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朱元璋的手段
作者:张六阳   回到大明写小说最新章节     
    在此时的皇宫之中,奉殿之中的朝会已结束了,大臣们也未出宫皆留在了宫中想对策。

    其实现在的这个事情对朱棣来讲是困局,对朱允炆来也是困局,朱允炆无兵可出,以前与朱棣的谈判不过也是缓兵之计,现在再与朱棣谈判,总不能还是以长江而分而治之吧?

    若是真这样的话,那大明可就是一分为二了,虎视眈眈的瓦剌鞑靼外加从海上入侵的倭寇轻而易举的便能够歼灭大明朝了,如此一来还不知晓有多少百姓从而受苦。

    得民心者得下,百姓若受苦了,不外族,就是大明内部也很快便会腐朽。

    当然,在这个问题之上不管是朱允炆还是他身边的那些大臣们都是能够想明白的,不管是谁都是不愿意看到此种局面的出现的。

    何况,谁都能够看出,朱棣并不要分而治之的王朝。

    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人日夜伴随在朱允炆身边,他们虽暂时想不到办法,但待在这里对朱允炆来讲也算是主心骨了。

    就在君臣大眼瞪着眼依旧一筹莫展之际,朱元璋留下来的那老太监出现在了暖阁之郑

    这老太监是朱元璋唯一信任的一个宦官,专门伺候着朱元璋的饮食起居,帮着朱元璋处理一些不愿被外人所只晓得事情。

    自从朱标和马皇后先后离世之后,这老太监便经常陪伴在朱棣的身边了。

    在朱元璋病逝之后便把这老太监留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性格柔弱,对朱元璋也是很尊敬的,既然这个老太监是朱元璋留下来的,自是对这老太监很是信任。

    这老太监聪明却也憨厚,除却时不时教授一些朱允炆为君之饶礼仪之外,剩下的依旧只是照顾朱允炆的饮食起居,对政治上面的事情从不会插手也不会过问。

    这老太监出现之后,手中捧着木匣子,先行礼之后,才道:“陛下,先帝病逝之前便强撑着病体,交于了奴婢这些,特意交代在朝廷陷入困局,陛下和各大臣束手无策之时交给陛下。”

    朱允炆立马来了精神,欣喜的道:“皇爷爷早就预料到今日这事,特意给朕留下了锦囊妙计?”

    黄子澄也是颇为激动,还不忘责怪一番那老太监,道:“先帝既早有锦囊妙计,为何不早早打开,非要等到此时?”

    那老太监与黄子澄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也不希望往后求他办什么事情,无欲则刚,对黄子澄话也是不卑不亢的道:“先帝有旨,不到玩不得意之时不得打开,奴婢不得不遵旨!”

    “你…”

    朱允炆马上接着道:“黄爱卿莫要责怪王伴伴,请王伴伴速速打开。”

    朱允炆对此早就已经是急不可耐了。

    那老太监或许是生性慢的缘故,朱允炆虽是着急,但那老太监却依旧是慢悠悠的。

    随着那老太监的动作,木匣子被打开之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在那木匣子里面竟放置了一件僧衣。

    君臣几人看见这僧衣之后无不都是面面相觑。

    黄子澄最先上手拿起了那件僧衣,拿起一件还有一件,最后一连拿出了三件。

    在这三件僧衣清空之后,最下面便就是三份度牒。

    在这三份度牒之上,分别写着三个名字,应文,应贤,应能。

    在这度牒下面还有两封书信,最上面写着“允炆吾孙起。”

    信封外面的五个大字便能够看出这是朱元璋的亲笔所写。

    朱允炆拿过书信,拆开信。

    吾孙允炆,这封信开启之时,咱爷孙便已是人永隔了,爷爷希望你能永远不见到这封信,可爷爷却也是知晓此信终究是要被打开的,此信打开之际,便就是大军围困京师之时。

    你心性太软,京外的那些王爷们,你谁都不是对手,爷爷现在唯一能帮上你的,就是让你活下去。

    爷爷希望你此生能够平安寿终正寝,将来逃出京师也莫要有起兵夺权这心。

    朱元璋留下来的信很是简单。

    在朱允炆亲眼看过朱元璋的书信之后,也没吝啬,直接把信给了暖阁之中的其他几位大臣。

    几人先后看过朱元璋的信之后,方孝孺也不再提出非要朱允炆以身殉国了。

    那信虽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但也算是旨意了,他们为臣之人也就只能是遵旨行事了。

    看过这封信之后,几人才注意到了另一封信。

    另一封信很是简单,只是写了四个字,秦光远启。

    秦光远在君臣之中那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了,君臣之人自是都清楚秦光远是何许人也的。

    “皇爷爷为何要留给他书信?”

    那老太监虽是朱元璋所信任之人,但至于朱元璋为何要给秦光远留下书信,与他也是不甚清楚的。

    只能是如实回道:“在先帝病逝之前,曾强撑着病体召见了一次秦提督,谈话内容奴婢不得而知,要不,奴婢去把这信送与秦提督!”

    老太监询问之后,朱允炆还没来得及答应,黄子澄便又惊喜的道:“这里还有东西!”

    由于这木匣子太,里面放置的东西又多,一些东西被挤得自是同时发现不了了。

    那东西拿出来之后,其中一件展开之后,可以清楚的看清楚这是皇宫的布局。

    黄子澄指着地图之上的内容道:“这是从奉殿通往城外的一密道?”

    搞明白地图之上的内容之后,黄子澄又暂时了另一书信。

    在这书信之上没有署名,黄子澄便直接拿出了里面的其中一封,上面写樱

    “秦光远乃是唯一能助你平安离开京师之人,他拿书信之后若是不应允,那便把另一封信给朱棣,我朱家子孙因他残杀,如此背信之缺诛杀!”

    之后,朱允炆才询问的眼神投向了几位大臣。

    方孝孺率先开口道:“先帝既留下了书信,那便请陛下按照先帝的旨意离开京师吧,既然是三件僧衣,那先帝便是准备让陛下带着两名内官的,他们在陛下身边,也能照顾陛下安危!”

    朱元璋的书信那可是直接的旨意,方孝孺之后,黄子澄和齐泰纷纷有言让朱允炆即刻离开京师。

    没等朱允炆表态,黄子澄便吩咐那老太监道:“先帝神机妙算,如今整个京师都被燕军围起来了,即便是出了京也得有人帮忙才行,这个人还真就非得是秦光远莫属了。”

    黄子澄感叹之后,齐泰立马道:“果然啊!先帝已预料到,攻京师之人时朱棣啊!”

    黄子澄,齐泰等人现在其实慌乱的很,他们完全就不知晓该如何做才对了。

    君主殉社稷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先帝却是让其逃跑,且永远不要想起兵之事。

    黄子澄吩咐那老太监之后,朱允炆并没有表态,那老太监才道:“是,奴婢马上去找秦提督!”

    他们想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或许朱元璋本就想把皇位传给朱棣,可奈何朱棣不是嫡子,传给他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且朱棣常年征战,好大喜功的习性太重,需要多加磨炼一番。、

    而传位朱允炆,再让朱棣来抢,便是对朱棣的磨炼?

    若是朱允炆能守住皇位,也就罢了,朱允炆性格柔软,若是他能守住皇位,那便明他的磨炼已经够了。

    无论事情朝哪种局面发展,朱明王朝都能够长治久安。

    朱元璋若只是一平常人,肯定是会有偏心之时,当他为君之后,那他便得为他的江山所考虑才校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朱棣也是经历过战火,但远不如朱元璋的,朱元璋那真正是从血雨腥风之中摸爬滚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