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金安寺
作者:忽觉在他乡   瓮天最新章节     
    待十三娘走远后,陈文清还是有些惊讶地问道:“真买房?”
    “这还有假买一说?”穆青疑惑地问道。
    陈文清猛地喝了一口茶水后说道:“当我没说。”
    他心中哭着说道: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啊!
    ……
    随后,陈文清独自一人出门了,虽然穆青说过不能过于明目张胆,但是他还是想过去看看他老人家。
    那些“疯言疯语”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笑话,但是在他看来或许那都是老人家的执念,不管他是否真的和“祈年殿”有关,他只是想不留下什么遗憾。
    出了金光门一路往西走,大概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一座破旧的寺庙渐渐浮现在眼前,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寺庙的围墙已经倒塌,只剩下一些残砖断瓦散落在地上。
    陈文清走到近前,心中疑惑,“巧匠李”就住在这?
    他抬眼看去,殿柱歪斜,墙壁剥落,满目疮痍,一块暗红色的长匾斜挂于上,斑驳的金漆依稀能看到“金安寺”三个大字。
    “金安寺?”陈文清喃喃自语。
    佛佑金安——就是求佛保佑平安的意思,难道这座破旧的庙堂和金刚宗还有关系?
    金刚宗是佛门正宗,发源地位于西方青州,是瓮天八大宗门之一,门派弟子众多,信徒广泛,随着佛法的广为流传,平民百姓对于佛教也逐渐熟悉,耳濡目染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了佛教的信奉者,开始学习佛教,领悟佛法。
    不过,这种势头很快被其他宗门掌握,暗中做了大量的破坏,甚至朝廷也参与其中,遏制佛法的传播,这金安寺就是在这个时期破败的。
    陈文清虽然没有信仰,是无神论者,但是对宗教信仰还是非常尊重,哪怕到了瓮天也是如此,他来到寺庙门前,虔诚地拜了拜。
    寺庙的大门已经破旧不堪,门扇上的漆皮已经剥落,露出了暗淡的木质,陈文清轻轻地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满目疮痍,杂草丛生,碑碣仆倒在地,满是破败萧条之色。
    门外破旧的木雕传达出岁月的厚重与沧桑,院子中随处可见巨大的石碑,多达十几通。
    与往昔不同,它们面前不再有香火,每日与风雨晨雾相伴,时刻还要担心被掉落的瓦片击碎。
    这些原本应该是附近村民家中供奉的,求财,求官,求平安。
    但,后来因种种原因不再供奉,只是心中存有忌讳,认为将这些神像丢弃荒野不好,于是便将他们放在早已废弃的金安寺中。
    陈文清透过斑驳的门窗,赫然有一尊断头的大佛矗立在庙堂上,显得无比诡异。
    缓缓地走进去,陈文清突然感觉股从头到脚的凉意,瞬间让他无比清醒。
    只见佛堂殿宇的门前,窗台上,台阶上,还有一些倒塌破损的偏殿中,随处可见一尊尊品相完好的神像,陈文清大致的数了数,足足有有上百尊之多!
    这些全部都是佛像,从福禄寿喜,到罗汉弥勒,无一不有,更多的则是观音菩萨,各路佛像汇聚于此,显得无比诡异。
    看来这都是“灭佛”时期的产物了,百姓不能信,更不敢信,毕竟是要掉脑袋的。
    一盏茶的功夫后,陈文清几乎找遍了“金安寺”的每一个角落,可是奇怪的是这里似乎荒废已久,除了动物留下的脚印和粪便外,似乎没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哪里有“巧匠李”的身影?
    陈文清有些不相信,随后再次寻找了一番,可还是没有新的发现。
    难道他不住在这里?
    想到此处,陈文清突然心头震惊,王示说“巧匠李”就住在城西的一座破旧的寺庙,可城西破旧的寺庙不就这一座吗?
    怎么没有发现“巧匠李”在这里呢?
    或许,王示只是听说“巧匠李”是住在这里,但是没有人真得验证过这件事,难道他并不是住在这里?
    还是“巧匠李”另在他处?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事情就变得更加蹊跷了。
    忽然间,陈文清心中有个大胆的猜测,按照王示所说,“巧匠李”是在最近五年才开始能够正常言语的,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疯言疯语”,但是最起码能够进行一般的沟通了,换句话来讲,“巧匠李”的疯病似乎渐渐有了好转的迹象,甚至大胆一点想,说不定他的疯病已经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巧匠李”为什么还不离开阳城?
    他为什么还在外面散布着“疯言疯语”?
    或者说,他为什么还在装疯?
    还是,他在试探着什么?
    ……
    陈文清越想越是心惊,当下一定要找到“巧匠李”,必须马上回去了,将这里的发现和我的猜测告诉穆青,说不定就能够知道十五年前的真相了。
    就当陈文清刚准备走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他察觉到外面有脚步声响起,听这声音是从西面院墙之外传来的,脚步声比较凌乱,似乎还不是一个人。
    陈文清四周打量了一眼,随后轻身跃起,藏在断头大佛的后面。
    不消片刻,走进来两个身披斗篷的人。
    他们走进了寺庙,他们环顾了四周一圈后,缓缓地将盖在头上的斗篷摘了下来。
    在露出面容的那一瞬间,陈文清神色一动,竟然还是“老熟人”——戚壮,只是另外一人并不认识,不过观其行为举止似乎对戚壮言听计从,想必也是戚家的人。
    戚壮,他怎么会来这里?
    难道,他也是为了“巧匠李”而来的?
    不,不是,他怎么会关注一个“疯人”。
    “钱管事,怎么人还没到?”戚壮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莫非,你找的人是废物?”
    钱管事连忙拉住了戚壮,他神色慌张地说道:“少爷,到了外面可不能乱说话!”
    “哼——还有我戚壮不能说的话——吗?”
    话音未落,一柄长刀悄无声息地横在他的脖颈上,白色的寒芒在刀刃上闪烁,戚壮的脖颈感觉微微凉意,一丝鲜血缓缓地流了出来……