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血战虎牢
作者:放蜂人   蜂子最新章节     
    说明:前二章共三十节的二十万字都是在做铺垫。真正一个人的抗战是从第三章第一节开始的。喜欢快节奏者可跳过前两章。

    第一章引子血战虎牢

    小说的主人公叫林炳坤,因自小就痴迷蜜蜂,得了个‘蜂子’的雅号。

    生活在公元2021年,平时喜欢看抗日影视作品,军事题材书籍及相关书评,实地考察旧战场,整日胡思乱想,精神亢奋。

    这一天,竟然在大白天,坐在椅子上睡了过去。

    这一睡,可不打紧,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

    正文

    自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河南长期对峙,已达七年之久。

    大致来说,黄河以北和黄河黄泛区以东地区,为敌占区。黄泛区以东,则为中国军队固守。

    敌我阵地,犬牙交错,战事不断。双方像拉锯一般你来我往,各方势力甚至对穷乡僻壤也不放过,争抢几近白热化。

    当地百姓大概知道:日本鬼子讲一种话,而国军士兵每一支部队讲话口音区别很大。

    有时白天日本兵刚刚走,就来了讲着万国方言的国军。百姓听日军中国化有时比听地道的中国四川话、湖南话还要容易,要是遇见了江苏兵,那简直比听日本话还要难懂。

    到了战争后期,除了知道共产党的军队“八路”和新四军不打人,不抓丁之外,有些百姓依旧分不清日本兵和国军的区别。干脆来个:一招鲜,吃遍天。见着兵,就立正站好,挺胸抬头,反正讲话也听不懂,听不懂就要挨耳光,谁打都他奶奶的一样。

    抗战前七年,中国守军始终坚守着河南的半壁江山。与敌苦战不休,寸步不让。

    因血战不休,双方死伤惨重,敌我相接的频繁。交战地区,每缝冬雪渐渐消融。冰硬的土凌子被人(牲畜、车轮碾碎)踩碎,碎土屑里会有浓郁的血性味飘浮出来,战争之残酷,可见一斑。

    期间,除去日日不断的小打小闹之外,日军还发动过豫南会战、豫中会战和豫西鄂北会战等几次大战役,动用十余万兵力,卻寻歼中国军队主力于豫中平原,但终不得愿。

    日军因畏惧我军主力在豫中、豫西一带机动,拖住了其强大的野战兵团,一直无法挥军西进。我战略后方,坚如磐石。但广大河南人民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水旱汤蝗”,河南人民饱受战乱,民生凋敝。

    中日双方军队互有攻守,日军始终无法全面攻占河南。

    日军为挽回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颓势,确保战略物资供给,减轻在中国战场上的巨大压力,准备打通从中国东北到南亚的大陆交通线。

    日军在其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下,发起“1号作战”。对河南用兵达14万之巨。

    “河南战役”爆发。

    战斗由驻守在河南郑州广武黄河铁路桥头西侧霸王城(历史上的楚河汉界,鸿沟,刘邦项羽争霸之处)的日军,率先发动了进攻。

    随后,日军香田师团,铃木旅团,步、骑兵2万余人,沿郑洛公路(郑州至洛阳)及其两侧地区,急速向西进攻,企图直趋洛阳,截断中国军队西撤豫西山区之退路,围歼中国军队主力,彻底解决河南问题。

    郑州荥阳虎牢关,雄踞黄河古渡口,是扼守东都洛阳的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只要击破虎牢关,便可沿山间平缓山坡谷地快速攻掠洛阳,同时把中国二十多万军队阻挡在豫西平原,寻机歼灭。

