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者:大熊座   部落冲突之超级建筑大师最新章节     
    此时刘昊已经再无睡意,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金矿的建造进度了。
    天色还尚早,但是安莉已经起来了,给大家准备早餐。
    路过建筑工人小屋的时候,刘明也正巧从屋里出来。
    两人自然都注意到了对方,然后刘明就想起了梦中梦到了安莉,有些不好意思。
    安莉晚上同样也梦到了刘明,两人梦到的内容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安莉已经不记得梦中的细节了,只知道有梦到刘明。
    两人短暂对视之后,都不自然地将目光移开。
    更巧的是,安嘉也醒了,他一向起得早,顺便去看一下守后半夜的两人,再换一班,让两人短暂休息一下。
    正巧碰上了两人,刘明感觉像是谈恋爱被班主任抓了个正着,顿时感觉手足无措。
    “我……我去看建筑的建造情况。”刘明低声呢喃,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另外两人解释。
    “我去准备早饭。”安莉轻声回答,脸上挂上了一抹红霞。
    “我去看看守夜的两人,换一换,让他们再休息一下。”安嘉自然地说道,他自然注意到了两人的异样,没有点破。
    然后三人就各自分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金矿的建造已经接近尾声了,等待的时间总显得很漫长,刘明恨不得有一个加速的按钮,只要一按时间流速就可以加快。
    现实是刘明什么都做不了,但刘明也不愿意干等着。
    刘明可以确定,金矿的建造时间是一天,如果自己知道准确的时间的话,就不用这么辛苦地在这里等着了。
    虽然可以让孩子们在附近玩耍,等到金矿建造完成后,立即通知自己,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自己不可能一直都待在附近,距离较远的时候,往返也要花费很长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关乎着发展的速度。
    自己玩游戏的时候,建筑工人基本上都是24小时不停工的。
    如果自己不小心安排错了时间,建筑工人完工时间在凌晨,自己都要骂几句蠢猪。
    然后要么就选择熬夜,或者是定闹铃,晚上起来给建筑工人安排工作,绝对不会给建筑工人放长假。
    所以如果知道准确的时间的话,那么自己工作安排就会更加合理,自己做事的时候不会分心,效率自然也更高。
    刘明也问过安嘉,他们是怎么看时间的。
    安嘉回答,城市里专门有人打更,人们能够知道相对准确的时间,有经验的老人可以看天就能推断出当前时间。
    村里的人都是看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刮大风下雨雪就不出门,他们对于时间没有那么精确的需求。
    还是得想办法确定准确时间,刘明开始想古代先人们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可以借鉴圭表和日晷来准确测定时间。
    首先要在基地空地上立一个高高的木杆,等天放晴之后,花费几天的时间,记录木杆影子的长度。
    影子最短的时候,就是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也就是正午。
    只是确定正午时间还不够,还需要将时间细分。
    细分时间,就需要用到日晷了。
    刘明知道日晷的大概的样子,这个要弄出来也不难。
    因为刘明有基准时间,他现在的建造速度是1,这数据是可以查看的,建造一个金矿花费时间1天,也就是24小时。
    以后刘明的建造速度提上来,就可以得到准确的6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等确定的时间段。
    正午12点的时间已经知道了,只要在正午的时候开始建造,就可以知道建筑完成的时间。
    在建筑完成的同时,记住日晷上的影子位置,并做好标记,这样就又知道一个确定的时间点了,以后只需要看日晷就能知道准确的时间了。
    这样测定时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遇到阴雨天气的话,日晷就暂时失效了。
    想要全天候都可以计时的,那就要数漏刻了,但是漏刻的制作就很麻烦了。
    刘明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漏壶里的水以一种合适的速度滴下来。根据大气压强,漏壶里面的水位降低,出水速度就会减慢,漏得太少的话,时间刻度就会变密,不利于查看时间。
    而且,如果想要看清液面高度,那还需要使用透明的材料。
    刘明能想到的透明材料只有塑料和玻璃,塑料这里应该是没有的,玻璃应该有但是很昂贵。
    圣水瓶是透明的,不知道什么材质,但是用来改作漏壶,一是浪费,二是不知道怎么改装。
    古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透明材料啊,出土的漏刻大多是铜制的,刘明好像记得有改进版的漏刻,方便看时间。
    但是他记不得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这个漏刻的事情,刘明还需要再多考虑考虑。
    漏刻的制作还是等到日晷测时完成之后才好。
    刘明又看了一会儿,然后就去找安嘉了,把想要造圭表和日晷的事情和安嘉说一下。
    这个基地算是属于刘明的个人领地,安嘉他们这一行人目前是寄人篱下的状态。
    但是安排工作事情,还是让安嘉来说更好一些,因为他们并不是刘明的手下,心与心之间还有距离。
    只有等到基地强大起来,他们才会真正找到归属感,认同刘明,愿意将刘明视为领袖,听刘明的安排。
    刘明对于这个很有信心,他可是资质绝佳的建筑工人,假以时日,这个基地就会面貌一新,实力提升数个档次。
    要知道,即便是强大的王国和帝国,都对建筑工人礼遇有加。
    建筑大师都很有个性,他们从来不看任何人的脸面,就算是国王他们也不给面子。
    即便如此,国王也依旧笑脸相迎。
    目前最高级的建筑大师也只有23级,而刘明,他在梦里可是30级满级的大佬。
    许多高等级的建筑,只有他才能建造。
    从理论上来说,现有的防御建筑都还没有达到等级上限。
    那么为什么王国不建造,是缺钱吗?
