虽说不怎么惜自己名声,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及此事,他还未娶妻呢,如此一来,还有哪家良家女子敢嫁与他。

    秦光远咳嗽了一声,道:“二王子,此言就莫要此时提起了吧。”

    陈昌文是读圣贤书之人,听朱高煦和秦光远如此公然提及此事,脸色红中透着黑。

    除了一些与秦光远和朱高煦相交颇好的武将哄堂大笑随声附和之外,朝堂之中的其余那些人脸色皆都难看的很。

    一些以清流自诩的文臣,对朱高煦和秦光远的这般粗鄙的对答更是嫌弃的很。

    脸上嫌弃的表显而易见,明显是不愿与之为伍。

    可偏偏秦光远和朱高煦两个当事人不为所动,丝毫就没感觉到那些人的心思。

    朱棣坐在上面龙椅之上脸色黑如锅底,本来他武人的出就被那些文人瞧不上眼。

    现在在朝堂之上,一个是他儿子,一个是他宠信之人,却是对答起了如此难登大雅之堂的事,偏偏两人还不知羞耻,乐得高兴。

    刘生瞥见朱棣黝黑的脸色,咳嗽了几声示意却被那些武将的哄堂大笑之声给盖了过去。

    朱棣本是要在大臣面前保持良好形象的,最后也是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拍案而起,厉声呵斥道:“闭嘴,这是朕的奉天,是商讨军国大事之处,可不是歌舞乐坊,尔等若流连此处,皆都可滚出去了!”

    朱棣发脾气了,那些武将才都乖乖停止了大笑,朱高煦则是缩缩脖子,朝秦光远摊摊手。

    那意思是告知秦光远,自己无能为力了,剩下全都靠他的了。

    秦光远本也是不需朱高煦帮忙的,忙帮的不怎样,倒是把他的名声给败坏了个彻底,丢人都丢到朝堂之上去了。

    在朝堂之上安静下来之后,朱棣才收起了愠怒,朝陈昌文一笑道:“陈卿,你继续说下去!”

    陈昌文好似并未对刚才之事受到影响,从衣袖之中拿出一本小册子,才又接着道:“国子监监生皆受回宋小说荼毒,每不思皇恩浩,不读圣贤之书,熬夜用功读书竟只为此书,除此之外,这些监生三三两两聚集一起,竟也是为此小说,国子监创办初心是要为朝廷选拔后备栋梁之才,如此下去,朝廷需要用人之时又哪里去找人。”

    陈昌文言之凿凿,说的着实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他那话音才落,便有不少人随之附和。

    领头之人便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冯信。

    “陛下,京师之中传说甚多的皆都是回宋小说,普通百姓沉浸于此,不思本职之事,士子监生沉浸于此,不思圣贤之书,武人兵丁沉浸于此,将不思保家卫国啊。”

    冯信一番话说的是声泪俱下,好像秦光远的那小说真的就是毒药,会让整个大明亡国一般。

    秦光远沉默不言,等待所有弹劾他之人皆都站出来之后,他才笑嘻嘻的问道:“秦某那小说起步于北平,北平百姓如今还在安居乐业,没有哪一人放弃本职工作,只醉心于小说的,在靖难之中,秦某也经常为燕军百姓说讲,也没见有一兵丁丢掉武器醉心于小说的。

    几位大人指责,秦某着实不能应,秦某倒是觉着,秦某那小说如同良药一般,如同千里孤海中的灯塔一般,枯燥生活之中有了一指路明灯,乃是多不易一事。

    秦某那小说在各位大人眼中是粗俗不堪,甚至是下之物,以此书写出来好像是在玷污横平竖直的文字一般。

    但,各位大人要知晓,唐时专门为普通百姓发声阿通俗易懂的诗词也不少,秦某为普通百姓找个精神慰藉的读物怎就大错特错了。

    更何况,秦某书写的这小说也是教人为民为国的,何错之有,秦某以此小说安定民心不受表扬了,怎还受到批评了。”

    秦光远在自证清白的话说了一大通之后,才终于拿出了一纸,轻轻展开之后,上面书写着回宋二字,除此之外在下角之外还存有印章。

    秦光远拿着此物在奉天之上走了一圈,道:“各位可认出了?这乃是太祖高皇帝亲笔所写,亲笔赐名。”

    秦光远与朱棣说过,朱元璋曾为他的小说赐名,除朱棣之外,奉天之中的其余众人惊得都快要把下巴掉出来了。

    秦光远笑呵呵的在奉天转了一圈之后,才又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道:“太祖字迹你们应当熟悉,秦某小说有幸被太祖瞧上,太祖曾在病重之际特意打起精神把秦某喊至宫中,为秦某亲笔写下了这个书名,太祖还说,秦某这小说让他觉着精神焕发的很,若是再年轻几岁,便将如叶俊峰那般做个保家卫国的侠士了。”

    随着秦光远的话音,整个朝堂之上叽叽喳喳响作一片,朝臣们私下之时都在窃窃私语者。

    谁都想不到,秦光远再关键之时竟会拿出太祖亲笔题写的书名。

    朱棣若是此事给秦光远御赐一个书名,肯定会有他说他在偏袒秦光远,可朱元璋写的那个书名,绕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若是这个时候再指责秦光远小说的话,那可就是对太祖的大不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