    虎牢关是中方必守,日方必克的咽喉。

    中日双方军队正在鏖战。

    第四集团军三十八军,九十六军所部与敌浴血奋战,反复冲杀。

    日军连续第四天,被死死地阻挡在虎牢关前。我守军阵地前,日军遗尸累累。

    日军似改变攻击策略,想利用弦月晚,动员大规模兵力,再次,向虎牢关守军,发起更猛烈的进攻。

    此刻,一丝弦月衔山,月龄27。

    枪炮声在沉寂二小时之后,阵地上,三分钟左右,先后落下两发炮弹。炸点那儿,两股黑色的烟柱,慢慢升上天空。

    蜂子知道,这是日军的两发‘校正炮’。为日军的炮兵指示轰炸目标,修改射击诸元,大规模的炮击,马上就要来临。

    根据两发校正炮的落点,蜂子判断,这次日军的主攻方向,就是自己所在的阵地。

    他迅速带领着七个“斥候兵”,转移到山头那边的反斜面阵地,刚刚转移到位,一阵阵空气被撕裂的声音密集传来。

    炮弹炸的不分点,阵地猛烈震动,不停不歇。地面的碎石、泥块、木屑、铁丝网、拒马、碎尸被炸得漫天飞舞,浓烟滚滚,遮天蔽月。

    被炸到高处的石块,泥土,不停歇地向低洼处滚撞着。

    阵地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硝烟、烤肉与树木、泥土、青草的混合气味。这种气味随着风向,一会儿浓,一会淡。

    根据炮弹的密集程度及火炮类型,蜂子大致能够判断,这是一个加强的炮兵联队,在做密集的炮火齐射。看来日军也准备要拼了。

    蜂子知道,一场血战,就要到来。

    炮声稍停,蜂子又带着这七个“斥候兵”,沿着战壕,快速进入作战位置。

    日军开始进攻了。

    虎牢关主阵地上,枪声哒哒,炮声隆隆,不绝于耳。我守军的阵地,掩体周围不断地有泥土溅起,碎石乱飞。

    双方的机枪拼了命的射击,每三发机子弹中加有一枚曳光弹,双方激烈对射时,曳光弹在夜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夜间的曳光弹类似效正炮,都是为了有校正目标,提高射击精度。

    兵们看着空中好看的划痕,心中兴奋,打了七年了,中国军队的装备终于可以和日军平起平坐了。谁怕谁?!

    蜂子,闭着眼。仔细辨别。浓密的枪炮声中,日军轻、重机枪和37平射炮、掷弹筒、迫击炮的精确位置。以及日军机枪、炮弹的出口声、弹道声、落地以后的爆炸声。

    从炮声中,蜂子明确判明,这次日军动用了数量不少的94式90mm和150mm的迫击炮。紧跟攻击部队的后面。对我阵地威胁极大。

    为躲避炮击,在反斜面阵地掩体中,就已经领教到这种150口径迫击炮的巨大威力,这在以往的作战行中很少出现。从日军重炮的炮击落点来看,日军的炮兵指挥官是个精通炮兵运用的高手。专用曲射炮来打反斜面阵地。看来日军这次是狗急要跳墙了。

    蜂子根据整个进攻方,枪声密集点和出现的波段性猛烈射击的区域,并根据战场上,日军可能利用的掩体位置,来判断日军指挥官的位置。

    历经七年的战场生活,蜂子早已能够根据战场双方的枪炮声,判断出双方军队的参战人数,部队实力,只听射击的节奏就知道对方是强兵还是弱兵或是散兵(垃圾兵)。如果参战的部队新兵多,则更易判断。

    近两年以来,蜂子明显感到,日军日甚一日地变得衰弱,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已大不如抗战之初。

    较早时期,参战的日军战力强悍,战兵中有为数不少的上中,或上上之兵。

    目前阶段,日本能用之兵,也多是中下、甚至还有下兵。

    此次,日军地步、炮兵部队明显配置不合理,炮强步弱。

    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了。

    他伏在专为他个人挖的散兵坑里。离他正前方不到两米的距离便是战壕。

    战壕里蹲着5个手持38式步枪的士兵,间隔3至5米,带着加重的m35钢盔,侧耳倾听蜂子将要发出的指令。搞笑的是,那5个步枪兵每个人的钢盔正前还加了一层防护盖。这一装备在国军正规军中亦不常见。

    蜂子已经有5分钟多钟,没有发出指令了。

    阵地上的枪声更加浓烈了。就像下暴雨一样,哗哗地响个不停。

    炮弹爆炸后的火药烟,和激起的沙土灰尘,与阵地上起火树桩发出的浓烟火焰,混成一片,呆在下风处,熏得人睁不开眼睛。

    玄月斜挂,静寂的大地微明。

    突然。蜂子说道。正前方。12分钟位置,235米。重机枪。

    那5个带着m35加护板钢盔的士兵,听到蜂子的指令后,迅速调整步枪的标尺,然后推弹上膛。待头顶,啾的飞过一排机枪子弹之后,迅速出枪,对着正前方12分钟的位置,瞄准,射击。每人完成三次击发。

    日军的重机枪变成了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