    的确,随着建筑的等级升高,升级的费用越来越多,但是等级提升带来的各方面属性提升也是很可观的。
    尤其是射程,真理就在射程之内,谁的射程远,谁的真理适用范围就越广。
    之所以没有升到顶级,是因为建筑大师等级不够。
    就像理论上建筑大师最高等级能够达到30级,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达到。
    越高级的建筑,越需要高级的建筑大师来建造升级,所以自然也没有顶级的建筑。
    刘明有信心,再怎说也是有系统傍身的人,虽然现在的系统没有任何的作用,但是,多给系统一点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现在也是有技术傍身的,就算上限不高,达不到满级,甚至成不了建筑大师,但下限还是要比大多数人高出太多了。
    当刘明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安嘉之后。
    安嘉直呼刘明就是个神仙,就是天才。
    安嘉在城市里的时候,听有人闲聊过,说皇宫里有专门报时的工具。
    似乎和刘明说的漏刻是相似的东西,只是更加精妙复杂一些。
    日晷的话,他所在的城市广场就有一个,安嘉也只是看过一眼,他连怎么看时间都不会,更不要说日晷的原理了。
    大多数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甚至连广场上的那个大石盘是日晷都不知道,他们还不如安嘉呢。
    村里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模式持续了千百年,每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想要精准的时间。
    种地也是要讲究农时的,和安嘉的谈话中,刘明了解到,他们这里没有节气划分。
    什么时候种植谷物,需要特别请教村里年长的老人,甚至去镇上找人来算时间。
    刘明越发觉得确定时间的重要了。
    仅仅是测量一天的时间,就需要花费好多天。
    如果是测定一年的时间,按照正常来说,需要花费数十上百年。
    而且,受制于目前的工具,测出来的时间会有较大的误差。
    在以后的日子里,还需要不断地测量修正。
    想想自己国家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人类对于观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了。
    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里,不断涌现出天才般的人物,不断地将数据完善,给现在的天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很难想象他们花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流了多少的汗水,吃了多少的苦。
    刘明对于这些只是知道些皮毛罢了,他知道有二十四节气,但是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不同节气对应该做什么,他也完全不了解。
    刘明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会做什么。
    这魔法世界的科技水平低得太离谱了,再次震惊到了刘明。
    “应该是通用的吧?”刘明有些不确定。“算了,不想那么多,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其他的以后再考虑。”
    刘明将圭表和日晷的事情和安嘉说完之后,就打算再回去看一看金矿的建造进度。
    但是安嘉此时却来了兴致,拉着刘明问这问那,想要让刘明将如何去做更详细地讲一讲。
    刘明自然不会拒绝,到时候还是要安嘉来进行工作的安排。
    只要安嘉明白了弄懂了怎么做,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需要自己操心了。
    而且,在和安嘉讲解的过程中,刘明的认知也在加深。
    与安嘉的讨论中,也能激发灵感的花火,制作方案的改进以及日后的仪器改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等到两人的讨论结束,天已经大亮了,安莉也准备好了早餐。
    此时刘明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刚才聊天聊得起兴,都忘记了自己肚子饿这件事。
    如果是在高一的时候,刘明会记得一年时间的长短,会记得四季的到来的日子。
    可惜他是一名大学生,只会干饭。
    在过去的24小时里,又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这一天下来,对于能量的消耗太大了。
    刘明现在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干饭。
    吃饭的时候,安莉特意给了刘明多打了一些饭,这不是特殊对待。
    等其他人都分完之后,只剩下了一点点,安莉这次相当于将自己三分之二的食物都给了刘明。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她本人心地善良,见不得别人忍饥挨饿。
    但是,现在食物紧缺,每个人都吃不饱。
    或许是因为梦里梦到了刘明?
    这样也说不通,因为昨天的时候,她才是第一次见到刘明,那时候可没有做白日梦。
    安莉也说不清楚,但是感觉刘明并不像安嘉和他说的那样。
    她看刘明的眼睛清澈明亮,像孩子的眼睛一样,她有一种或许刘明也只是一个孩子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妹妹,她觉得刘明像是自己的哥哥,又像是自己的弟弟,不免多了些关心。
    这其中的情感,她也不能说清。
    吃过早饭之后,就是新一天的工作了。
    在大家的强烈建议下,猎人安明川带着大家的期盼,带上了一些干粮,早早地就外出打猎了。
    安嘉开始给安宝林安宝川两兄弟讲如何去制作圭表和日晷。
    与石头日晷不同,他们先用木头来制作,石头太重了,就算能找到可用的石头,想要移动到合适的地方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刘明也在一旁看着,本想着如果安嘉有什么不清楚的,自己也可以补充。
    但是没有想到,安嘉将一切安排得清清楚楚,大大出乎了刘明的意料,果然,安嘉的表述比自己要强多了,这样的工作还得是安嘉来。
    立木桩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这个木桩应该尽可能地长,因为木桩的长短关系着影子的长短,太短的话,就很难准确确定出正午时间,后面的操作都无从谈起。
    木头的密度是比水的密度小,但也是很有分量的,尤其是那么粗的树干,又那么长,抬起来就很难了,更不要说立起来。
    太细也不行,影子看不清楚,也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这些问题,都不在刘明的考虑范围之内,直到真正去做的时候,刘明才发现想象和现实的差距。
    刘明心情有些失落,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考虑问题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不足。
    还好有安嘉,将这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都想到了,也做出了当前最好的安排。
    刘明心中不禁赞叹道,安嘉真是个人才,难怪年纪轻轻就能成为魔法师学徒,独自在城市里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