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立太子建议
作者:张六阳   回到大明写小说最新章节     
    现在整个大明掌握在朱棣手中,只要朱棣同意,建铁道之事随时都能够提上议程。

    朱棣也爽快,直接回道:“你这铁道若真能成为陆路之上的运河的话,朕便升你侯爵。”

    在这个方面,秦光远还是有信心的,笑嘻嘻的回道:“那臣便提前谢陛下隆恩了。”

    朱棣沉声道:“先别着急谢,若出了差错,朕唯你是问,行了,朕会直接下旨让六部衙门全力配合与你,至于你所说的所需要的铁轨,朕会下旨给布政使司让他们给予你便利,先把应天府与北平之线路通了。”

    对朱棣这般如此大力的支持,秦光远只能拱手回道:“多谢陛下!”

    朱棣对秦光远那真就是有极大的知遇之恩了,就像这些在现在人们的认知之中虚无缥缈的东西,朱棣竟也能够举全国之力帮扶,这该是有如何的信任才能办到。

    朱棣抬手又道:“此事先就这样,内阁有人提议立太子,说说你的看法。”

    秦光远真就没想到,朱棣会把这个事此时拿出来征求他的意见。

    现在朝局还不甚稳定,贸然立太子只会使事更糟糕!

    既然朱棣提出了问题,那秦光远也就如实回答了,“陛下,此番那些不愿留下的大臣一走,朝廷不少衙门皆会出现空缺,再加上那些人回乡之后所弄出的变故更会是一团乱麻,此时宣立太子恐不太合适,文臣之中大多数必会是支持世子下,武将之中多数会支持二王子,可能还有支持三王子的,文武官员若能够稍微的有些不和,倒也有利于陛下,可若是达到了水火不容,那局面恐会更乱。”

    内阁之中的那些大臣提出立太子的目的就是希望朱棣能尽早定下朱高炽,担心朱棣会以战功选择了朱高煦。

    这个问题,朱棣也就是在询问姚广孝和秦光远的时候才能有这个结论。

    秦光远这番话说完之后,朱棣也未在这个事之上表态,而是问道:“这几可有见过道衍和尚。”

    帝王的心思永远都是最为难猜的,朱棣这般跳跃的问题,秦光远也就只能如实回答了。

    “见过,前些时他从臣那里开车之时,曾在臣的田庄吃了顿饭。”

    这些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朱棣笑呵呵的道:“道衍和尚对你一直赞赏有加,你小子所想之事倒是一直能与他想在一起。”

    姚广孝既然也能想到这一层的意思之上,可见秦光远为朱棣所提的建议,朱棣已是征求过姚广孝的意见。

    对秦光远此言,朱棣又问了一句:“你认为若立太子,最为合适的人选是谁?”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不好回答,秦光远也没做考虑,脱口而出回答:“应当是世子下!”

    对立太子人选的问题之上,朱棣也询问过秦光远的意见。

    朱棣一笑,道:“这么说来,你的意见不曾改变?”

    秦光远笑嘻嘻的回道:“臣与二王子私交颇深,若二王子立为太子,对臣的便利或许更大,但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对臣又知遇之恩,臣本着对陛下负责,对大明负责的态度,永远都是那句话,太子最合适的人选是世子下。

    二王子领兵打仗可以,可子较为憨直,权谋之术若是用不好,边很容易聚集佞小人,对大明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且二王子生放不羁,难受拘束,恐难正东宫之位!”

    朱棣扯起一笑容道:“怪不得你与老二整出双入对,对他真是了解,那老三呢?”

    秦光远对朱高燧其实真就不想谈论太多的,对朱棣的问题,他又不能不回答,只能勉强一笑,道:“陛下,臣说句实话,三王子这段子变化极大,以前整跟在二王子股后面,看起来好像与二王子格相差不大,可这段子,感觉心思深了很多,有些测,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如此之人边所围绕着的岂不也是引测之臣。”

    朱棣沉着脸,一声不吭,良久才道:“如此说来,朕这几个儿子均是一无是处了,那老大,说说老大…”

    朱棣他可比秦光远要了解朱家兄弟三人,自是知晓秦光远所说的这般是实,因而生气也只是与自己生气。

    秦光远一笑,道:“世子下,体是不好,难以行军骑马,这与陛下所期望的马上皇帝相差甚远,但世子下这几年在陛下靖难之役之时留守北平可是无任何错误的,在百姓之中风评也极为不错,最关键的一点,世子下有知人善任的本事,且又有仁之心,此是将来为天子所必须具备的。”

    这些话,若是别人说出来,肯定是会被朱棣所不容的,相反从秦光远最终说出来,听到真话的朱棣,虽说不高兴,却也不会把秦光远怎么样的。

    听了秦光远一番话之后,朱棣一笑问道:“你说这些话,朕真就怀疑你真正亲近的是老大了。”

    秦光远微微一笑,回道:“臣是世子下的臣子,是二王子下的兄弟,其实与陛下说这些,臣也是为二王子下考虑的,以二王子下脾,做个逍遥王爷,会让他安稳一生,也快乐一生,不瞒陛下,臣曾劝过二王子,二王子应当也是听进去了的。”

    听到此处,朱棣一拍桌子,起道:“是朕太过宽容你小子了不成,此等事也是你所能参与的?”

    朱棣是有培养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意思的,他担心朱高炽体不好,会走在他前面,这样的话,那即位之人便要在朱高煦和朱高燧中间考虑了。

    朱高煦若是没有了即位的心思,那就只能传给朱高燧了。

    若在他们二人之中选择,朱高燧是真不如朱高煦的。

    见朱棣生气了,秦光远也未有惧怕,笑嘻嘻的道:“陛下,世子下已有小世子了,小世子长大自后必然不俗,经过调教,定能成为好圣孙的,没必要非着二王子做他不擅长之事。”

    朱棣在朝会之时本就胜了一肚子气,找秦光远来,本是让他开解的,没想到生的气反而更大了。

    秦光远接着又道:“陛下,莫要动怒,臣知晓臣是不该参与此事,但臣想着,万一将来有所变故,二王子只要无心皇位之争,便能够心无旁骛的保大明江山久安!”

    秦光远这番话听起来虽说是不中听了些,但仔细想想却也是有道理的。

    朱棣也没再多言,直接抬手道:“你下去!”

    秦光远告退之后,朱棣便召了朱家三兄弟。

    朱棣他现在虽坐在皇位之上了,他更希望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看着三个儿子,朱棣越发觉得秦光远所评价的是入骨三分了。

    在三人之中,没有皇位之争心思的朱高煦在对他依旧如往常那般孝顺,反倒是朱高燧与往那般真就是相去甚远,不仅让人捉摸不透,还有些测之感,朱高炽与他心目中的太子相差很多,举手投足之间,却有他大哥朱标的风范。

    “好了,今既然都进宫了,就陪着你母后一道吃顿饭吧,朕晚些时候也会过去。”

    在朱棣在暖阁之中见朱家三兄弟之际,秦光远却在从暖阁出来后被徐皇后边的贴宫女直接喊到了坤宁宫之中。

    徐皇后把秦光远喊过去,很多的时候是会给他单独留些吃的,这样的待遇,比朱家三兄弟都要好上不少的。

    秦光远也是懂感恩之人,徐皇后对他的好,他自是也铭记在心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