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花家(六)
作者:我自随笔闲谈   少年寻道记最新章节     
    花家老祖个子不高,头发胡须已经花白,一副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
    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显得神采奕奕。
    “先品一下这新摘的茶,我自己炒制成,有个雅名问心。”花家老祖将那盏茶水用法力推送至墨漓面前。
    墨漓闻着问心茶散发的清香,他虽然不懂茶,这自然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墨漓轻吸一口淡淡的问心茶,满口茶香,芬芳满盈,其中妙味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令人奇怪的是,这茶却让人无法感知到灵气。
    花家老祖见墨漓有些诧异,便笑着说道:
    “这位小友不用惊讶,这茶本就是凡人的茶,不是灵茶;但这茶也能让你慢慢品味人生。
    我平时看着水慢慢变沸,观着茶叶在沸水中升华,自然溢发香气,心能静静的。
    我独自端坐这幽谷内,一几,一壶,一人,浅酌慢品。
    这世间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此刻即便外界风云变化,彷佛片刻间消散在天地间。
    小友你能来这里,助我化解家族劫难,这便是你我有缘,今日你想问什么就问罢,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墨漓定定神,上前来到桌子边,躬身行礼,然后坐下,神色严峻地问道:“前辈,你好像算无遗漏,却为何说你我有缘?”
    这老修士看着墨漓说道:“小友你年少有为,背景深厚。
    按常理来讲,你这年纪应该在长辈的庇护下,可你不畏艰险,游历于天下,应为求道而来。
    我观你魂力出众,炼体不弱,真元充沛,应该修的是古法。
    古法讲究的性命双修,而我年少时有幸也习得古法,对此有所研究,算我这个先行者给你讲讲自己修古法的得失,这是你我缘分一。
    你家长辈见你年少修为有成,怕你道心有伤,所以让你外出游历,见惯世俗风情,符合古法的道法自然之意。
    稻花村不是你的目的,你却心有所感所悟,在此逗留。
    恰好花家阵法受损,小友刚好是阵法师,帮助花家渡过一劫,这便是见证世事无常之意,此乃缘分二。
    小友少年心性使然,对事喜欢探个究竟,不弄个水落石出不罢休,所以你会留下,而我正好有事相求,这才有今日之会,这是缘分三。”
    墨漓听了这老修士的话,切身体会到这天地伟力之强大,命运无形的手让他不知不觉进入这个局中。
    于是苦笑几声,不再忌讳什么,接着问到:
    “请问前辈,如今是何修为,稻花村大家传你仍然是培元境,但是我算了一下,你今年至少三百岁,这不合常理。
    如果你破境紫府,那奚家哪里敢这么造次,还不有多远跑多远。”
    墨漓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却没有惊吓到花家老祖。
    他只是谈谈一笑,面不改色地说道:
    “小友还真仔细,连我自己都忘记了多少岁数,小友还能从稻花村的只言片语中推断我的岁数。
    先说说我的岁数吧,今年我三百一十二岁。
    按照新法的境界来讲,我确实没破境紫府,可我修的是古法。
    还是木属性的《青木回春诀》,这功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附带攻击性术法,也没有术法的法力攻击加成伤人。
    它是古时灵植夫的专属功法,但是修炼这功法会延长寿命。这也是我培元境还存活的原因之一。”
    墨漓见自己最大的问题被他花老祖轻描淡写带过,便不再担心什么,放开话匣子,问起古法修炼的优缺点。
    也谈了自己最大的困境是丹田阶,这是如今各功法所没有的。
    花老祖作为古法修炼的前行者,给墨漓讲起其中的关节。
    “古法修炼的瓶颈跟新法不一样,古法遇到的第一瓶颈是开丹田,风险极大。
    渡过以后直到通玄还会遇到瓶颈,风险也很高,我就是困于此。
    至于培元境根本就没有任何难度,但破境要讲机缘,更重视对道的理解,这也是所谓道法自然的由来。
    你的长辈对此道也颇有造诣,让你外出游历,你的所行是遇山一程遇水一程,步步皆是修行,你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感悟,道是不会误你的。
    可惜,那时就没有人给我这样的建议,以至于我蹉跎岁月,现在困守无法破境。”花老祖不由得感慨起来。
    墨漓见他有些心性失守,一股奇异的灵气在波动着,墨漓不由得大惊,这不是灵气,有点像妖气。
    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墨漓自幼修炼青莲观想图,对灵气波动甚为敏感,便马上后退几步,取出萧真人的剑符,警惕地看着花老祖。
    花老祖看着墨漓手中的剑符,其中蕴含的威力不凡,脸色有些惨淡地说道:
    “小友莫怕,刚才我心神有些失守,才会如此,我不会对你不利的。”
    墨漓并没有放松警惕,他发现这花老祖太诡异了,于是将剑符拿起,说道:
    “这是萧真人赐下的剑符,他在里面封印了三道剑气,紫府境修士也就是一剑的事。”
    花老祖面露喜色,说道:“想不到小友还有如此背景,那么我上次让族人跟你说的机缘可以提前了,小友不要害怕,坐下听完我慢慢说来。”
    墨漓依然谨慎地看着花老祖,说道:“你说吧,我听着。”
    花老祖脸色平静安详,细细地说起他过去的事:
    “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那时的我还是个弱冠少年,是稻花村花家这个小家族的一位刚入道的修士,族内起名花恒梁。
    当时,盘龙县地处鹿鸣三宗跟涠洲交界处,双方发生持续百余年的战斗,整个盘龙县受到重创,县内几乎成为一片焦土。
    花家族内生计艰难,无力扶持有资质的后辈修行,我也只得背井离乡,远赴金羽县给田家做个灵植夫学徒。
    金羽县远离战场,相对安全,虽然他们收学徒的条件苛刻,要求五年学艺十年效力。
    像我这样刚入道的修士,修行生涯最好的十五年要留在灵植园里了。
    饶是这样,田家这个机会也是族内费了很大的人情才获得的。
    我依稀还记得,当时我刚到金羽县的情景。年少的我初到没见过世面,看什么都是很新奇,也被同批学徒们耻笑很久。”
    那许多年前发生的事情,慢慢地在花恒梁脑海中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